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否会重逢)(加)爱丽丝•门罗《忘情(节选)》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11-16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忘情(节选)

(加)爱丽丝·门罗

图书馆管理员路易莎和几位常住店的旅行推销员交上了朋友。其中一人是吉姆·弗拉雷,他负责推销打字机、办公器材、书和各类文具。他四十来岁,金发,有点曲背,但身子很结实。西班牙流感爆发那阵,即便不清楚店家是否营业,吉姆仍和平时一样跑外勤。旅馆偶尔也会歇业,就像学校、电影院,甚至是教堂一样。在吉姆·弗拉雷看来,教堂关门是不像话的。

“真不害臊,一群懦夫,”他对路易莎说道,“一个个躲在家里,全等着最后遭灾,有意思吗?你就不会关闭图书馆,是吧?”

路易莎说会一直开着,除非自己病倒。这样的小事一般过不了一周,但她肯定得去医院。他们不会让她待在旅馆的。

他们聊到医院里成群的病人,病死的医生和护士,聊到阴郁凄惨的葬礼。吉姆·弗拉雷家所在大街的一端就是多伦多的某家殡仪馆。他说他们还在置备黑色的马、黑色的四轮马车、全套工具,用来落葬要人。

“他们忙得没日没夜,”他说,“没日没夜。”他举杯说道:“那就为了健康吧。你看起来很不错。”

路易莎的气色比过去好了。她开始搽胭脂了。她的皮肤是浅橄榄色的,那双颊是没有血色的。她的穿着更用心了,努力变得更友好。她以前总是忽冷忽热,全凭心情。她还喝起了威士忌,不过喝之前总会兑水。过去她只是喝一杯葡萄酒。

“日子总得过下去,”他说,“你做得很对,让图书馆一直开着。”

这是1919年的初冬,人们以为战争危险已过,新一轮的流感疫情又爆发了。旅馆里的人看上去都形单影只。晚上才过九点,旅馆老板就上床睡觉了。他的妻子患上流感正住在医院里。吉姆·弗拉雷从酒吧带回一瓶威士忌,连酒吧也因为害怕传染而关门了。两人在餐室里靠窗的桌边落座。外头冬雾渐浓,迫近窗棂。那几盏街灯和桥上谨慎缓行的轿车都快湮没无踪了。

“哦,那不是什么大事,”路易莎说道,“不闭馆的原因没你想的那么高尚。”她大笑起来,还说要送他一则奇谈。

她开始讲某位士兵从国外写信给她的故事。士兵在来图书馆的时候记住了她,可她对那人毫无印象。不过她很友好地回复了他的第一封信,两人有了书信往来。他说读了哪些书,她也回复呼应。简言之,两人因互吐心声而一起感到了温暖。是他首先告白,她并非傻乎乎地急着冲进去。一开始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个好人,即便是后来,她也不愿因任何回绝而让他难堪。他开口要一张照片,她去拍了,尽管并非出自本意,但还是寄出去了。他问她有没有心上人,她如实回答没有。他并未回寄自己的照片,她也没开口要,尽管很想知道对方的模样。他身处战场,拍照一定很难。而且,她不愿被视为那种女人——倘若对方的外表不合心意,就扭过脸去。

他在信里写道,自己并不指望回家。他说比起死,更骇人的是落得跟医院里见到的那些伤兵一样。他没多谈,她猜是指大家近来才慢慢听闻的——男人们的残肢、失明者、不成人形的烧伤者。他思恋她,写信倾诉,就像此情此景下恋人们的所为。

战争结束,此前已有一段时间没他的消息了。她天天盼望来信,但杳无音讯。她担心他会不会是整场战争中最背运的那群士兵之一——他们死于最后一周、最后一天,甚至最后一小时。她每周都查阅当地报纸,阵亡者名单持续更新到新年后,但上面没有他的名字。现在报纸同时开始登载回乡军人名单,通常还在名字旁边加印照片和几句贺词。如果这次回来的人太多,那就没什么版面多写了。她读到了他的名字,名单上的那个名字。他没有战死,也没有受伤——他在回卡斯泰尔斯老家的路上,或许都已经到了。

于是她决意继续开着图书馆,哪怕流感肆虐。每天她都确信他已回来,每天她都准备着迎接他的到访。星期天是一个折磨。当她踏进镇公所时,总觉得他可能早就到了,正倚墙等着她。如今她明白为何有人坚信看到了鬼魂。每回门被推开,她都抬头期待他的容颜。有几次她暗地告诫自己,默念到“十”才能抬头。因为流感,图书馆几乎没人来。她就张罗重新布置些什么,不然非发疯不可。不到五点她从不关门,有时还会比规定开放时间延长十分钟。接着她会幻想他在街对面邮局的门口望着她,因为害羞而挪不开脚步。自然她会担心他是否病了。她总是留意别人聊起的小镇新闻,可没人提他的名字。

就在这段日子里,她完全放弃了阅读。在她看来,那些封面无论破旧还是华丽,都犹如棺木,里面也不过是一团败絮。

她这样是可以理解的,难道不是吗?写过那样的信后,他怎能不接近、联系自己?在那番表白之后,他怎会不跨进这道门槛?这样想是可以理解的吧?送葬队伍从窗前经过,她不曾稍加留意,因为队伍不是为他而来。就连生病住院的时候,她也一心想要回去,她不能这样躺在床上,图书馆不能将他拒于门外。(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流感爆发后,吉姆不顾个人安危跑外勤,除了勤劳外,身体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B.在疫情和战争的双重影响下,死去的人很多,殡仪馆要额外置备工具,非常忙碌。

C.路易莎和士兵在书信往来中产生一段温暖的感情,尽管路易莎对其长相一无所知。

D.路易莎不曾留意从窗前经过的送葬队伍,甚至住院也想回去,只因思念着心上人。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塑造的是特殊环境下的小人物,意在展示宏大时代对普通大众造成的影响。

B.文中对人物的肖像描写着墨不多,更多是通过细节与内心活动来呈现人物心理。

C.雾渐浓、街灯与轿车渐隐等描写,烘托出两人对传染的担忧以及疫情下的冷清。

D.医院在文中多次出现,其场景令人不安,体现出战争和疫情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8.路易莎“开始搽胭脂了”,之后又“完全放弃了阅读”,请分析其行为的心理动因。

9.你认为路易莎和士兵是否会重逢?请试做推断,并结合文本阐释理由。



6.C.A.看不出勤劳;B.只是疫情;D.只因思念心上人。

7.C.“烘托出两人对传染的担忧”错。

8.①前者是因为战争结束,路易莎期待和恋人重逢,有一种期待的愉悦,想给对方呈现美好形象;②后者是因为等待过程漫长,路易莎有一种患得患失、充满幻想而无奈焦急复杂心情。

9.(一)会重逢。理由:

①两人通过书信往来有美好感情,互相思恋,有重逢的感情基础;②路易莎坚持开着图书馆:战争结束士兵一切安好,返回家乡,有重逢的客观基础;③小说写战争和疫情环境下两人的爱情,重逢能体现动荡时代下人性温暖与人性之美,给读者以积极力量。(二)不会重逢。 理由:①尽管路易莎充满期待,但战争的残酷可能会对士兵带来心理创伤,改变他对感情的态度;②疫情还在继续,两人存在感染甚至死亡危险;③两人不重逢更能体现战争和疫情给普通大众带来的不确定性,体现动荡时代对人的消极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