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历史著作连载】吕志勇丨铁面皇帝:雍正(9)

 昵称71028402 2023-11-14 发布于河南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铁面皇帝:雍正(9)
□ 吕志勇 / 文

连载的文字为作者初稿,与出版的正式稿有差别,为防复制盗版,经出版方同意,连载此稿。

第七节 国家需要政治家

1
时间来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二十一日,康熙前往南苑打猎。此时,他已经69岁。或许这并不算高寿的年龄,但对于忧心念国的劳累者来说,已经算是超龄服役了——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
这时的打猎象征意义多于实际行动。
箭矢依然锐利,奈何强弓已是摆设。
他自知油灯已经耗尽,并不忌讳死亡,在遗言里说:三代之事,不可全信。自秦始皇以来一千九百六十余年,称帝有年号的211人中,我在位时间最长,已经很满足了。
半月后,十一月初七,康熙回到钟爱的畅春园,自知时日不多,想完成最后的仪式——告知上天!
第二天一早,他却起不来了。
本想最后与天帝说几句话,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康熙只好改变主意:“偶患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可心里有事啊,祭祀的事情派谁去呢?
当然是派可靠的人!
初九,他命胤禛到南郊,代行冬至祭天大礼。这种庄严肃穆的祭天仪式,康熙认为已经能表明心迹,可惜无人能懂。或者说看懂的人就是不愿意承认。
从初十到十二,胤禛每天都担心父皇,派遣护卫、太监不间断到畅春园请安,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朕体稍愈。”
不止胤禛,其实所有在京的皇子们都处于极度的紧张中,时刻惦念着老皇帝的病情。
十三日,病情忽然加重,傍晚时分,康熙紧急召见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祐、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和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来到病榻前,并紧急传在南郊祭祀的四阿哥胤禛回畅春园。
躺在床上的康熙下达了人生中最后一道谕旨:“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他终于卸下了在心中背负已久的包袱,自认为妥当地安排了接班人。
虽然此时病榻前的几个皇子闻听这个消息,各自震惊不已,但谁也不敢表现出半分的不满。不敢出声的原因,在于心里都心中有数,一辈子老谋深算的父亲此刻一定在殿内外安排了无数刀斧手,专杀反叛者。
殿内惊天动地的消息令所有人鸦雀无声,殿外还跪着其他胤禄、胤礼等年幼的皇子。
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等待新皇帝的到来。
胤禛匆匆赶来,康熙没有再亲口告诉他这个消息,反倒是向他说明这两天突然病情加重的原因,胤禛拉着康熙的手,跪在榻前泣不成声。
戌时(19——21时),康熙终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他恋恋不舍的帝国。
隆科多见胤禛只顾哀恸嚎哭,当即劝止,重复了康熙遗诏。胤祉带头,向新皇帝胤禛叩首,表示听从父亲遗诏,绝对臣服。劝胤禛节哀。
胤禛这时表现出一贯的果断,迅速下令,用銮舆运载康熙遗体回乾清宫,他在隆科多的保护下先期回到大内,准备迎接灵柩。
一场纷纷扰扰的储君之争终于一锤定音,胤禛开始实施他的政令。
第二日,他任命了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又封胤禩和胤祥为亲王,召胤禵回京,关闭京城九门。

