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公司制度管理思路
2023-11-14 | 阅:  转:  |  分享 
  
公司制度管理思路企业中的制度管理,大家并不陌生。要把制度管理好,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在我的企业履职生涯中,曾有过3次制度管理机会:第一
次是完整的技术创新业务管理的制度结构设计,以及制度本身的设计;第二次是在大型二级单位承担制度管理职能,但未及变革管理模式而被调往一
级集团总部;第三次是承担某集团整体的制度管理职能。至于具体的制度设计,自己都记不清了,应该不会少于10个。01.制度管理具有极强的
协同性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把风险管理体系划分为三道防线,本质是职能作用的大线条划分。其实,企业中任何体系的建立,基本都遵循这一原
则,并非风险管理所专有。对制度管理来讲,各部门承担制度设计、发布、落实、检查监督、优化的第一道责任;制度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管理治理机
制建设与维护、制度全寿命周期管理程序、制度设计规范性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价、制度优化的监控、管理机制优化等工作,从而构成一个
完整的制度管理运作体系;审计与监督部门依据制度,对执行效果进行验证、监督、评价。从制度管理整体业务逻辑分析,包括制度审批机构、主管
领导角色、制度管理职能机构、法务职能机构、制度发起部门、与制度相关的部门、执行制度的单位与角色、审计与监督机构、制度与流程等等。制
度管理是典型的跨部门协同工作,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需要从一体化、均衡化角度设计,兼顾体系运作中的四大要素:效率、质量、成本
、内控。效率:用同样产出所花费的时间来衡量。效率问题,重点体现在业务部门与法务部门、制度主管部门之间的接口界面、不同制度场景审批程
序的确立。影响效率的因素包括:提交制度主管部门的制度草案,不符合制度体例规则和制度规范,造成巨大的协调与制度内容修改。属于管理中串
行流程中的“错耦效应”,是制度管理中重点对待的“风险事项”,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其次:不同属性制度的审批权限,高阶制度涉及的影响
范围宽广,需要上升到高阶的审批程序;低阶制度涉及的影响度较低或范围较窄,可以简化审批流程。这是企业中制度审批权限划分的依据。面临的
风险是制度起草部门为完成制度计划,可能存在人为降低制度阶次,导致制度作用与审批权限不匹配问题,属于“失耦效应”,也需要予以控制。质
量: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制度本身内容设计的质量;二是制度与法律法规、业务运作逻辑匹配性,即制度可落地质量;三是制度设计与关联单位的上
下、左右制度范围的耦合设计质量;四是存续制度随着环境变化导致的质量下降;五是制度的执行质量。成本:管理中往往把成本落实于“日常费用
”,这并不全面,也不客观。制度管理中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工造成的经济成本。譬如,分权不清,导致低阶制度履行复杂的程序,造成领导者
宝贵的时间浪费;不符合制度管理要求,造成反复的修改、协调所浪费的时间、人工成本。具体表现在,临时增加的协调或会议,体现在一次次的沟
通往复。内控:在制度管理中,我只认同两个“内控点”,一是法律法规符合性内控;二是制度管理要求的符合性内控。虽然一个制度完成审批,会
涉及部门管理者、主管领导的审核、讨论、审议、审批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属于业务流程活动项。流程活动项与流程中内控活动项的区别在于,流程
活动对流程产出负责,内控除对控制目标、内容负责外,不对流程产出负责。现实中,企业要高质量做好制度管理,衡量的标准有5个:一是存续制
度的有效性,不能出现“形式化”制度的问题;二是不能出现大量制度低效或失效而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出现企业中常见的周期性、集中式“制度大
清理”活动;三是每个新建制度符合制度管理规则,清晰并知道制度的审批程序,不能出现一事一议现象;四是企业制度与下级单位制度之间的接口
要清晰明了,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要放开;五是企业中每一个员工,都清晰地知道企业的“核心制度”,即基本制度数量和结构,否则,何谈制度
架构和制度文化。02.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的动因,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把制度管理好”的职能内生
式思考,结合企业制度中发现的现实问题,从制度管理一体化角度,围绕衡量标准进行全面系统设计,是管理规范化的范畴;二是企业领导者感受到
制度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或者感受到制度管理中存在的明显痛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对制度管理部门提出变革的外推式要求。我经历过的制度管理
模式变革,属于第二种外推式方式。但在方案设计时,选择的是第一种方式。选择第一种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假设从零开始构建,从而摆脱对既有
现实惯性认知中的局限性,但需要承受来自于不同方面,由于惯性认知而造成的质疑,甚至手术式的修改,把完整的体系建设方案,转化为解决领导
关注的问题,而无视体系完整的运作逻辑,这就是企业中经常见到的“鱼拥效应”。企业中制度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有多种,
比如,不改变管理方式,清理存在问题的制度,制定计划,由责任部门按计划完成制度建设,这是解决问题的最表象措施。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时,
不能长期保持持续效果,非常可能带来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一套体系的建立,基本框架在于平台建设,系统认识、结构分解与集成设计,治理机制
建设,绩效管理,激励机制与环境建设。平台建设:重点明确制度管理中各组织职责、责任与管理要求,是治理机制建设的基础。系统认识、结构分
解与集成设计:以制度为核心,确定企业制度管理的“制度”范围、制度性质、制度管理目标;充分考虑企业横向结构特征,用制度反映企业的业务
结构、职能结构和作用;充分考虑集团型企业的多层级管理模式,不同层级单位对制度的管理、本地化管理、中小新型公司的阶段特点需要,构建既
能满足合规义务传导,又能满足自身制度本地化、具体化、合规化的需求;充分考虑企业的基础管理情况,杜绝规范、准则类唯一性管控标准型制度
