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一剑:关于商丘古城新阶段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方塘智库 2023-11-13 发布于河南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一】

作为上一个发展周期中商丘市所推进的最具代表性的片区开发之一,商丘古城的保护传承、规划建设、开发运营背后一度体现着鲜明的土地财政逻辑和地产经济色彩。至少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虽然有关部门对商丘古城的旅游发展寄予厚望,但从其内部及周边实际的旅游业态导入、培育、孵化和集聚来看,并不理想,更多的是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层面的突破。

所以,从片区开发角度看,古城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模式一度被表述为“花瓶式开发模式”——通过古城这一“花瓶”的打造,实现内外部土地和房地产的增值。

在这一模式下,理想的状态和结果是,通过先期的规划拆迁、土地收储、环境整治和概念包装等,快速提升整个片区的区域价值,并通过土地出售和地产开发实现价值变现,最终不仅可以实现投入产出的财务平衡,甚至是大额的财政盈余,还可以为城市贡献一个新的功能片区,并为整个片区的能级跃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多元的可能。

但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商丘古城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还是有点晚了,或者说当年的节奏还是有点慢了,以至于未能在房地产经济最好的时候实现这种历史性的价值转换、区域崛起和能级跃迁,并为产生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为后面的产业化转型、平台化发展和城市化崛起等带来一定的困扰。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应该并能够对商丘古城及其周边地区在上一周期的发展努力、规划设计、资产沉淀等给出积极的评价。比如,通过创意的规划设计和强力的工程落地,真正的并且是高规格实现了古城片区四面环水的格局,这无论是从景观层面来看,还是从生态层面来看,都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工程。

再比如,虽然经过一度充满争议的古城内人口疏散,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内既有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一最具本地化特色的文旅资源,并弱化了对新文旅业态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和在地化的涵养,但毕竟相对快速和大规模的完成了内部环境的整治,尤其是在建筑空间上的更新和提升上,为当下和未来在新的片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的确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且,随着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和人口集聚,基础的本地消费涵养可以说正在通过另一种方式和另一种消费结构来体现。

还有就是,除了城墙、水系、亮化以及城市管网等大尺度上的营造、改造和更新,经过上一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努力,在包括城内一些院落建造、景点运营和展览展示在内的中小尺度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后续更优秀的团队招引、更丰富的内容导入和更完善的体系构建打了一定的基础。

历史的,总是会有历史的局限,阶段的,总是会有阶段的遗憾,但无论是历史的还是阶段的,都不仅仅是用来批判和反思的,还应该是用来继承和创新的。

据官方表述,截止到目前,商丘古城坚持“整体保护,传承发展,合理利用,活力复苏”的总体思路,按照“历史文化街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型现代社区”三区融合的理念,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动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传承工作,正日益呈现出“古城风、现代味、人间色、烟火气”的独特魅力。

【二】

虽然很多人在大多数时候对商丘古城的讨论,都是在文旅商丘的产业背景、逻辑框架和价值维度下展开的,但客观而言,商丘古城对商丘而言,早就不是单一的文旅化存在了,至少从目前来看,还应该是一种产业化存在、城市化存在、平台化存在和品牌化存在。

也正是在此背景和逻辑下,我们尝试针对商丘古城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运营创新和转型发展提出一些延伸性思考,希望能够对商丘古城的高质量发展和商丘文旅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有所启示。

其一,关于品牌传播和市场营销。虽然这几年商丘古城的曝光度在显著提高,尤其是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发展,有关商丘古城的短视频内容明显增加,但总体来看,从内容主题到场景呈现都不够丰富,从传播节奏和叙事安排来看,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明显缺少年度性的策划和节点性的创意。

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针对商丘古城及其相关历史、文化、人物等依然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梳理和专业阐释,也就是故事和价值没有发掘好和界定好,另一方面是确实缺少好的产品、服务、活动、企业、机构和品牌,在“产品即营销、服务即营销、项目即营销”的新营销背景下,就显得比较吃亏,很难出新出圈,更难不断的出新出圈。

对前一方面问题的解决只有靠专业、系统、长期的研究来推进,并需要在考古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进而通过创新性的场景展示和立体化的传播形式实现严肃、专业、优雅、系统、持续的故事讲述和价值传播。而且,在传播点的颗粒度选择上,要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做出区分,有些点位和符号是解决流量的,比如侯方域故居及其故事,有些点位和符号是解决厚重的,但体现商丘厚重的点位和符号,未必能够带来流量,比如商丘文庙。

