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的日常》之李洱《应物兄》,茅盾文学奖真不是白得的

 置身于宁静 2023-11-15 发布于浙江

本文作者:Vicky刺猬

《文学的日常》之李洱《应物兄》,茅盾文学奖真不是白得的

在看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之前,对李洱这个人,真的一无所知。他的访谈吸引了我,锐利感闪烁地出现在他的话语之间,我感觉到那种儒雅后面的刀光剑影。我想,我要找他的书看看。

《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是他用十三年写就的书,将近90万字的篇幅,或许是有史以来我读到的最厚的书。它是一座藏蕴市井百态的城,一幅如同清明上河图一样的文学画卷。

《文学的日常》之李洱《应物兄》,茅盾文学奖真不是白得的

这本书星罗棋布,浩瀚无垠。对知识分子沽名钓誉的刻画,有点像《围城》,对官场阿谀奉承和阳奉阴违的描绘,又有点《官场现形记》的风格。人物繁多,关系错综复杂,人情世故的炼达,古典文学的拆解,都让整部书有着非常深厚的艺术性和学术性。读完这本书,对中国社会的酱缸文化,会有非常直观的感受。

《应物兄》中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有70多位,遍布政、商、学、媒体、江湖、市井,但主体仍是高校的知识分子。对于学术界和高校圈层,他久居其中,洞察秋毫。我也有自己的深刻体会,所以读到他很多惟妙惟肖的描写,会忍俊不禁,暗自赞叹。他的讽刺非常收敛,很少用激烈的词语,时常是一本正经地讲冷笑话,但越琢磨,越觉得意味深长。

《文学的日常》之李洱《应物兄》,茅盾文学奖真不是白得的

两个月的时间,我在他的书里生活着,和他的主人公“应物兄”同起同坐,同喜同悲,书中的冀州大学,也几乎成了我工作的的校园。我陪着应物兄混迹于讲台、酒桌、会议、酒店各处,谨小慎微,察颜观色,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的岳父乔木先生,是他曾经的导师,他毕业留校,和妻子乔姗姗结婚,都仰仗老丈人的提携。在家里,他永远懦弱隐忍,面目模糊。走出家门,他是儒学大师,是很多人追捧的孔学门人。面对官场和商界江湖,他也混得风生水起。多重身份的互换,可以微妙地让我们窥见应物兄的真实品性。

这个人物是复杂的,也是多维度的。复杂,多重人格,会让人物栩栩如生,让人觉得信服。我想,或多或少,这个人物里,也有李洱自己的影子。

他的朋友张清华说:“李洱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看起来很单纯,实际上很复杂。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又很单纯。”李洱也调侃张清华长了一张张飞的脸,却有一颗黛玉的心。

《文学的日常》之李洱《应物兄》,茅盾文学奖真不是白得的

“文字的使命,就在于反抗遗忘。”很喜欢他这句话。

先锋作家,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就是要记录真实的时代,如同刻刀一样,划开生活的冰面,刻下深深的印迹,不容更改,更不能轻易被遗忘。

一个作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必须具有敏锐的关注和清醒的批判。他要沉溺,完全懂得人性的阴暗和曲折,他也要破冰,以刀剑的快厉换混沌于清朗。他要深刻概括社会现实的多棱面,同时又具有超越自己时代的普世情怀,否则他的作品就不会有生命力。

这是我对一个作家使命的定义,也是我对一部作品好坏的评价标准。在这个意义上,李洱的这本《应物兄》,是时代的忠实记录,也是时代的反抗者。

《文学的日常》之李洱《应物兄》,茅盾文学奖真不是白得的

在真实性日渐稀缺的日常里,我对这种作品格外珍惜。人都是在用自己的阅历,衡量一件事情的轻重,我觉得此时,当温和而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

万物终会回到本来的秩序,让我们保持清明的生活轨迹,走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