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专刊丨《星际未来学破障》三元九运的探索-上

 星际人类设计 2023-11-1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前言

年2024年,在立春之后,玄学家们都说:要从「八运」进入「九运」时期,这个话题谈得热烘烘。 

在本次分享中,致远先生将从多个角度:包括历史学天文科学来深入探讨三元九运的起源和其深远意义。

图片

图片
By-致远先生 Eric
图片
图片

三元九运

图片
图片

先,为了全面理解三元九运的源头,我认为应先理清:「元」「运」这两个词语的具体含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甲骨文中,「元」字象征着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其顶部的两横线表示人的头部。 

到了商代,金文中则用一个圆点来代替这两横线,以强调「头部」或「开始」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新年的第一天被称为「元旦」,以及农历中每年的第一个月被称为「元月」。 此外,「元」字也涵盖了「原」、「圆」、「天」和「玄」等的意义。

然后,到了西周时期,「元」字的写法发生了变化。它保留了甲骨文中顶部的两横线,但最上面的一横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这一横线象征着贵族男子在满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即冠礼。 这意味着该男子已经被社会承认为「成年人」,具有娶妻生子和延续家族繁荣的资格。

图片

图片

下来我们探讨「运」字,这是一个形声字,由「辵」和「军」两部分组成,主要与行动和移动有关。

在《易经·系辞上》中,有“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描述。在《楚辞·哀郢》中也提到:“将运舟而下浮兮。”其中的「运」被解释为「回也」,意即回旋往复 。

由此,「运」字的本义是指「回旋往复」的移动,并包含了描述天体的运动。

上述可知,都与起始、时间、天体循环及日历有关。

因此,我们可根据考古发现,最早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来记录年份的日历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并通过这些元素的最小公倍数进行循环组合,形成了一个由六十个组合符号构成的「六十甲子」系统。

它不仅用于表示年份,还用于标记月份和日期等周期性和循环性的特点。

上古时代,天文学家已经相当精确地计算出地球绕太阳一圈所需的时间,这被古称为「岁实」,大约是365.2425天,并使用平气法平分成24节气。

他们观察到: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与北极星成一直线,并会随着月亮的圆缺周期逆时针绕着北极星转动。

当斗柄指向下,相当于地平线上的北方时,便24节气中的「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这一天标志着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结束和阳气的初萌,因此被称为「天正冬至」。

进一步地,古代天文学家依据地支中的「子」正作为新一年的起点,顺序排列成一个时间划分系统,被称为「十二月建」或简称「月建」。这被视为一种永恒不变的天文时钟之一,用于标记和计算时间。

而,在东汉以前,由于造纸术尚未普及,人们主要依赖制作和运送成本高昂的竹简、木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这样的情况使得抽象的天体运动知识难以以图像形式记录,加上星学为帝王之术,大多只能通过口耳相传和有限的文字来传播。

直到宋朝,随着造纸和印刷技术的成熟,天文学和易学的知识才得以以图像形式呈现,并逐渐多个王朝更替而被广泛传播。然而,由于古人普遍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运转,并且观察天体的视觉方向与地平线上的方向是相反的,这导致了一个顺逆混淆的问题。

许多人根据口传的传统,将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等图像都绘制成顺时针方向。此外,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月亮和太阳的南北交点,即计都与罗喉,至少经过了六次修正。

直到明清时代,由于中西文化和科学的交流,我们已经明确了解到斗柄所指向的「冬至」在传统地支排序中应对应于「丑」初。

根据地支概念的逻辑顺序,更应该修正为「亥」初,而非传统上普遍认为的「子」正。进一步来说,真正的「新年」起始点应该是太阳位于黄道315度的「立春」,这实际上与汉代使用的「寅」作为新年的起点是一致的,也就是在地支概念中作为起始的「子」正。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收藏的一幅清代咸丰年间六严绘制的《恒星赤道经纬度图》足以证实以上观点。

在历史发展中,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对「新年」有各自的定义和计算方式,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新年日期的提前或延后,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误差。

从商殷的「建丑」、周朝的「建子」,到秦朝的「建亥」和汉朝的「建寅」,这些都反映了各个时代对于历法和时间观念的不同解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科学已经能够精确地计算地球绕太阳一圈所需的时间为约365.24219878~9天的背景下,自清朝以后,便根据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来划分24个节气,这一方法被称为「定气法」。因此,这些多样的历法自然会产生一系列难以解释的岁差和干支换年的不确定性。

