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故宫珍品展,接地气,长知识,超治愈,有年味,别不信!

 老心edu 2023-11-15 发布于北京

第112篇原创

 
2020年最后一天,期望已久的
“金玉满堂——
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在国博终于开展了。

2021年第二天,我一大早就奔去了!
 
看了沈阳故宫珍品展,才发现,
10多年前,我去了个假的沈阳故宫。
 
对展览感受最深的是,
展品丰富、精美,布展超级用心,
长知识自不必说,还满满烟火气。

猜猜下面一排四件文物,都是干啥用的呢?

展出文物涵盖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金银器、漆木器、丝织物、书画、古籍文献等类。

既有制作精良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瓷器(御用器、陈设器),又有锦绣华美的衣物帽冠、富丽华贵的首饰佩饰;

既有精致华美的美食美器,又有深具满民族特色的炊食具;

既有康熙、雍正、乾隆诸帝王的御笔书画,又有词臣、皇子、宗室的应制之作。

让我这个因为疫情,不能回“宇宙的尽头”的老乡,看了幸福感爆棚呢!


首先,来个“前情提要”:
 
沈阳故宫的前世今生
前世:

始建自努尔哈赤时期,
建成于皇太极时期,
是清朝入关前的政治中心。
 
顺治皇帝像

自顺治皇帝入关后,
沈阳故宫成为“陪都宫殿”,
是清朝在关外最庞大的宫殿建筑群。
因系“龙兴重地”,倍受历朝皇帝的重视。
 
康、乾时期多次扩建,还从北京故宫
送来大量皇家用器、珍宝贮藏于此,
以示“不忘根本”。

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
北京故宫和避暑山庄齐名的
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今生:

早在40年前的1961年,沈阳故宫就被
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
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并列为
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

这次展览难得的是

  • 搬来了诸多沈阳故宫的镇馆之宝;
  • 既对清代冠服制度、帝后御用等级制度等专业性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知识普及,增加了知识性

  • 又对大家感兴趣的后妃生活、皇帝大婚用瓷,以及喜闻乐见的吉祥文化等寓意小组展示,增加了趣味性



接下来,快随我看看,哪些珍品

最雍容华贵?
最有烟火气&接地气?
最精美绝伦?
最文艺?
最彰显文韬武略?
 

01

皇权与秩序——最雍容华贵

宝座、帝后朝服像、常服像,

帝后玺印、信牌、御用物,
供奉于盛京太庙的帝后谥宝、谥册等,
宫廷中和韶乐、丹陛大乐所用乐器,
帝后服饰等展品……

哪些物件能代表皇权和背后的等级?

在展览的第一部分都可以看到。

龙椅

玉玺

铜制蒙古角

霁红釉高足盘

由于烧造难度大,霁红釉瓷产量很少。

除了上面这些宝贝,这部分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帝后服饰

展览还特意介绍了帝王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十二章纹

日、月、星辰、火、龙……十二章各取其义,传说可追溯到舜帝时期,象征帝王对风操品行的追求。

而经过研究,至乾隆朝中晚期,帝王龙袍上的十二章纹位置,才得以基本确定。

02

生活与习俗——

最有烟火气&接地气

盆景、花盆、如意、衣物帽冠、首饰佩饰、餐具……

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每个都是小清新

热播清宫剧中出现过的日常起居、饮食、娱乐用品,这部分要啥有啥,还有不少看展前意想不到的宫廷物件。
 
下面,来揭晓下前文的“悬念”:

这么精美,竟然是吐痰用的盂

掐丝珐琅手炉,也就是暖手宝

这个极寒的冬天,好想拥有一件啊

下面这个大家伙,可是这次珍品展的人气王——清乾隆·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因为制作工艺复杂,存世极少。

有夏天必备的冰箱,就有冬天最爱的火锅——寿字火碗,一人食的小火锅。

还有和火锅搭配使用的蝙格碗,相当于现在的蘸料碗,图案是皇家最喜欢的“五福捧寿”。

还有很多或形状、或用途特殊的清宫廷日常用品,也是让人大开眼界。

多穆壶,多穆为藏语,意为盛放酥油的筒

由于盛放酥油茶、奶或酒,后也可作装饰品

下面一组是同治皇帝大婚用的各种瓷器,以体现皇家尊严的黄色地彩瓷为主。

“喜”字碗、碟、勺

上百个各种字体的“寿”字碗

里外黄釉碗

这种黄釉碗只能皇帝、后和皇太后,才可以使用(详细规定详见下图)。

还有不少异常精美的女性用品:

点翠女帽

不含一点杂质的玻璃种翡翠梳

 
针线囊

03

陈设与清供——最精美绝伦

金、玉、瓷、铜、珐琅等材质的瓶、盘、盆、钵、筒、钟表等类陈设和清供(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


乾隆帝仿商周青铜器、宋元瓷器、古代玉器等摹制的仿古器;

青玉松竹梅“岁寒三友”瓶

画珐琅三羊开泰六角盆景

清光绪款粉彩粉青地花鸟盖罐

大爱这个配色,颜色超治愈啊!

