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底层的痛苦,是对人性的一无所知

 扫地僧一一 2023-11-13 发布于江苏

人生中所有制造出的痛苦,均源自于你对人性和社会本质的无知。

尽管人类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但我们却很难确切的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常常被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偏见所蒙蔽,难以看到人性的真实面貌。

我们从小受到的传统道德教育,父母和老师要求我们做个品德高尚的人,懂得谦让,事事先替别人着想,舍己为人,不能自私自利,无私奉献。

对于学生或者刚毕业的人来说,喜欢无常帮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学生思维还未转变。

然而,一旦你过了30岁,一定要收起你泛滥的同情心,否则,你将越活越糟蹋。

永远保持的慷慨和热情,只会让他人认为你天真,好欺负,而不会记住你的善良。

要明白,人是贪婪成性的,是无法满足的。

小时候看动物世界时在想,凶猛的猎豹捕食弱小的羚羊为什么周边人不帮助下呢?

长大就明白了,动物的世界是残酷的,有着生存法则,有外力介入并帮助它们,这些动物将变得越来越弱,甚至可能面临灭绝的风险。

大自然,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动物只能通过更快速、更强大、更敏锐的进化来适应环境,别无他法。

人类也是如此,你今天的帮助也并不会对明天没有任何改变,要想站稳脚跟,只能依靠自己。

在你下定决心变得强大之前,没有人能真正帮助你。

好比你开了一家面包店,如果当天卖不完,到晚上10:00后免费送人,那你的面包可能再也不会卖得出去,甚至会有人阻止你的面包卖出去。

永远不要轻易免费帮人,而是要遵循价值兑换,公平交换的原则,对待所有人都一样。

在家庭场景中,你每天在家窝在床上刷视频打游戏,而对方却什么家务都承担。

一个家庭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破裂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有人想你请教问题,占用你的时间,你可以表示不是无偿的,需要对知识付费,如果对方真的有诚意的话,不会怜惜那点钱。

当你真的伸出援手时,对方不仅不感激,还觉得你欠他的,如果你不再帮助,别人就会对你怀恨在心。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想要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收起泛滥的菩萨心肠,少管闲事,少免费帮助别人。

人有千面,心有千变,明白学会装糊涂,听到对不要全都信,很多人都是表面心连心,背后玩脑筋。

人这一辈子要么对自己狠一点,活成一头狼,要么等着别人对你狠,活成一只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