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东北吉林人 2023-11-13 发布于吉林


【背景技术】

[0002] 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 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 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0003] 此外,在春夏两季的湿气过剩,容易影响人体的健康,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其特 征有: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 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 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同时,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体内的湿气去除,但效果都不够明显。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具有清热祛湿、宣散风热和善清解血毒的效果,对治 疗湿热、脾虚湿聚和湿浊中阻等病症明显的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成:枳壳 15~20份、金银花10~20份、陈皮5~10份、菌陈6~12份、冬瓜皮8~16份、砂仁5~10份、干姜 6~10份、刺蒺藜12~16份、厚朴10~15份、茯苓20~30份、丹皮4~8份、柴胡6~8份、升麻2~6 份、夏枯草10~20份和车前子8~15份。

[0006]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枳壳15~20份、金银花10~20份、菌陈6~12份、冬瓜皮8~16份、干姜6~10份、刺 蒺藜12~16份、厚朴10~15份、丹皮4~8份、柴胡6~8份、升麻2~6份、夏枯草10~20份和车 前子8~15份清洗干净,并添加超出药材面1~3CM的冷水浸泡30~60分钟,备用; 2) 将砂仁5~10份使用杵子捣碎,并用网状袋子将砂仁以及砂仁籽装好,加入步骤1)内 进行浸泡30~60分钟,备用; 3) 将茯苓20~30份刮皮。将表面的泥土清除干净,并切成薄片,备用; 4) 将步骤1)和步骤3)处理好的中药材以及陈皮5~10份加入药煲内,并添加超过药 材表面3~4CM的纯净水,备用; 5) 将步骤4)的药煲放在武火上煮沸后,并煎煮10~15分钟,备用; 6) 将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紧步骤5)煎好的药汤倒入碗中并过滤,等药汤温和即 可饮用; 7) 将步骤6)残余的药渣进行二次利用,添加第一次煎药二分之一的水,用武火煮沸后, 煎煮15~30分钟,即得; 8) 服用方式:在饭后温服,每次一碗。

[0007] 本发明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热祛湿、宣散风热和善清 解血毒的效果,对治疗湿热、脾虚湿聚和湿浊中阻等病症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及所达到的具体功能,下面以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09] 实施例一: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成:枳壳15 份、金银花10份、陈皮5份、菌陈6份、冬瓜皮8份、砂仁5份、干姜6份、刺蒺藜12份、厚朴 10份、茯苓20份、丹皮4份、柴胡6份、升麻2份、夏枯草10份和车前子8份。

[0010]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枳壳15~20份、金银花10份、菌陈6份、冬瓜皮8份、干姜6份、刺蒺藜12份、厚 朴10份、丹皮4份、柴胡6份、升麻2份、夏枯草10份和车前子8份清洗干净,并添加超出 药材面1~3CM的冷水浸泡30~60分钟,备用; 2) 将砂仁5份使用杵子捣碎,并用网状袋子将砂仁以及砂仁籽装好,加入步骤1)内进 行浸泡30~60分钟,备用; 3) 将茯苓20份刮皮。将表面的泥土清除干净,并切成薄片,备用; 4) 将步骤1)和步骤3)处理好的中药材以及陈皮5份加入药煲内,并添加超过药材表 面3~4CM的纯净水,备用; 5) 将步骤4)的药煲放在武火上煮沸后,并煎煮10~15分钟,备用; 6) 将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紧步骤5)煎好的药汤倒入碗中并过滤,等药汤温和即 可饮用; 7) 将步骤6)残余的药渣进行二次利用,添加第一次煎药二分之一的水,用武火煮沸后, 煎煮15~30分钟,即得; 8) 服用方式:在饭后温服,每次一碗。

[0011] 实施例二: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成:枳壳17 份、金银花15份、陈皮8份、菌陈9份、冬瓜皮12份、砂仁7份、干姜7份、刺蒺藜14份、厚 朴13份、茯苓25份、丹皮6份、柴胡7份、升麻4份、夏枯草15份和车前子10份。

[0012]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枳壳17份、金银花15份、菌陈9份、冬瓜皮12份、干姜7份、刺蒺藜14份、厚朴 13份、丹皮6份、柴胡7份、升麻4份、夏枯草15份和车前子10份清洗干净,并添加超出药 材面1~3CM的冷水浸泡30~60分钟,备用; 2) 将砂仁7份使用杵子捣碎,并用网状袋子将砂仁以及砂仁籽装好,加入步骤1)内进 行浸泡30~60分钟,备用; 3) 将茯苓25份刮皮。将表面的泥土清除干净,并切成薄片,备用; 4) 将步骤1)和步骤3)处理好的中药材以及陈皮8份加入药煲内,并添加超过药材表 面3~4CM的纯净水,备用; 5) 将步骤4)的药煲放在武火上煮沸后,并煎煮10~15分钟,备用; 6) 将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紧步骤5)煎好的药汤倒入碗中并过滤,等药汤温和即 可饮用; 7) 将步骤6)残余的药渣进行二次利用,添加第一次煎药二分之一的水,用武火煮沸后, 煎煮15~30分钟,即得; 8) 服用方式:在饭后温服,每次一碗。

