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提督苏明良

 苏登科 2023-11-14 发布于福建

泉州提督苏明良

苏登科

首先,特别感谢安徽苏接明、山东苏云霄二位先生专程前往中国第一历史挡案馆帮忙拷录提督苏明良奏折资料,在此谨致谢意!

清代福建陆路提督衙门设在泉州,坐落在现在中山公园片区,一直绵延到复建后的泉山门。解放初期还遗留有提督府的假山、金鱼池等,后来被拆除建了体育场。现在能看到的,就是提督府内种下的老榕树了,在中山公园跑道周边,已有三四百岁高龄。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官阶从一品,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

福建陆路提督始设于顺治三年(1646年),直至清朝覆亡,历经八十八位官员的更替,凡二百六十六年。据清乾隆《泉州府志·国朝武职》的记载,苏明良是排在第二十二位,前面是王郡,后面是武进升。

苏明良,字虞廷,号省斋。清代漳州府海澄县八都(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虎渡村岭头社)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二十六日。行伍出身。清康熙末年至乾隆七年(1718-1742年),历任漳浦营守备、漳浦营都司、福建抚标右营游击、泉州城守营游击、浙江提标中军参将、湖州城守营副将、广东碣石总兵官、福建台湾挂印总兵官、福建水师提督、福建陆路提督、广东提督等职。

苏明良担任福建陆路提督,是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七年(1742年)。而实际任命时间,是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闰四月。按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撰写的《苏明良履历单》的记载,苏明良是在“(雍正)十三年闰四月,奉旨署理福建陆路提督。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到任。(乾隆)二年十月,奉旨实授福建陆路提督。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任。(乾隆)七年十月,奉旨调补广东提督。

从现存苏明良写给雍正帝和乾隆帝的上百篇奏折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苏明良任职提督的过程。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月十八日,闽浙总督郝玉麟、福州将军阿尔赛保举苏明良任福建陆路提督。闰四月初六日,接旨署理福建陆路提督印务。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突然病逝。当时苏明良正在台湾办理移交手续。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十五日,苏明良在台登舟启程,“祗缘风信所稽”,直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方抵泉州提督府,随即接受“钦颁康字第二百四十号提督福建陆路总兵官银印壹颗,《圣谕广训》汉字书壹本,《圣训》壹道,《御制朋党论》满汉书共壹拾肆本,《上谕》清汉书共壹拾肆本,《御制人臣儆心录》清汉各壹本,《钦定汉文律例》壹部,《上谕》壹部,《大清会典》壹部,王命旗牌、火牌”等物件。

乾隆元年(1736年)月至八月初,苏明良署理福建陆路提督印务兼署水师提督。八月十六日自泉州府起程,“奉召进京陛见”。十二月初,离京回任时,乾隆帝特地“褒嘉赐貂帽褂、五采花翎、蟒缎宁绸等物。封赠先生三代。太夫人及元配朱夫人、继配孙夫人一品。荫一子入监读书。”(见《苏明良墓志铭》)

奏报设立福鼎县治

清乾隆二年(1737年)十月,实授福建陆路提督。紧接着,巡视全省要地。十二月,奏报福宁府属霞浦县地方桐山一堡,为浙闽山海交错紧要之区,请改设县治。

十二月十三日,苏明良写了《奏为福宁府霞浦县桐山一堡地方紧要距府窎远请改设县治事》一折给乾隆帝,称:“桐山一堡,拒控浙闽,山海交错,实为紧要之区。向隶福宁府霞浦县管辖,南至县治壹百捌拾里,北至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壹百陆拾里,东至福安县壹百陆拾里,悉属丛山叠嶂,道路纡迥,艰于行走,凡有命案赴县具报,往返必须伍陆日。每至相验尸身发变,若逢炎暑薰蒸,更为溃烂不堪,仵作难以检验。主盗贼一遇拿获,汛弁例无刑讯,势必解县审究,长途跋涉,不特耽延时日。而且盗伙闻风,早已匿赃远扬,无从缉拿,且考试输粮,以及词讼等项,均属不便。臣再四思维,必须改设县治,庶足以便民生。

乾隆帝硃交与郝玉麟,听其议奏。

后经闽浙总督郝玉麟等人商议,于乾隆四年(1739年)从霞浦县划出劝儒乡的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设置福鼎县。县名,来源于县东福鼎山名。

南安“陈田墓的传说

明良有两个儿子十二个男孙。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他重金聘请了南安举人苏光濂长子苏天辅(号弼斋)为家庭教师。南安距离泉州府城不远

当时,南安苏氏为了陈田乡四世祖墓归属问题,正与许氏打官司。事件起源于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南安二十一都双溪口陈田乡许陬、许唁等人妄图霸占苏氏祖墓风水,埋葬其父兄骨骸。霞舒苏光濂等族长联名呈告县府,并统率一百余众出面阻止。无奈许氏强势,罔法至极。直至苏提督亲自过问此事,于乾隆三年(1738年)三月,泉州知府才审结案由,判明陈田墓地归属苏姓,许陬等侵占不法。就此杜绝争端,永保祖坟。

如今,南安苏氏一直流传着“若无苏提督,险无陈田墓”这个故事,感激提督苏明良伸张正义,为苏氏宗亲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漳浦知县朱以诚被杀案