此之外,三元九运的起点是根据六十甲子中的第一个「甲子」来确定的。这不仅需要考虑到如何计算新一年的起始点,还必须满足古代说法中「日月五星连珠」出现在「璧宿」的特定条件。

璧宿主要包括璧宿一和璧宿二这两颗星,也被称为壁水貐,是二十八宿中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是北方七宿的第七宿。

在西洋占星学中,这两颗星分别是飞马座的γ星(Algenib)和仙女座的α星(Alpheratz),目前位于黄道十二宫的白羊座,这对应到传统地支的「戌」。如果我们回溯到使用干支纪年的商朝,这两颗星刚好位于「子」的位置。然后,依据天干的「甲年、甲月、甲日、甲时」作为起点的做法被称为「四甲齐元」。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有学者或玄学专家利用公历和数学方法来逆推「四甲齐元」或「甲子纪年」,这些都是建立在黄帝时代之后的文化和历法基础上,而非基于现代天文学的精确计算。

这意味着,由于历史上干支纪年的不一致性和混乱,即使最专业的玄学家也难以做出绝对准确的预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进一步将10天干和12地支转化为五行生克理论,并加入其他变量,如冤亲债主、业力、鬼神说、掌相学和占卜等,以便合理解释或降低预测误差。

图片
图片

太岁

图片
图片

下来,我们来探讨用于纪年的「太岁」。在周朝取代商朝后,当时的天文学家——被称为「天官」——发现木星的运动周期大约为12年,这与地支的12个周期相符。

因此,他们选择用木星作为纪年的基准,并称其为「岁星」或「太岁」。

为了让一般的平民能更容易记住每一年的年份,天官将12种合符相性的动物与地支相配对,从而形成了生肖作为纪年的方式。然而,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

首先,木星的运动并不是每年都会固定移动到下一个生肖;其次,木星大约每13个月会逆行约3个月。受限于当时的天文观测技术和60甲子的编年规则,即便天官最初将木星的位置与第一个甲子年和「鼠(子)」相对应,经过一个60甲子周期后,木星的位置可能已经变更。

本年度以「兔年(卯)」为人们所熟知,然而,木星的实际位置却从「狗(戌)」,在五月份转移到了「鸡(酉)」,这一事实反映生肖所代表的特性和运程与其作为「岁星」的天体运动越来越不准确。

玄学家只能依赖五行的分类偶尔搭配出一些的关系来进行有限度的测算。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是「太岁」这一概念只能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逐渐被神话,转化为一种虚拟的星体或神祇。

这一变化不仅揭示了传统命学与现代天文学之间的断层,也解释了为何当代多数人对生肖的重视程度大幅下降,甚至将其视为娱乐或社交话题。

因此,我们的制图平台也因应这一需求,推出了更精确计算生肖的收费服务。

除了木星之外,天官也早就注意到土星的运动速度较木星为慢,并具有约28年的周期。因此,与西方以12个星座来划分黄道带不同,古天文学采用一颗特定的恒星作为天文坐标,称之为「距星」。

基于这一坐标,他们以赤经划分出27至28个星宫,并在周朝后期至战国时代建立了28星宿的体系。 天官会根据土星每年进入的特定星宫来为该星宫命名,称其为「镇星」(也称为「填星」)。

这一做法不仅为为古人计算太阳、月亮、五大行星,以及彗星等天体的运动位置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了观测其他恒星作为风水学上的重要参考依据。

然而,现今的命学都知道以黄经度比赤经度计算更能反映地球与太阳间的互动影响,加上整地宇宙都以螺旋方式移动,恒星的方位约每隔71年便会有1度的黄经度偏差,约风水师不懂换算,自然在风水布局出现误判。

图片
图片

元运

图片
图片

后,我们再回到「元运」这个主题。

在现代天文学中,我们知道木星和土星大约每20年会进行一次会合,形成一个特定的周期。

这一天文现象与西周时代成年礼的周期有着令人惊讶的相似性。

这表明,即使在古代,当对天文周期的明确了解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人们也能通过基本的观察来感知某些周期或阶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来说,这一观念也与家庭生命周期有关。通常情况下,一代人成年后会结婚并生子,而他们的子女在成年后也会遵循相似的人生路径。

这样,三个20年的「元」周期就会形成一个60甲子年的循环。这个循环不仅包括了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子女的成长和成年,而且还象征着家族记忆和文化的连续性和传承。

这与传统中国家庭的「三代同堂」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By:致远先生 Eric

出一张你专属的人类设计图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