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职业,主流轨道外的人生会遇到什么问题?

 夏虫碎碎念 2023-11-15 发布于北京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写了篇打上「数字游民」标签的文,之后收到了好多篇推荐,都是类似于「数字游民不适合所有人」「数字游民哪有什么好工作,最后都以教别人做数字游民为生」「维持松驰感成为另一种焦虑源」...

很多失败案例。

我认识、单方面关注了不少自由职业和数字游民的人,非常两极吧。一类是立马遇到收入问题,或即使收入上问题不大,还是非常崩溃,很快就想回去;一类是即使收入不算很高(当然有的非常高),或者遇到问题,还是坚持「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

试过后,不论适不适合,总是有所收获的事,形成自我、了解自我、探索与扩展自我,是一生的命题呀。

想想脱离上班族的轨道,步入自由职业的常见问题与卡壳处,也挺有趣的。

————

要早起吗?还是该想睡就睡呢

这是个最经典的问题了,也有最经典的答案:看个人。

我看过一些博主拍生活vlog,早上五六点起床,运动、洗漱、自己做早饭。我觉得这不适合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的问题,是没有起床马上要做、不得不做的事,没有动力去长期坚持一个违背本性非常困难的事。而那些博主有啊,立自律人设拍视频就是他们的工作啊。

我也知道一些人,是按照工作来的。有工作忙的时候,可能熬个通宵,或者两三天不怎么睡觉,工作完再大睡一场,醒来不知今昔何昔。这样容易有与外界脱结的感觉,有的人不在意觉得舒适,在意的人会比较痛苦。

我自己,因为睡眠不好,为了维持昼夜节律,是强制早上七点半起床的,即使前一天工作熬夜了,也不许再睡。定好了不容更改的规则,就是不用想不会纠结,只剩执行。我生物钟基本都养成了,早上起床,即使没睡好,也是我很有想法、有行动力的时候,有时工作,有时马上投入一个想法的落实,有时边吃早饭边理清步骤,偶尔写公众号。

脱离社会轨道后,社交会是问题吗?

常常看到人写这个问题,没有上班后,成年人本就很少的社交被彻底切断。我觉得这只是一小部分,非常想融入主流社交又有点缺乏社交技能的人。

我知道一位,我都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反正不上班。在三里屯租了个房子,天天开party,人人在社交,一面墙全是各种酒。

也有知道一些,因为时间更自由,又有想法、能折腾,自己攢起来不少事,做事大方敞亮,过得丰富有趣,聚起很多朋友的人。

我觉得想认识新朋友、想社交、想找人吃饭喝酒,主动一点,肯定能通过各种渠道达成,尤其对有空闲时间的人。只是一些人忧虑的,是不能和自己差不多/更高一两阶的上班族社交了——都是累成狗的人,不少还有家庭有小孩,烦心事太多,如果不是面对特别有用的人,哪有时间社交啊。

我这样非常不擅长社交,不会说话,也不主动的人,还能通过爬山徒步认识新朋友,通过同是自由职业/数字游民加一些人,通过嗑cp认识姐妹。

如果你不是特别想融入主流,会发现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挺多的,不上班的人挺多的。再有个什么真正爱好的事,别管多小众都能认识人,甚至越小众的同好会越亲密。

另外,有些朋友之所以做自由职业,就是不想社交、不想和同事领导打交道。我还看过有些人整个月不怎么出门,看电影打游戏刷动漫陪猫,宅得非常开心。就是看适不适合自己啦。

收入不稳定

我之前写过一篇《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怎么办?》,我自己的解决办法是收入多样化,有比较少而稳定的,有弹性很大可能收入较多的。

我发现比较担忧的人,多半收入比较单一。

要么是靠自媒体作为收入主要来源,收入也没有非常高,如果平台流量不好、风向变了、说错话了,收入就会大幅下降。或者做投资的,预留三年生活费,但可能五年收益都不太好;

要么是技能比较单一,比如接插画的单子,可能就因为ai的发展、金主公司看经济不好要节省开支,收入下降比较多。

上班可能变化得慢一些,但终究也逃不开的,自由职业只是少了一层公司的保护罩,直面阳光雨露,感受更为锐利了。

都一样的,只能多预留一点冗余,并适应变化。在变化发生的时候,一切对旧事物的打击都蕴含着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快速适应变化、学习新东西、完成转变了

自由职业/数字游民,大部分都靠做博主赚收入吗?

可能只是那些被大家看见了吧。

要广义上来讲,你开个面店,也是自由职业,今天想营业就开门,想出去玩就关门;开个网店、做个线上咨询/培训,都是多年前就有的职业,可以算做数字游民了。

我这么频繁的更新公众号,不是专门做这个,只是找个地方整理下思维碎片。这个号没多少关注,一个月流量收入几十块吧,不够电脑折旧费用。

我个人感觉啊,现在自媒体,不论图文还是视频,都挺卷了。流量不是那么好拿,收入也没那么多,套路被研究得很透,稳定输出被人喜欢的内容非常难,消退得也快——我这个号持续碎碎念三四年,没多少人看,前几个月突然被公众号推了一下,发什么阅读量都过万,关注数很快从400涨到1800+,这两个月几乎就不怎么动了,现在1982

真的很自由吗?想干啥干啥,一直在度假,玩得很爽?

可能没你想的那么自由。

以我的浅见吧,就是少了很多狗屁工作,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会议,不必耗时间假装很忙伪加班。

缺点来说,少了很多大公司其它职能同事的支持,自己要处理杂事与不擅长的事,还更直接承担风险。对有的人来讲,相当于改行,之前的职业积累几乎没用,要重新经历新手期与一个个瓶颈期。

一直度假没那么好玩,意思不大。有张有弛,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适度管理自己。直面自己,场上没有别人,不必伪装,不怕丢脸。的确比上班自由很多,快乐与收获也多一点。

————

总之,不必盲从潮流,看看适不适合自己,也可以跨出一点舒适区试试。

毕竟,现在二三十岁的一代人,预期寿命应该能到90-100。扣掉20岁前的求学期,人生简直才刚刚开始,新手学习期,刚开始试着了解自己、社会、世界。即使到了80岁,也还有10+年,够做很多事。人生真的太漫长,只是重复就太浪费了。

不适合,也不必勉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