[0013] 实施例三: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成:枳壳20 份、金银花20份、陈皮10份、菌陈12份、冬瓜皮16份、砂仁10份、干姜10份、刺蒺藜16份、 厚朴15份、茯苓30份、丹皮8份、柴胡8份、升麻6份、夏枯草20份和车前子15份。

[0014]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枳壳20份、金银花20份、菌陈12份、冬瓜皮16份、干姜10份、刺蒺藜16份、厚朴 15份、丹皮8份、柴胡8份、升麻6份、夏枯草20份和车前子15份清洗干净,并添加超出药 材面1~3CM的冷水浸泡30~60分钟,备用; 2) 将砂仁10份使用杵子捣碎,并用网状袋子将砂仁以及砂仁籽装好,加入步骤1)内进 行浸泡30~60分钟,备用; 3) 将茯苓30份刮皮。将表面的泥土清除干净,并切成薄片,备用; 4) 将步骤1)和步骤3)处理好的中药材以及陈皮10份加入药煲内,并添加超过药材表 面3~4CM的纯净水,备用; 5) 将步骤4)的药煲放在武火上煮沸后,并煎煮10~15分钟,备用; 6) 将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紧步骤5)煎好的药汤倒入碗中并过滤,等药汤温和即 可饮用; 7) 将步骤6)残余的药渣进行二次利用,添加第一次煎药二分之一的水,用武火煮沸后, 煎煮15~30分钟,即得; 8) 服用方式:在饭后温服,每次一碗。

[0015] 实验例: 实验对象:45个症状相等临床病人,按照实验方法分为3组,每组15人。

[0016] 实验方法与时间:对照组1通过服用普通的祛湿胶囊,对照组2通过拔火罐治疗, 实验组服用本发明的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实验时间为两个月,记录次数为2次。

[0017] 判断标准: 显效:能够控制体内的湿气,饮食、睡眠情况较佳; 有效:体内的湿气减少,饮食、睡眠情况较差; 无效:体内的湿气不变,饮食、睡眠情况不佳; 结果见下表: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服用本发明的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效果明显较佳,且还具 有清热祛湿、宣散风热和善清解血毒的效果,对治疗湿热、脾虚湿聚和湿浊中阻等病症明 显,在后续的3个月观察中,发现对照组1中有1名患者出现了副作用症状。

[0018] 典型案例: 林某,25岁,喜欢吃冷饮等寒凉之类的食品,导致体内湿气过重,在夏天闷热容易产生 湿热状况,易出汗、体表长有湿热的痘疮,容易出现头晕、四肢酸痛、胸闷和食欲不振的情 况,林某通过服用祛湿胶囊以及拔火罐的方式祛湿,但效果不明显,而食疗所需时间长,因 此,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使用本发明的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此后,体内的湿气开始逐渐 稳定,不良症状也出现较少,身体状况慢慢变好了。

[0019]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 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 内。

【主权项】

1. 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 制成:枳壳15~20份、金银花10~20份、陈皮5~10份、菌陈6~12份、冬瓜皮8~16份、砂仁 5~10份、干姜6~10份、刺蒺藜12~16份、厚朴10~15份、茯苓20~30份、丹皮4~8份、柴胡 6~8份、升麻2~6份、夏枯草10~20份和车前子8~15份。2.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 份数配比的药材制成:枳壳17份、金银花15份、陈皮8份、菌陈9份、冬瓜皮12份、砂仁7 份、干姜7份、刺蒺藜14份、厚朴13份、茯苓25份、丹皮6份、柴胡7份、升麻4份、夏枯草 15份和车前子10份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1) 将枳壳15~20份、金银花10~20份、菌陈6~12份、冬瓜皮8~16份、干姜6~10份、刺 蒺藜12~16份、厚朴10~15份、丹皮4~8份、柴胡6~8份、升麻2~6份、夏枯草10~20份和车 前子8~15份清洗干净,并添加超出药材面1~3CM的冷水浸泡30~60分钟,备用; 2) 将砂仁5~10份使用杵子捣碎,并用网状袋子将砂仁以及砂仁籽装好,加入步骤1)内 进行浸泡30~60分钟,备用; 3) 将茯苓20~30份刮皮。3. 将表面的泥土清除干净,并切成薄片,备用; 4) 将步骤1)和步骤3)处理好的中药材以及陈皮5~10份加入药煲内,并添加超过药 材表面3~4CM的纯净水,备用; 5) 将步骤4)的药煲放在武火上煮沸后,并煎煮10~15分钟,备用; 6) 将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紧步骤5)煎好的药汤倒入碗中并过滤,等药汤温和即 可饮用; 7) 将步骤6)残余的药渣进行二次利用,添加第一次煎药二分之一的水,用武火煮沸后, 煎煮15~30分钟,即得; 8) 服用方式:在饭后温服,每次一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成:枳壳15~20份、金银花10~20份、陈皮5~10份、菌陈6~12份、冬瓜皮8~16份、砂仁5~10份、干姜6~10份、刺蒺藜12~16份、厚朴10~15份、茯苓20~30份、丹皮4~8份、柴胡6~8份、升麻2~6份、夏枯草10~20份和车前子8~15份;该种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具有清热祛湿、宣散风热和善清解血毒的效果,对治疗湿热、脾虚湿聚和湿浊中阻等病症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