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在淄博发生的这个“雪中送电”的故事,竟想起“南橘北枳”的成语典故

 淄说淄话 2023-11-14 发布于山东
近日,淄博的气温经历了一次骤降,伴随着飞舞的雪花,给人们带来了冬日的寒意。然而,在这银装素裹的城市中,一则“雪中送电”的新闻故事却为寒冷的冬夜注入了温度。
据报道,11月11日的深夜,淄博大地飘起了雪花。一辆来自北京的车,因电力不足,被迫停在路边。在雪夜中,无助与困境笼罩着车主。幸运的是,保险公司迅速安排了拖车,帮助这辆外地车找到了高新区的刘斜充电站。但到达充电站后,车主杨先生发现两个慢充桩都有车正在充电。

面对此景,杨先生抱着一丝希望硬着头皮拨打了其中一台车上留下的电话。没想到,车主谢先生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赶到现场,将自己的车移开,把充电桩让给了杨先生。
凌晨两半出来给外地车让电的谢先生今年49岁,四川人,但他在淄博生活了近30年,早已将自己视为这个城市的一员。面对外地车主杨先生的连连感谢,谢先生说:“来淄博快三十年了,受淄博人的感染吧,。”

谢先生的话,让我想起了“南橘北枳”这个成语典故。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有次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羞辱他。等晏婴到了楚国之后,楚王设宴招待他,就在酒宴上,故意安排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问道:“捆着的是哪里人?犯了什么罪?”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看着晏婴说:“你们齐国人善于偷盗吗?

晏婴很严肃地回答:“我听说桔子树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就是又甜又可口的桔子,但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就是又酸又涩、难以下咽的枳。这是为什么呢?”楚国君臣面面相觑,难以对答。晏婴接着说:“很简单,这是因为水土不同啊。我们齐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安分守己、生活得好好的,从来不偷盗,可是一到楚国就成了小偷。我看,这一定是楚国的环境迫使他变坏的吧!”
晏婴一定想不到,在两千多年后,齐国这片厚土上生活着的淄博人仍然沿续着厚道善良的民风,以特有的热情好客,感动着八方来客,吸引了全国的游客前来打卡。不仅“好客山东”的品牌更加响亮,淄博精神、淄博式服务让某些国外景区争相效仿。

其实,淄博人的善良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次的“雪中送电”,淄博人把“善”的美德在每一个日常生活的瞬间、在每个角落里都随处可见。
还是想跟大家说说最近认识的这位善成堂中医诊所的张群大夫。她是典型的山东女人,性格直率、大大咧咧。不仅以精湛的医术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她骨子里的善良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作为她的病人,通过几个月的接触,我的病痛得以解除,也亲眼见证了很多别的病人在她的手上病痛逐渐消失。不过,在她的诊所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病号每次治疗完临走时会说一句:张大夫,记上账,我过几天来结!有些病人要先付钱,她却说,不着急,等治好了一起算吧。
我对此感到有些不解:看病还有挂账的,不怕人家治完了病不来了,把账给赖掉吗?她说,很少有人会这么做。当然以前在村里开诊所时偶尔有,有些老人去世了以后拿药看病的账还没还,那也无所谓了。
不仅如此,这段时间,在她那里看病的很多人,都被她送过好多农产品,像新鲜的玉米、水萝卜、香菜、柿子等等,她总是说是朋友给的,送给大家尝尝。最近,她的诊所里又堆满了白菜,她随时装袋送给那些去就诊的病人。经过询问我才知道,是村里有个老人种的菜自己卖不了让她帮忙联系买家,她索性就把钱给了老人把菜全部买下,然后运到诊所里,随手送给了大家。以前那些农产品,也都是别人托她帮忙销售的,她都自己买了下来送人了。

张群的这种行为很“淄博”。她不仅以针灸技术治病救人,更以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对每一个人的善意,可以说“厚道齐地,美德淄博”城市的精神在张群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
这些年,生活在淄博,随手记录下了身边很多让人感动的小事。像“雪中送电”的杨先生,像土生土长的张群大夫,像在淄博烧烤的烟火气中感动了无数外地游客的淄博人,简直太多太多了。那些不远千里奔赴淄博“赶烤”的人们,都说不是为了吃烤肉,而是奔着一缕人间温情而来
也许是几千齐文化的沉淀,让这片神奇的厚土培育出了美好的善之花的种子,而文明城市的建设,则打造了淄博“人好物美心齐”的鲜明城市标识。厚道与朴实在这里成为最美的品质,真诚与信任成为人们交往的基石,同时也让许多来到这里的外地人,受到了感染感化并自觉加入到了这种文化氛围中,大家共同努力,让善良、真诚、温暖成为了这个城市记远的底色。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的温暖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颂,让人心不再凉,让冬夜不再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