,在不同单位重建,造成标准不一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制度架构的方法,但制度架构是抽象的逻辑,不少人容易陷入直观化、表象化、
一知半解的图片化理解陷阱,把“画一张图”作为了架构的体现,而失去意义。治理机制建设:在平台建设基础上,从流程梳理角度进行的设计,其
中涉及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包括业务程序)、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等。目的是让业务运作起来。激励机制建设:企业中有一种常见现象,譬如制度
设计中,经常出现“激励与处罚”章节,但看其中的内容,基本都是宏观的描述,具体激励的导向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的激励,满足什么条件激励
,什么时间激励,触发什么基线会带来处罚等等,并不明确。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否具有功能,另当别论,我把这种形式戏称为“阑尾效
应”,弃之缺失,留之无碍,任之隐忧。环境建设:很多体系建设都不会缺失环境,环境是打造制度文化的土壤。制度文化需要凝练与提倡,需要在
实践中,让员工真实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发自内心的认可而主动践行,文化是一种实践。03.制度管理中的内控包括哪些内容?内部控制是管理的
一项职能,落实到企业中的管理体系,内控是经常见到的一项功能,可以说,无内控不成体系。在当前提倡内控管理的大环境下,内控被无限制放大
了,反而淡忘了内控的本质功能和产生的机理。从流程管理和流程建设的角度分析,首先把与产出相关的所有活动找出来,按照现实的步骤、逻辑进
行排序,从而形成现实的流程形态。其次,分析活动的价值,淘汰或合并无价值、或对企业无意义的活动,并对活动的程序进行优化排列、定义,形
成初步的优化流程形态。再次,结合流程目标,从风险角度进行评估,风险要素包括过程中的不确定要素,当然也包括“人性”这一不确定要素,确
定支持流程目标的内控目标,设定并确立内控措施、执行主体,于是内控产生了,内控措施即内控角色控制的内容。从制度管理流程角度,重点在于
从计划到发布、执行的过程,其中法务审核、制度审核等,构成了流程中的实质控制,而不是流程中的审核、审批活动。从制度的有效性角度分析,
包括三个方面:合法合规、审批程序有效、制度作用的员工知悉。法务、制度审核的重点,在于“保证合法合规”、“保证审批程序有效”。合法合
规很好理解,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法务人员,依靠头脑知识或者简单的认识、个人判断而进行朴素的审签,保证合法合规的最好解决方法,需要直接找
到依据。反过来,决定了企业制度管理的范围,并不仅仅是对企业内部制度的管理。同理,制度管理部门的内控也必须找到依据,依据来源于管理规
则的执行,没有规则作为前提,制度内控就是无意义的存在形式。譬如,企业中为强化制度管理,设定了体例规则与确认标准、体例与审批流程的对
应关系、制度审批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制度制订的基本规范、制度常用语言的定义等等,这些规则决定了“内控的内容”。当然,做为履行
审批程序前的最后控制点,制度管理部门有义务、无责任对制度中存在的瑕疵、内容、管理逻辑提出意见或修改建议,因人的能力、经验与认识幅度
而不同,但不构成内控活动的内容。04.制度管理部门如何发挥内控的作用制度管理部门要发挥内控作用,并非通过建立一套内控措施、勾画一个
风险控制矩阵表那么简单,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去寻找解决措施。内控是控制风险的措施,从制度管理角度分析,风险表现包括了文中提到的“错耦效
应”、“失耦效应”、“人性所致造成的人为降低制度阶次,简化审批程序”等风险。控制风险最好的方法,是强化制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什
么是规范化?规范化是管理的基础,是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措施。制度管理部门可以采用建立制度规范、定义不同体例制度的目的、结构、内容布局
、适用边界等,明确体例核定的参考标准、制度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含义、唯一性制度的核定规则等措施,加强制度规范化管理,是提升制度建设质量
的基础保证,也是降低内控难度的方法。在不少企业现实中,通过体例、级次等方式对制度阶次进行定义,并不少见,但并不具有实际价值,原因在
于没有对体例的设定做好定义。譬如执行类制度,可以采用细则等体例反映,但细则适用于什么范围?如何界定?既然是执行类制度,下级单位是否
还需要本地化?模糊的提法,只能增加下游单位模糊的认识,造成管理混乱,降低制度的效能。一般情况下,细则主要适用于本单位内的程序、作业
操作与执行,对下游单位最多延伸到单位间的接口,明确上下衔接的义务、管理要求即可,除硬性要求外,上级单位不能通过操作类制度,对下级单
位具体的执行程序进行干预,这是解决“合规与灵活”背反效应的原则。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是提升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措施。标准化程度,取决于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制度成果精度的偏好,即管理要求达到什么程度;二是对关联的相关部门给予自由空间的大小,常见形态有交付物的标准化
、作业流程的标准化。交付物的标准化,采集的是信息情况,譬如制度管理部门控制内容的处理情况,可以通过设计表单实现“内控前移”,降低制
度管理部门单岗位应对所有部门制度符合性审核的内控压力。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并不是订立一条适用于所有场景的流程,而是根据不同处理对象归纳出不同的路径、控制标准。譬如:基本制度,属于严控的高阶制度,需要审查是否属计划内制度,是否经过了相关协同部门的集体会审,会审意见是否得到了意见部门的审核同意,是否反映了对来源于上级单位、部门上位制度赋予的合规义务的承载;对制度内容进行审核,内容是否符合基本制度定义,是否符合制度规范等等。而对于操作类制度,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体例与内容的符合性,制度内容是否与适用范围的定义匹配,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制度的内控,是决定企业制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企而异,因管理基础而不同,因人的能力与责任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结果。
献花(0)
+1
(本文系内科博士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