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聿明、王耀武均未入围,台湾版本的“黄埔十大名将”,都有谁?

 历来现实 2023-11-15 发布于北京

黄埔军校是将军的摇篮,从这里走出许多名将,谁堪称是其中的佼佼者,长期以来却有不少争议。

从我们大陆这边看来,堪称名将中的佼佼者的,我军方面有徐向前、林彪、左权、刘志丹、黄公略等;国军方面有杜聿明、陈明仁、王耀武,以及王耀武的参谋长邱维达,陈赓的同乡宋希濂等。

我国台湾省版本眼中的黄埔十大名将,却没有以上这些将领。

也许你会说,两岸价值观不同,他们是不会认可我党将领的,这一点无可厚非。可事实上他们眼中的国军名将也连杜聿明,王耀武,廖耀湘这样的国军知名战将也榜上无名,这就让人不能不感到意外。

那么,台湾人心目中的黄埔十大名将,到底都有谁呢?

曾经担任过蒋介石侍卫长的黄埔军人叶邦宗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黄埔十大名将》(也叫《黄埔十台甫将》),让我们看看他笔下的黄埔十大名将都有谁。

排在榜首的黄埔名将,名叫俞济时,他是浙江人,跟蒋介石是同乡,黄埔一期生。

他跟“天子第一门生”胡宗南不同,打仗勇猛,从不贪生怕死。

他军事生涯最大的闪光点,莫过于担任88师师长的时候,在1932年的淞沪作战中主动请缨,跟日军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战斗中,28岁的俞济时身先士卒、亲率部队,拿着手枪上阵冲锋,不顾卫兵阻拦冲出战壕。这时候,一颗子弹打来,从他的肠子穿过,生命垂危,因为抢救及时而侥幸活了下来。

从此战来看,俞济时活脱脱是石秀那样的拼命三郎。由此,蒋介石亲手将一枚国民革命军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挂在他胸前。

俞济时在所著《 淞沪抗日战役经纬回忆》中,88师伤亡的人数达到3219人,占到了总兵力将近四分之一。

抗战全面爆发那年,他已经是第三十六军团军团长,率部先后参加过河南场山及兰封之战和万家岭激战、南昌会战。

1939年6月担任第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期间,指挥部队参加南浔路会战,三失高安却三次收复,打出了军威,此战也被国民党方面列为抗战十大经典战役。

由此可见,俞济时还真算是一员名将。但是,从1942年11月开始,俞济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卫长之后,就远离战场了。

俞济时还是国军王牌第74军的首任军长,当时王耀武还是他手下的一名师长。尽管如此,真正让74军名扬天下的,并非俞济时,而是第二任军长王耀武。

74军的辉煌,跟俞济时没有半毛钱关系。充其量说,他为第74军的建立做出了一部分贡献,也利用自己的影响为该军提供了先进的武器。

说他是名将名副其实,但是将他列入黄埔十大名将之首,委实有点牵强。

只不过作者叶邦宗是蒋介石的侍卫长,俞济时担任过他的顶头上司,他对老上司有所倾向,包含了人情因素,也属情理之中。

排在黄埔名将第二位的,是国军邱清泉,是黄埔二期生。他也是浙江人,因此深受蒋介石器重。

他还有一个值得夸耀的地方,那就是文化水平高,是上海大学的毕业生。这在黄埔军校生中,虽不说是独一无二,也是比较罕见的。

高学历让他的悟性更高,掌握的军事理论也比别人多,发挥起来也胜人一筹。

邱清泉文化功底深厚,精通英、德文,写过军事专著,如《教战一集》《教战二集》《建军从论》等一系列军事著作。而且邱清泉还有闪光的履历,曾在德国陆军大学深造,这也是国军将领中比较罕见的。

抗战期间,邱清泉骁勇善战,在昆仑关战役一战成名,后来他参加滇缅龙陵战役屡建奇功,也算是有功于民族的抗日名将 。

在淮海战役中,他顽固抵抗,“自杀成仁”。因此,他能够名列台湾版的黄埔十大名将,也不意外。

黄埔十大名将的第三位,是林彪的同学,黄埔四期的张灵甫。

张灵甫来自陕西,却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将领,能力肯定不俗。对于此人的评价褒贬不一,因为他曾经杀妻,有人说他是暴徒。在战场上,张灵甫也是个打仗不要命的主,在南京保卫战中,曾经负伤不下火线。

在战役中,张灵甫率部死守华严村一带,以一团之力与日18师团硬刚,血战时间长达一昼夜。最终,带伤作战的他竟至于昏迷在战场,不得不在战后离开前线回去养伤。

武汉会战中,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出其不意,翻上了张古山后山绝壁上,对日军进行突然袭击,与日寇鏖战了整整五天五夜。他们死死堵住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为消灭该师团创造了条件。

德安大捷令举国振奋,剧作家田汉为此奉命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讲述了张灵甫的战绩,这在抗战中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在抗战中,张灵甫始终是王耀武74军的一名师长,未曾像李宗仁、薛岳那样指挥过大型战役,说他是名将,恐怕会有人持有异议。

他被评为名将,跟他在抗战后成为御林军统领(南京卫戍司令),孟良崮战役中又“杀身成仁”的经历不无关系。

第四位黄埔名将,名叫孙元良,他来自四川成都,是黄埔一期生。

孙元良也是军中秀才,曾经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不仅如此,他后来还曾到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一期炮兵科就读,这让他打下扎实的军事基础,为日后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孙元良很能打,从他的升迁速度就可以看出。