下面这个转心瓶,是“创新小能手”乾隆皇帝的发明啦。

后面展板上还展示了分解开的各个部分,和其他形制的同类器物。

接下来是各种“福禄寿”大吉大利: 

下面的葫芦上粘葫芦,第一次见这种设计,你就说绝不绝吧?!


还有碧玉的“太平有象”和陶瓷的福或鱼盘。


下面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两个红木边掐丝珐琅挂屏。

特别拍了详细的文字介绍,如下图:

下面这部分也值得细看看。实物文物是清朝宫廷仿制前朝器物制造的,后面展板一一做了对照展示。

给策展、布展人员点赞啦!

这种琮式瓶在故宫的良渚文化展上也有展示,
上面的图案看出来是啥没?
这部分能让你知道,

为了展现吉祥如意,宫廷有“多努力”,

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能有多博大精深。

 

04

艺术与信仰——最文艺

帝王、宗室、皇子、词臣们的书画作品,

康、雍、乾的文化修养与文人情趣。

 郎世宁、唐岱合绘 《设色松鹤图》轴
 松、鹤为意大利人郎世宁画,西洋画法,
巨石为中国传统画法,唐岱画。

清“四王”之一王原祁绘,
四个行书题字来自
爱好“批注”的乾隆皇帝。

入关后,清朝廷格外重视对汉民族文化的吸收。记得之前在一本书看过,康熙皇帝从小苦读各类书籍,反复吟诵,竟然多达120遍。

这个部分就展出了各类精美的文房用品:

清乾隆·掐丝珐琅海水双龙笔架

牙雕群仙笔筒

五色彩墨

这部分还有不少装饰华美、雕刻细腻、法相庄严的佛教文物。
 

八宝&五供

佛塔

05

文治与武备——最文韬武略

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先后大规模搜集和整理历代典籍,修书治史,出版了种类繁多、卷帙浩繁、集大成式的文化典籍。

故宫文华殿后的文渊阁,

颜色与故宫其他宫殿完全不同,猜猜为什么?


特别是我们都知道的,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为了收藏其中的一部,乾隆皇帝在沈阳故宫,建造了文溯阁。

《文溯阁等四阁玉册》

他还建造了戏台等十几座建筑,共计一百多间,组成了与大政殿、崇政殿并列的沈阳故宫西路建筑群。
 

作为马背上得天下的王朝,本部分还展出了清朝皇帝的御用刀剑、弓箭、甲胄、马鞍等。

中间的是把白玉把的
桃皮鞘冲斗腰刀

上图右下角用于报警的“云版”也是第一次见到,介绍如下:

因为展期包含春节,此次珍品展布置有浓浓的年味,特别在最后文治与武备这个部分,宫灯、对联、门神,应有尽有。

温馨提示:

不要从上图这个门进,

这个是最后一部分的出口。

如果先走到这也没关系,

从里边能绕到第一部分(见下图)。

除了沈阳故宫珍品展外,国博近期还有好几个不错的特展:

(点击查看此前推文)
  •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展品、信息量相当大,值得2小时以上观赏)
  •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中华第一龙”等红山文化代表文物)

  • 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看介绍很不错)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即将展出)


感兴趣的亲,一定要提前预约。
疫情期间,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新的一年开始了,
送您一副咱们雍正帝的
书法作品——《平安如意》。
 

疫情早日散去!

祝你
即使不能天天开心,也能平平安安!

注:部分文字参考国博君公众号,感谢~

其他推送,你可能也想看:

靠这3件事,2020年我获得了内心平静!
终于等到你,《国家宝藏》第3季来了!!
和故宫同岁的太庙,却只用来拍婚纱照?!
帝都秋意浓,恭王府中寻,红楼梦中人?
故宫600年展,这10组文物错过要再等100年?!
王阳明与唐伯虎
乘风破浪的姐姐,竟还是育儿宝典,你还别不信!
女人,“三十而已”,如何“不惑”,我说了算!
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后海只如初见!
《清平乐》“背诵并默写”天团, 揭开“历史名场面”!
还是忍不住吐槽下,北京的“停课不停学”……

为何我们眼含泪水,因为平凡人们给我们最多感动!

9类30套童书推荐,什么书让孩子愿意读5遍?

诗(词)人文史地系列点这儿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