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必一《时代的主题》用巴以冲突讲这节思政课——战争筑起的“墙”、破局重生的“路”、和平发展的“桥”。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15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本篇看点:
1.形式架构:墙----路---桥
2.活动形式:分析 判断 选择
3.真情实感:沉重 理性 希望

图片

同学们,107日是个什么日子?国庆放假回来学校上课。
没错,国庆,我们在庆祝我们的祖国繁荣且强大,但也同样是107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以方从反击几乎变成了灭族、屠杀。
我们没有办法用上帝视角去评论巴以冲突谁错的更多,但是战争带来的伤痛会跨越时空、甚至跨越世代。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想我们要一同去面对这样一道考题。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给我们出的一道考题。是分析题、是判断题、也是选择题。无论是什么题,我们能确定的是——残酷的战争给世界筑起了一道道高墙,灾难中的民族渴望一条破局重生的路,而人类也要选择、是否万众一心,搭起命运与共、和平发展的桥。

图片


首先是答卷中的分析题。战争的墙原起何处?要了解这场战争,就要从中东的历史说起。
 

图片

图片

于是,时间来到107日,哈马斯发动了军事行动,而109日,以色列就开始切断了加沙的一切水电燃料,不断展开更大规模的军事袭击。就是这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平行世界里,这些绝望的眼神。听到了世界另一端,那些遥远的哭声。

图片

巴勒斯坦的孩子说,“我们在巴勒斯坦长不大,我们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枪杀。”

因为什么长大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对,是战争,是冲突,是种种不和平的因素

图片

不和平还伴随着不发展

如果我们代入巴勒斯坦孩子们的视角,我们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无力感、破碎感和绝望感。

看着那双流泪的眼睛,我甚至不敢去想,这些孩子心里是怎么样的恐惧和无助。他们只是普通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彩色的,他们本该抱着自己的洋娃娃,他们本来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看蓝色的天空,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在绿色的草坪上奔跑,幸福长大。

图片

第一幅图是以色列斥巨资为加沙建造的隔离墙。自20年前以色列对加沙封锁开始,加沙的200多万居民被迫生活在困境之中,其中有近100万是儿童。这些孩子,出生就在“露天集中营”里,他们在露天的高墙里生活,这些高墙,也许是他们身边最贵的高科技,以色列斥资2.2亿美元,堵住了他们与世界的链接。

第二幅图是加沙的地道。加沙地带领地被封锁、领空领海也被限制。这些孩子,明明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可是更多的物资只能来自“地下网络”偷渡,明明在海边却无法坐船去到更远的地方,明明拥有天空,却从未拥有放风筝的权利。他们最重要的生活物资,竟然大多来自地道,无法想象地道,竟然成为了这里的生命通道。

加沙地带的社会经济情况一直在持续恶化,失业率和贫困率极高,可以说加沙的经济以及创造就业的能力已经被摧毁,使得当地无法发展为高技能和拥有良好教育条件的社会。发展,好像成为了一个世纪难题。

图片

同学们,了解了巴以冲突后,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可以追问:内心特别希望什么问题得到解决?】

这道分析题,请大家讨论3分钟并选感触最深刻的代表来发言。

在巴以冲突中,我们看到战争破坏的和平,还看了落后挨打,看到了不发展造成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

所以,和平意味着——不再发生新的战争。

而发展意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那和平与发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和平是发展的基础,而好的发展能够让大家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减少冲突,利于和平。但是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好像同时丧失了和平与发展的权利。

所以战争筑起的高墙——墙的两边是生或死、发达或贫困、希望或绝望、破碎或破局。

图片

这一次巴勒斯坦还能破局重生吗?

图片

 巴勒斯坦要破局重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巴以局势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大家看到原来绿色的国土都是巴勒斯坦的,自从联合国与1947年同意双方各自建国后,巴以冲突不断,以色列的“定居者运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片土地再也无法宁静,而巴勒斯坦的国土也被打成筛子的形状,加沙地带更是与其他巴勒斯坦地区遥遥相望。

图片

那么接下来,这两个观点就需要同学们回归理性,思辨地思考——巴勒斯坦究竟会打破现在局面,还是会继续破碎。

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补给包】,也许能帮大家支撑你所处的立场的论点。

【补给包可以添加小客服微信】

站“会破碎立场的每一个同学铿锵有力的观点,都意味着巴勒斯坦破局的希望更渺茫。

所以和平与发展的希望在哪里?我们要丧失信心吗?

图片

图片

即使眼下,我们的世界还在流血,但是世界的梦想中,还有一座座桥,是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桥,是世界人民命运与共的桥,是打破孤立与隔阂,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重温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汇聚和平的力量。

我们常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富强的祖国。

图片

 所以,这样一个给我们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中国,正在做着怎样的选择?

生: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维和部队等等。

图片

因为我们淋过雨,所以懂得为别人撑伞,而这把伞,将连接世界上其他守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对抗冲突战争、对抗饥饿贫穷、对抗强权、对抗壁垒、对抗一切阻碍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图片

(上图来自公众号环球时报,自上而下为时间线)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全力劝促谈,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外交部积极发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样,拥有同等的建国权、生存权,他们的生命同样重要,呼吁停火止战,保护平民,呼吁世界更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落实两国方案,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方秉持的公正立场和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图片

回顾历史,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

今天的一带一路,真正搭建起了联结世界的桥梁。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愿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如果让你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出倡议,你们会对世界说些什么?

图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沉重开场,激烈讨论,但是这节课的结尾,好像我们又重燃了对和平与发展的期待与希望。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和平的世界会促进共同的发展,而我们人类本该命运与共。

#碎碎念 
这节课是下个月我要去别的学校上的一节“接力公开课”,当我拿到课题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好好谈一谈巴以冲突,上一节真正的有感动有感想有感悟的“思政课”。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富强的祖国、感受到战争究竟造成了什么、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理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真正在践行大国担当。
内容确定下来后,就是搜集素材。我真的哭了几天几夜,我选取了许多视频和图片素材,但是最后我删了许许多多,我怕我会在课上哭到失去理性,当然也是为了增强素材的指向性,图文的指向性可能较感性的视频更强一些。
所以第一个环节,我只敢轻轻代入孩子的视角,只是这样,我都觉得内心在撕扯,无力、破碎和绝望充斥着我的情绪。所以第一环节,我就仅仅想让同学们感受到“失去和平与发展”,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第二个环节,可能世界都无法给出答案。巴勒斯坦会继续破碎还是艰难破局呢?我们是思政课,无法将历史的细节一一讲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判断、可以辨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失去希望。从这个环节,指向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
最后一个环节,是选择。谁的选择?我们负责任的大国的选择。上一次与华南师大的刘石成教授交流,提到了素材应当包含“古今中外”,于是我想“古与今”,不就是从丝绸之路来到一带一路。在这样一个10周年的关键节点,祖国的强盛与一些国土的破碎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也说明了包容、开放、发展、合作与共赢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不管这节课大家觉得是否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但是至少,我认为是一节值得且必须与同学们一同感受与思考的课。谢谢我赛课大师的小伙伴们总是耐心与我打磨,做一名思政老师真的是我觉得极其荣幸的事,我会好好讲好思政教师该讲好的“故事。

写在最后

赛课大师团队一直秉承着和大家共同成长的初心,在探索优质高中思政教学的道路上前进。所以我们的课程展示、学生活动与教学反思,都会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本课例(获取ppt和逐字稿)、如果您有初高中思政赛课、公开课的构思与想法需要与专业的团队探讨和打磨,请加小客服微信或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