清乾隆七年(1742年)六月初三日上午,福建漳浦知县朱以诚正在县衙大堂审案,突然,从堂后蹿出一男子手持短刃,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正在审案的县官一刀断喉,当场殉命。六月二十八日,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写了《奏漳浦知县朱以诚被杀缘由折》呈送乾隆帝,终于揭开了漳浦、云霄等地小刀会的神秘面纱。

小刀会,是清代民间一个秘密组织,创建于乾隆初年。最初成立是一些平民自备小刀,健身强体,以求互保,与反清复明无关。

当时,苏明良正在省城福州,接到报告,他立即返回泉州,率领官兵星夜驰赴漳浦案发现场。经查,这是一起有预谋的凶杀案。起因是五月,经汀漳龙道陈树耆访闻,漳浦、云霄地方民人结为小刀会,并拿获张崑等十一人,内供出沈秦、黄豹、吴辉、王孕四人,俱系云霄营兵。此案被查获后,漳浦知县朱以诚移咨,拘拿云霄营兵丁质讯,而该营游击陈贤生不肯解送,于是知县声称要将此案通报督抚。小刀会首领监生蔡怀、买办李珠恐怕事发,祸及已身,遂指使会员赖石于知县上堂之际,将其杀害。

漳浦知县朱以诚被杀案,一时震动朝野。闽浙总督那苏图、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福建巡抚刘于义、署两广总督庆复等人,接连呈奏皇上。乾隆帝旨令将云霄营游击陈贤生革职送部严查,漳州镇总兵官龙有印降级使用。提督苏明良刚刚松了一口气,想不到,八月在诏安、平和等县,又发生了小刀会暴乱。苏明良立即率领官兵前往镇压。

本来乾隆帝早已接到密折,说苏明良管辖下的福建各地已有秘密组织小刀会的活动,苏明良浑然不知,没有及时处理。乾隆帝决定,将新晋广东提督武进升与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对调,并令苏明良进京陛见。

苏明良惶恐不安地奉旨上京。也许,这是苏明良一生中心情最为复杂的时候。他在《奏为奉旨给咨送部引见谢恩事》说:“臣跪读之下,感激非常,惶悚无地。遵即敬录硃批,移咨督臣那苏图一体钦遵在案,伏念臣一介庸愚,仰荷皇上天恩,简畀封疆重寄,履任柒载,愆尤丛积,亳无报称,时深局蹐。兹诏安县奸匪陈作谋为不轨一案,虽首从俱即就擒,此实仰赖我皇上德威,并普被之所至。臣有统辖全省之责,地方匪类不能早为觉察,罪已难逭,且营兵又被贼供报同谋,乃臣向来不能约束,益难辞咎。”

还好乾隆帝并没有对苏明良过多的指责。在硃批里称:“此事汝等调度有方,甚属可嘉,何罪之有。至兵丁同谋,乃汝等向来不能约束之咨,但有此功可赎前愆,今后慎之。其闻上达、林三待事定之后,交那苏图给咨送部引见,朕欲加恩也。”

从六月朱知县被杀至八月诏安暴乱,苏明良接连几次长途奔驰,顿感身心疲惫,刚从京城回来,又接到乾隆帝的调令,一下子就病倒了。闽浙总督那苏图在《为题报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病故事》奏折里说:“据苏光弼呈称:窃弼父系见任福建陆路提督,缘染患风痰病症,医药罔效,于乾隆柒年拾壹月拾陆日子时身故

乾隆七年十月二十一日,谕调苏明良为广东提督,未及就任

提督墓园

苏明良于乾隆七年(1742年)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病逝于泉州提督官署,享年六十一岁。诰授荣禄大夫。晋赠都督同知。加一级纪录二次。封三代。荫一子。赐葬于晋江四十一都山院乡,今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支脉朋山岭南麓。

古墓遗址位于泉州城区不远的上村龙眼林深处,刚好是清源山支脉朋山岭南麓。按当地村民的叫法,这座山称将军山。墓前有一只大石鼋半掩在密林深处的沙土中,往上二十多米处,又见同一形状的另一只石鼋,约80厘米高、2米多长,其形状与开元寺、承天寺的石鼋极为相似,只是驮着的石碑已不见踪影。据村民介绍,几年前在村里的古厝、猪圈的墙基上,有许多有字的断碑,由于古厝翻建、猪圈拆除,许多碑石都填了地基,而这些碑石据老人讲都是从将军墓扛回来的。

再往上只见一对石马分列于墓埕的两侧,高近2米、长约4米,均披着甲胄。石马相距20多米,身后有一道明晰可辨的石阶和零碎的石构件。石马的下侧左边有一尊仆地的石像,身体正面已大部分埋在土里,看不清面目。右边另一尊石像则仰面朝天地躺在龙眼树阴下,除去底座,高有3米多,头戴钢盔,身披重甲,双手按剑,面目极为威严。苏将军的墓地早已不完整,但其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苏明良合葬的还有元配朱氏、继配孙氏二位夫人。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七年(1742年),苏明良任福建陆路提督七年。他是首任台湾挂印总兵官,也是中国禁毒史上第一个倡导禁毒的人。他一生为官清廉,洁己奉公。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遗产: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办事。

(苏登科2023年11月13日稿)

(作者单位:漳州苏明良史绩研究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