分享

从官渡之战的一个细节入手,浅析袁绍集团覆灭的原因,曹操很明白

 四地闲夫 2023-11-13 发布于山东
船夫聊历史
船夫聊历史
2019-9-13 11:37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与之齐名的另外两场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天下走势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从官渡之战的一个细节入手,浅析袁绍集团覆灭的原因,曹操很明白

曹操凭此一战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很多人也将火烧乌巢(见注释1)当作此战关键,但事实上,袁绍虽然打败了官渡之战,但实力仍然要比曹操强大许多,真正让曹操得意顺利接盘袁绍地盘的是官渡之战尾声发生的一系列被人忽略的事情,下面船夫就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袁绍败给了自己

袁绍和曹操在少年时期便相识了,同是京城中的勋贵子弟,自然会多有交集。不过相比于曹操,袁绍要更有优势,袁门四世三公的显赫,是东汉末年其他家族望尘莫及的,而曹操虽然也有不错的家世背景,宦官之后的标签却是羞于提起的。

这也是为何少年时可以一起抢新娘的“好哥们”,到了中年却形同陌路,因为二人背后代表的是不同势力。虽然表面上曹操未曾表露出对袁绍的羡慕,我们却可以从两件事上看出,曹操对袁绍的“羡慕”,其一是曹操刚刚当上了京城治安官,就拿宦官祭旗,可见内心想与宦官集团决裂的用心,而脱离宦官,想要进入的便是袁绍所在的文官集团。《三国志·魏书》中记载:

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

这便是曹操造五色棒的故事。除此之外,当曹操迎回汉献帝时,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给袁绍封官。这就好比一个被压抑许久的人终于扬眉吐气,最想要找到当初自己羡慕的人炫耀一番是一个道理。

从官渡之战的一个细节入手,浅析袁绍集团覆灭的原因,曹操很明白

与曹操内心的羡慕记恨不同,袁绍对于曹操是不屑的,一是曹操是宦官跟儿子的儿子,二是曹操样样都不如自己。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将最巅峰时期的自己打的一败涂地。袁绍心里恨啊,他无法面对这一事实,所以在官渡之战后每两年就郁郁而死了。其实倘若袁绍能够重新振作,天下鹿死谁手真的不好说。

与其说是袁绍败给了曹操,不如说袁绍是败给了傲娇的自己,无法接受失败的现实。

最坚固的堡垒

历史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袁绍死后的河北军事集团正是从内部先瓦解的,进而给了曹操可乘之机。

袁绍和正妻刘夫人共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和小儿子袁尚,话说三个儿子都是刘氏所出,就算是偏爱也不会太过分,但刘夫人恰恰是个例外,把满心的疼爱都给了小儿子,连带着袁绍也对小儿子百般溺爱,就连官渡之战曹操开小差去打刘备这么好的战机,都白白错过了。

从官渡之战的一个细节入手,浅析袁绍集团覆灭的原因,曹操很明白

当谋臣建议他打曹操个措手不及时,袁绍却推脱小儿子病了,没心情!这其中刘氏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在袁绍临死前并未明确将继承人定下来,导致一部分势力支持长子袁谭,另一部分支持小儿子袁尚。双方闹到最后,竟然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亲兄弟直接兵戎相见,可悲可叹!袁绍在天之灵不知会作何感想。

曹操为何要杀杨修

讲完袁绍集团的覆灭历史,大家或许就会理解对曹操临死前的一系列操作了。他先是明确了继承人,紧接着变将失败者(曹植)背后的氏族领军人物杨修给杀了,防止得到便是像袁绍死后那样,虽然是亲兄弟,却因为背后代表的宗族势力不同,受这些势力蛊惑,最终相互内斗,导致偌大的家业毁于一旦。

正如《韩非子·喻老》中所说的那样:

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注释1:乌巢之战发生于公元200年,是著名的官渡之战的一部分。此战中曹操夜袭乌巢(今河南延津县僧固乡东史固村),焚毁袁绍军粮,导致袁绍部队军心大乱,随之溃败。曹操则乘胜追击斩杀数万,袁绍仅带数百骑狼狈而逃。

参考资料:

《三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