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衣节:一首诗尽显凄凉,最为深沉的思念,怕的是没人回应

 桂临塞上 2023-11-13 发布于宁夏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一个人要是有人牵挂和思念,无疑是幸福的。

尤其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背井离乡,独自在大城市闯荡或者漂泊,要是收到来自家乡亲人或者朋友的一声问候,或者小小的一件礼物,足以让人感觉到世间的烦恼和忧愁都能抛诸脑后,似乎所有的疲惫都消失掉,所有的孤独都是值得。

想象着与他们曾经相聚的时光,想象着与他们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这种幸福的感觉就像是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让人感到无比平静和安心。

这种幸福的感觉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它可以激发内心深处的力量,让人更加坚强、自信和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知道有人在背后支持、鼓励,这会让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总之,有人牵挂和思念,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珍惜那些思念自己的人,让这份幸福的感觉永远在心中流淌。

那么当思念的人已经不在了呢?

01

今天是寒衣节,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忘记,毕竟如今的习俗已经消散太多太多。现在人们的理解就是在这一天买些纸衣服,给逝去的亲人烧上。

其实真正的寒衣节,是有讲究的。

寒衣节,又称祭祖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通常在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同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同为四大“鬼节”之一!它算是少被人知晓的一个传统祭祀节日了。

名曰“寒衣”,意思就是冬天到了,该添衣了。它的核心不止是“祭奠先亡之人”,更重要的是“尽孝和关爱老人!”因为自古以来有个传统,那就是“孝养父母,天经地义”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不管如何,这个节日,是和冬天寒冷相关联的。而在冬天里,对一个人最深沉的关心或者说思念,那就是送上御寒之衣物了。

02

吊边人

【唐】沈彬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沈彬是个跨朝代的人,活了有九十多岁,在古代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一个高龄。他身处乱世转换中,见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和生死别离。

这首《吊边人》就是沈彬在寒衣节的时候,看到的一个场景,描绘了边疆战场上的悲壮景象和士兵家属的深深牵挂。

在这首诗中,沈彬用“杀声沈后野风悲”这一句描绘了战场上血腥而悲壮的场面。在战斗结束后,野风中夹杂着凄厉的呼啸,让人不禁感受到战场上弥漫的悲壮气氛。

汉月高时望不归”,这句话则将视野引向了遥远的边疆,那里月亮高悬,清辉洒满大地,而军士们却仍然戍守边疆,无法回到家乡。

白骨已枯沙上草”,这句话描绘了战场上累累白骨和枯草的悲凉景象,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家人犹自寄寒衣”,家人不知道军士已死,仍然在远方寄来寒衣,深深的悲凉,生命有涯,思念无涯。

生命有涯,思念无涯。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它像一股无尽的细流,悄悄地在心底蔓延。它无关时间,无关空间,只与思念者的心灵紧密相连。

确实思念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它时而像一股清风,轻轻拂过心头;时而像一股激流,汹涌澎湃。它有时会让人感到甜蜜,有时会让人感到痛苦。但无论结果如何,思念都是一种真诚的感情,它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生命有涯,思念无涯。这不仅仅是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也是对生命中过往的怀念。这种怀念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会因时间的沉淀而更加深刻。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敬畏,对未来的期许。

思念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期待未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思念,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珍惜每一个瞬间,让生命变得更加美好。

03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思念,它是最凄凉的,那就是——没有人回应,或者说不能再回应。这是一种无声的、却让人心痛到无法呼吸的思念。它像是一阵风,轻轻拂过心尖,却带不走那些深藏在心底的记忆;它像是一场雨,淋湿了整个世界,却无法淋湿那颗思念的心。

就像寒衣节,给亲人寄寒衣,他收到了吗?唯一能慰藉的就是那一份思念吧?

喜欢就关注威评书影史吧,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