胤禛做事钢刀利水,他深知胤禩集团未必会俯首称臣,为防政变关闭九门,同时为安抚胤禩,封他为亲王和总理王大臣,希望能够兄弟同心,振兴新政。
多年储备,今日得偿所愿,胤禛开始有条不紊地布局朝政。
十九日,胤禛正式登上王位,派遣官员祭告天坛、太庙、社稷坛,京城开禁,发布诏书,改年号为雍正,依照习惯,自明年开始实行。
紧接着,就是执行给康熙拟定谥号、庙号等繁琐而严格的程序,胤禛还专门刺破中指,用血圈住“圣祖”两个字作为康熙庙号,以示对先皇的垂思。
召回胤禵时,胤禛命雍亲王属下年羹尧接替他的职务。
胤禩集团虽然不服,但此时被圈禁在北京城内,动弹不得,他们只好寄希望于胤禵能早日回归,好共同合力,掀起波澜。
2
胤禛接替皇帝位,有惊无险,整个过程进行的出奇顺利,让一向志在必得的胤禩集团坐卧不安。
很快,整个京城就传出了胤禛篡位的传闻。
最经典的说法是,康熙要传位于十四阿哥胤褆,是胤禛将“传位十四阿哥”篡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理由很简单,胤禛将“十”加了笔画成“于”。
这种传闻能够迅速散播,主要还是因为康熙长期不立太子留下的后患,人们宁愿相信,皇位之争跌宕起伏,那样更具有传奇色彩,似乎也更符合皇家争斗的规律。如果是目前的稳妥传位版本,显得苍白而无趣。同情失败者,是人之常情。
关于胤禛将“十”修改成“于”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胤禵等人说胤禛改的是满文,显然满文里的“十”和“于”并非汉字的写法。即使是汉字,“于”字也应该是“於”而非“于”,当时并无简化字。
还有驳斥的理由。清代制度规定,书写皇子,不是“某子”,而是“皇某子”,如果说“皇位传皇十四子”,若是将“十”改为“于”,就成了“皇位传皇于四子”,显然不通。
近年来,另有学者提出,十四阿哥胤褆,原名“胤祯”,康熙的遗诏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雍亲王原来的名字不叫“胤禛”(叫什么也不知道),他把“胤祯”改为“胤禛”。这种说法,立不住脚。康熙年间历次修订的《宗室玉牒》里雍亲王均为“胤禛”。
哪种说法已经不重要,胤禩和胤禵要的效果就是,制造混乱。至于能不能趁机改换新的帝王,他们倒不在乎了。
胤禛能够迅速牢牢把握政权,得益于他极高的统御能力。
首先,他让年羹尧接替胤禵的职务,这就避免了胤禵率军叛乱的可能。当时远在西北的胤禵,并不了解皇宫内突然发生的传位实情,毫无带兵反叛的理由。如果他真的率军反叛,那就会成为大清国的乱臣贼子,人人不忿。
第二,胤禛命步军统领隆科多关闭九门,保证了京城的安全。隆科多此时率领的八旗部军五个营,约有两万名官兵,足以保证京城安全,而且,九门钥匙都在隆科多手中掌控。
胤禵等人输在过于聪明,自认为有胤禵大将军王这杆大旗不倒,任何人都会忌惮,殊不知再大的将军王,也是皇帝封赏的。谁当皇帝,远比大将军王要重要的多。
那么,康熙究竟为何要让胤禛接位呢?
3
康熙自有他的考虑。
自从第二次废太子后,康熙就不断给众臣和皇子施压,表明态度,任凭谁有千条计,立太子唯有他说了算。
以他个人好恶为标准,并无对错。这是专制制度下他独有的权利。
汉族长期延续的立嫡长子为太子的做法并非最科学的,却被认为是最正确的,是避免皇权之争经过多次尝试后的一个“定论”,抛开这个定论的对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觊觎皇位的竞争者血腥争斗。
嫡长子只有一个,理论上减少了危险。
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儒家理论,即使贵为天子,妻子也只有一个,即皇后。其余均为妾。唯皇后所生子为“嫡”——最正宗。其余妃嫔所生,皆为“庶”——低一等。正妻是树干,“妾”(妃嫔)是旁支。干有生“干”(嫡)的尊荣,旁支则全为枝条。又因长幼有序,长子自然是既嫡且长,尊贵到无以复加。
任何事情,传承久了,就会认为有理。汉族人常以为,篡权者并非正宗得位,是不道德的。实际上,要看谁登基后施行的政策是利民的还是祸害百姓的,才更正确。

作为大清国的主政者,康熙要融入汉族,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他才提前立太子并全力培养。可他的做法,却并非安全按照汉族的传统。汉族的太子,一般是不干预朝政的,保证了国家只有一个君主,康熙立太子后,自己多次远征,让太子监理朝政,为太子急于登基奠定了心理基础。
毕竟,金口玉言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可康熙打仗归来,重新将权力从太子手中夺走,这等于夺去了太子发号施令的权力,他自然不爽。
不爽也毫无办法。康熙用强硬手段告诉他:我是你父亲!有我在,你当不成皇帝!
太子集团内部好多官员,必须借助太子登基,才能有升迁机会,利益导致他们会撺掇太子——天下迟早是你的,让老皇帝提前退位,对你有利!
因此才会有太子等不及,康熙常生出“有子要弑父”的危机感。父子关系越闹越僵。
清军未入关时,皇子预政,是传统政策。这对建立和稳定满族政权的统治起到过积极作用。他们通过选拨最优秀的人才继承王位,保证了满族迅速崛起。这一点,康熙也是清楚的。
康熙既想选拔最优秀的皇子继承皇位,同时又想学习汉族文明,用“立太子”表明满汉是一家。
纠结心态下,让错误一再延续。
晚年时,康熙希望即位者必须首先要孝顺自己,这是在立太子事件中被众多皇子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杀气腾腾的环境下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作为父亲,他不愿意孩子们互相残杀。
可最后,康熙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出于对国家有利的综合考虑,以国为重,选择了胤禛。
胤禵固然也优秀,但他的军事才能显然超过了执政能力,反复比较后,康熙得出结论——国家需要政治家!而非某一方面有特长的皇子。
比较而言,饱经历练的胤禛在处理政务时的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大局为重,都赢得了康熙的赞许。
胤禛在争夺皇位时的种种策略,无需称道亦无需贬斥,其中使用的“天下第一闲人”的障眼法,积极安排属下到各地任职等措施,是他作为合法继承人之一的权利,不能单独谴责他。
夺嫡之争造成的影响,也不会随着胤禛上台就立刻销声匿迹,这场政权地震带来的余震,一定会延续到他的王朝中。
一个崭新王朝开启,胤禛从此便成为雍正帝,大清走向了铁腕治国的强硬时代!(待续)

——  The  End  ——

吕志勇   笔名大爱无痕。畅销书作家。先秦史学者。在《北京文学》《啄木鸟》等发表文字400余万。作品被《读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等转载。已出版长篇《凤舞未央吕雉传》(四部)《铁面皇帝雍正》《大秦相国吕不韦》等18部。主编史志类书籍20余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