对另一方面问题的解决则与商丘古城新阶段的运营策略和运营效果有直接关系——至少从现阶段来看,放眼国内外的古城古镇,所有传播和营销做得好的,一定不是只靠运营方自己花钱做内容和买流量而实现的,一定是伴随着大量的游客、商家、企业和机构的自传播而起来的,而这些具有自传播意识和能力的游客、商家、企业和机构当然是创新运营招引或孵化带来的。

其二,关于商丘古城的运营提升,至少有两个问题是需要进行再思考的:一个是门票经济的问题,一个是园区化定位问题。关于门票经济,无论是从当前古城古镇类景区的运营规律来看,还是从商丘古城理想的价值变现逻辑和模式设计来看,把整个商丘古城当成一个景区统一收门票都是不现实的,但针对其中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小体量的景点,是可以收门票的,但前提是,这些点位要做出有深度的、体验感好的内容和项目出来。而且,这种可以收费的点位,未必一定是像应天书院、张巡祠、侯方域故居这样的历史文化点位,完全可以是基于小而美的运营团队的现代创意而形成的服务和体验,甚至是一些特色的展陈和演出。

关于园区化定位问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整个商丘文旅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的构建来看——商丘的文旅产业发展当然依然缺少现象级的景区景点,但面对新的区域和城市文旅产业的竞争态势,商丘更需要尽快构建起当地的文旅产业链,并在空间上形成集聚效应,进而向更加完善的区域文旅产业生态迈进,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和换道超车。无论是从空间尺度来看,还是从古城内的建筑特点来看,再加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基础,古城片区都具备承载这一功能的条件和可能。基于此,未来的商丘古城不仅是历史街区、旅游景区、新型社区,还可以是一个高质量的文旅产业园区,通过鼓励更多的文旅企业和团队进驻古城创新创业,进而在这里形成一个新型的以文旅为标签的产业社区。

另外就是从古城运营的财务平衡来看,面对前期大量的投入和相应的资金成本,通过产业化和园区化的运营,不仅可以实现存量物业的高附加值变现,而且,还可以通过产业发展及其引发的产业人口集聚,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激活古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包括土地价值和房产价值在内的综合区域价值,从而实现历史性逆袭、突围和崛起。

其三,关于古城的园区化运营,其根本的逻辑遵循和发展目标就是,依托古城片区既有的土地、房产、历史、文脉、IP等,统筹考虑、规划、协同整个商丘地区的文旅资源和相关的产业资源,并全面连接和互动于河南省内外的文旅机构和团队,高质量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和城市文旅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

基于一个成熟的区域和城市文旅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的基本构成,结合我们所了解到的商丘的文旅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情况,在我们看来,在商丘古城的园区化运营中,至少有几块资源或者便利条件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比如,积极对接和争取与商丘市文旅投资集团和河南省文旅投资集团的合作,充分发挥其在更大范围内高效调配文旅资源的优势,尤其是在投融资方面的平台优势和规模优势,为入驻企业和团队提供面向文旅创新创业的全链条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支持,尤其是在推动区域文旅产业新格局构建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构建方面,共同争取来自商丘市、河南省乃至国家层面的支持。

再比如,全面梳理和对接商丘当地已有的文旅从业者、创业团队以及具有跨界到文旅行业的相关机构和企业等,在有关主管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下,建立商丘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联盟,并通过恰当的和多元的合作机制,将商丘古城现有的从空间到IP、从平台到场景所有的资源开放给联盟机构和企业,以形成共赢。

还有就是,考虑到商丘文旅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在文旅产业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可以考虑以商丘古城及周边的景区景点为基地,将相关资源和场景全面开放给以商丘师院为代表的本地大中专院校的师生,鼓励其将商丘古城作为教学与实践的现实阵地,帮助他们依托商丘古城及其背后的文旅资源配置能力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丰富的产品开发甚至是市场化变现。在此基础上,在合适的时间,还可以将经过实验的开放模式和合作机制,进一步放大到河南省的其它院校乃至全国院校,从而让商丘古城成为第一个向全国院校全面开放和共建共享的古城古镇,这为商丘古城所带来的,将不仅是客源,更是全面重塑的力量。

【三】

关于商丘古城新阶段的转型发展的思考和思辨,所涉及的问题和要点还有很多,任何一个院子、一个点位甚至是一个摊位的高效盘活和价值提升,都需要一系列价值维新的认知和事无巨细的行动。

守正才能出奇,宁静才能致远。我们当然无法一次性穷尽相关的思考和思辨,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时刻保持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动态化做好相关资源的配置,让商丘古城就像豫东大地上的一棵麦苗那样,在经历过寒冷的冬天后,于来年的夏天结出沉甸甸的麦穗。

你看,冬天已经来了,我们离夏天又近了一些。


编审:张梦欣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