他出生于1904年,比张灵甫小了一岁。1927年,北伐时就打出了名气,这才被老蒋推荐到日本深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让88师一战成名,不但让师长俞济时名扬天下,也让担任旅长的孙元良受益匪浅,

此战之后,他就因为立下战功荣升88师副师长,不久又当了师长。而这个时候,邱清泉还是一名团长。

1937年9月,孙元良就担任了第七十二军军长,这一年他才33岁。跟他同龄的王耀武,也深受老蒋器重,两年后他才升任军长。

汤恩伯受蒋介石器重,有人会说他是蒋的老乡,还有个很厉害的岳父陈仪。

孙元良不是浙江人,也没有什么背景,升迁速度如此之快,说不靠军功,恐怕没有人相信。

2007年,103岁的孙元良在台去世,新华社也曾对他抗战的表现加以褒扬,说他“率部坚守闸北阵地长达一个半月,粉碎了日军妄图三个月亡华的迷梦。”

但凭此说他是黄埔名将,肯定有人不服。孙元良的军事生涯中曾经有3次逃跑记录,一是北伐南昌之役,二是在抗战南京保卫战中,三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中。

这给他的军事生涯留下污点,落下了“逃跑将军”,“飞将军”的骂名。

名列黄埔名将榜第五位的是黄百韬,祖籍广东,生在天津。

黄百韬是名副其实的将门虎子,其祖父黄凤山曾任山东曹州总兵,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其父黄宗骏也是军中将领,曾在李鸿章的淮军效力。

这位事实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埔生,只是在黄埔军校军官团学习过。

不过,他继承了父辈的基因,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

跟以上几位将领不同,他们都是蒋介石的门生,毕业后便在蒋介石门下效力。黄百韬并非黄埔生,之前还在直系将领李纯和奉系将领张宗昌那里效力,投靠蒋介石的时候已经属于“三婚”。

要想获得蒋介石认可,没有别的渠道,只能在战场上舍生忘死,靠军功赢得信任。

抗战时期,黄百韬担任第三战区参谋长,是顾祝同的助手,只能说明他军事上内行,但并没有建立多少功勋。唯一的“战功”,则是他协助陈诚发动了“皖南事变”,手上沾满了新四军将士的鲜血。

解放战争中,黄百韬跟粟裕曾经四次交手。作为将门之后,黄百韬敢打敢拼,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我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黄百韬毫不胆怯,他亲自登上坦克,冒着枪林弹雨,带领手下冒死反攻,在阵地上曾经三进三出,如入无人之境,让人想起三国名将常山赵子龙。

这一点,他比孙元良强多了。强中自有强中手,黄百韬最后还是败给了战神粟裕,拔枪自尽。客观地说,黄百韬没有指挥打赢过大型战斗,只能算一员悍将,有勇无谋,说他是名将有点勉强。

排在第六位的是胡琏,他是陕西人,毕业于黄埔四期,也是林帅同学。

跟张灵甫、黄百韬的彪悍不同,胡琏是以狡猾著称,善于用计。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善于揣摩我军的行动规律,曾经多次在被包围的情况下逃之夭夭。

伟人曾经评价说,胡琏此人“猛如虎,狡如狐”。

真正让胡琏广为人知的,是金门战役,此战成就了他的功名,也保住了国民党政权。

他与天子第一门生胡宗南一起并称"二胡",后者号称"西北王",前者号称"金门王",但在蒋军中却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说他是黄埔名将,恐怕也没有争议。

第七位谢晋元,来自广东的,他同样是黄埔四期生。谢晋元作战勇敢,在抗战之前建功不多,根本无法跟他的同学胡琏与张灵甫相比。

抗战爆发的时候,黄埔四期生很多都担任了师长,有的则担任军长,甚至战区司令官,而谢晋元在淞沪战役的时候,仅仅是旅级将领。担任陆军旅中校参谋主任。

正是在淞沪大战中,当时谢晋元率领一个团(800勇士)负责坚守四行仓库,引起国内国际舆论关注,声名大噪。

仅从这点来看,谢晋元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抗日名将。

第八位名将叫郝柏村,他是“名将”中最年轻的一位,出生于1919年。他上军校的时候,已经是1935年,黄埔都办到第12期了。

他没有参加过激烈战斗,也没有指挥过著名战役,没有什么战绩,他的升迁全靠江苏老乡顾祝同。直到1949年,他还是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随从参谋。

到台后他先后任职参谋总长,国防部长,行政院长,论职务不低,论战功谈不上,说他是名将的话,有点牵强。

因为郝柏村之后在我国台湾做到了位高权重,作者将其列入名将之列,未免有“拍马屁”的嫌疑。

第九位郑洞国,他是湖南常德人,来自黄埔一期。

郑洞国在抗战前期表现一般,担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之后,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才得到充分发挥,受到蒋介石赏识。

解放战争初期,郑洞国也表现突出,跟四野大战四平,攻占长春,一度占了上风,风光一时。从这一点来看,郑洞国能够被列入台湾版的黄埔十大名将行列中,似乎也无可厚非。

被列为十大名将第十位的,是我军将领林彪,他也是唯一被列入名将之列的中共将领。

林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战功卓著,抗战中的表现自不必说,解放战争时期又打败了郑洞国、陈明仁、廖耀湘等众多黄埔名将,列入其中绝对无可争议。

综上所述,台湾版的“黄埔十大名将”,并不是完全按照军事才能来评选的,多多少少掺杂了政治因素与个人感情因素,难以让人信服。

参考文献:叶邦宗 《黄埔十大名将》任宝根 《黄埔名将录》: 中国文史出版社 张智强,陈勇编 《抗战中的黄埔将领》:  四川人民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