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诗词基础
2023-11-14 | 阅:  转:  |  分享 
  
诗词讲座







今天开始,我们来说说“词”,说诗词的“词”,说唐诗宋词中的“宋词”。我们在谈论诗歌文体的时候总爱说到“诗词”两字,也常常顺口说到吟诗填词。那么这“词”是怎么回事呢?





中华诗文化,源远流长,在各种诗歌类体裁中,最为辉煌的有两种,一个是唐诗,另一个就是宋词。甚至可以说,唐诗和宋词就是中国传统诗歌的象征性代表。唐诗的典型体裁就是近体诗,这宋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律词。之所以称它们为唐诗或宋词,是因为他们分别兴旺于这两个朝代,并以这两个朝代中涌现的大量优秀作品为主体,直接影响着中华诗歌文化千年的走向和发展。以朝代的名称来称呼这种诗体,是对那些辉煌时代的一种尊重,不是说,非那个朝代的人写的这种诗体的诗就不能叫唐诗了。我们今天写的七律也好,五绝也好,同样也可以称为唐诗。我们今天填的《如梦令》《蝶恋花》《满江红》这类的词作,同样也可以称为宋词。



以前的讲座是着重对近体诗来讲的。我们对近体诗的基本概念以及写作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这些概念性的知识的探讨,其实不仅仅是针对近体诗而言的,它是对整个中华古典诗歌的文学体裁具有共性的一种探讨。比如我们讲的声韵和平仄,讲的对仗和押韵,还有我们探讨的章法和炼字,以及修辞的运用,其意义也决不仅仅限于近体诗而言。我们之前所做的讲座,是可以适用于其他各种古典诗歌类体裁的文体的,是属于基础类的讲座。比如我们将要讲到的“宋词”,近体诗里基本概念,基本上都适用词的概念。词与近体诗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现在所说的词,首先它也是一种诗体,是形式上有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但是它所遵循的语言规律,与近体诗具有很大的共性。可以这么说,学填词,首先要学会近体诗,至少要先懂得近体诗,对近体诗的基本概念和规范以及规律要懂,要熟。要想做个优秀填词人,首先条件就是——他至少先要是个优秀的诗人。那些不懂近体诗而妄称填词高手的,都是伪高手。简而言之,学词的基础是先学诗。



如果粗浅的看来,填词不是很难的事。选定个词牌,找出对应的词谱,按照这个词牌的词谱按字填上,平仄合律,韵没押错,意思通顺就可以了。所以,在不少初学者看来,填词比写近体诗容易多了,所以,也吸引了大量的初学者尝试填词。其实,填词没这么简单。不了解词的来龙去脉,不知道词里的平仄的音韵含义,不懂得什么样的牌子适合那类的内容,不知道词的诸多概念、本质和内涵,那么,我们随随便便所填的词,只能是照着葫芦来画瓢,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只能是套个砖模子往里塞泥巴。诗词的优秀作品应该是艺术品,艺术品只能是创造而不可以是批量生产的,诗律或词谱,不是砖模子。我们要学好词,首先就要懂得词,要知道,它是从怎么形成的?它具有什么独到的特点?它和诗的区别在哪里?具体依什么法则去填词?如何赏析词作品的?我们在以后的几周时间内,将对此做详细的讨论和学习。



那么现在,就从词的来源说起吧。为什么一定要说它的起源呢?因为关于宋词的起源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关系到中国诗词理论的重要问题。这不仅仅是文学史家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诗词评家的事,这还关系到我们每个习词者本身对词的认识的问题。将词体的来龙去脉理清,利于我们掌握这种文学体裁的要领。



严格地说,关于词是怎么来的,其实现在并没有一个确定而清晰的结论。我们都知道词是在两宋时最兴旺的,佳作连篇,词界高人辈出,至今尚令我等难望其项背。但是稍了解一点词知识的人都知道,词的起源并不是产生于宋朝。有的说它是起源于以《诗经》为代表的远古民歌,有的说它起源于《古乐府》,还有的人说它来自近体诗或唐时的绝句,还还有一种说法是它来源于“燕乐”(胡夷里巷小曲)。诸如这类的说法,凡此种种并无定论。那些专业的文史学家们其实也没理清个真正的头绪呢,呵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说法都有自己的依据。我们没必要象那些专家们一样深考细究,但是,我们至少应该了解他们关于词之起源的一些说法和依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了解这些呢?因为,每一种说法,其实都道出了词的一些本质性的特点和概念。



他说词是起源于《古乐府》,那么我们就想了,词这种体裁一定和这〈古乐府》有什么相同或类似之处。我们都熟悉的王国维大师就持这个观点,同样持此观点的,还有宋时的王应鳞,明朝的徐师曾。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说“诗余之兴,齐梁小乐府先之”,徐师曾在《文体明辩》中也说:“诗余者,古乐府之流别,而后世歌曲之滥觞也”。注意一下这里有个名词叫“诗余”,指的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词”。宋词的称呼很多,我们稍后再一一解释,“诗余”便是其中一种叫法。

献花(0)
+1
(本文系瑞风瑞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