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东店这个地名到底和关东烟、关东糖有没有关系?|呼家楼地名的由来!|朝阳街道4呼家楼街道

 颐源书屋 2023-11-16 发布于北京
总撰稿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 张世强(小强)    
这是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2199篇文章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更多完整内容,点击音频!
呼家楼街道,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下辖街道,地处朝阳区中心位置,东部以金台路、西大望路为界与八里庄街道相邻,南部以光华路为界与建外街道毗邻,西部以东大桥路、工体东路为界与朝外街道接壤,北部以工体南路、朝阳北路为界分别与三里屯街道、团结湖街道和六里屯街道为邻。这一片区域历史文化丰厚,那您知道关东店以及燕京八景中的金台夕照到底有什么来历吗?

图片

您知道关东店这个地名到底和关东烟、关东糖有没有关系?您知道在金台夕照背后的故事吗?既然咱们说呼家楼街道,那呼家楼的地名到底因何而来?

图片

呼家楼地名的由来!这里有哪些文化遗迹!

据1993年版《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记载:呼家楼,位于朝阳区区域西部。据传.清末民初此地原为一村庄,村中有一呼姓大户,建有一座青砖二层小楼,故名呼家楼。2021年版同样沿袭了这种说法。

图片

据记载,呼家楼这片区域还是村落的时候,曾经有京城水系二道沟流经此地,沟两岸垂柳成荫,是个风光优美的村落。呼家楼区域中部的现朝阳路,因过去的朝阳门而得名,成路于元代,是元大都东去的驿路,此后则为京东交通干道。旧时漕粮运抵通州后,陆运进京都是要经过这条路的,现在的朝阳路更是车辆行驶的主要道路。

图片

图片

呼家楼成为街道办事处的名字是从1978年开始的,之前这片区域先后属于朝阳门关厢街政府、小庄乡。1956年始建办事处的时候,称为小庄街道办事处,后来又改成小庄街道人民公社、大寨路街道等。直到1978年正式命名为呼家楼街道办事处。

图片

呼家楼辖域内的历史遗迹也不少,著名的山东会馆,是朝阳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这座山东会馆,1986年就被评为朝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一直被朝阳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呼家楼管理所使用。在朝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里,这里写的是海阳义园(山东会馆)。

图片

图片

旧时各省县在京兴建的会馆,按照会馆作用大致可分四类:一为科举会馆,专业接纳本省本县举子进京赶考而兴建的,这是在京会馆的主体。二为工商会馆,为同省同县或与邻省县的商户所建。三为行业会馆,这是清朝后期跨省县的同业商户兴建的会馆。虽然旧时各种行业组织很多,但有经济实力而能在京兴建会馆的不多。第四种便是义园会馆了。义园本是会馆的附产,是会馆办的慈善事务的一种,与会馆办的学堂、幼稚园、扶孤所是一样的。由于义园是安葬死人的,占地面积较大,所以,义园和义园会馆多远离繁华地带。

图片

图片

走进位于呼家楼南里2号的海阳义园山东会馆,您会看见整齐的门楼,宽敞的门道,甚至有精美的垂花门。放眼望去,旧时残存的平房小院已不见。面对着的是一溜古色古韵的北房,东西两侧的厢房,一座标准的北方民间建筑。那洁净的门窗干净的院落让这座老房子焕发了青春。院中的老树在寒风中挺立,显示出这座百年会馆的活力。这是使用单位严格遵照北京市文物局对文物古迹修旧如旧的要求而得到的结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东海阳义园会馆的义园在会馆北部200米处,也就是今天呼家楼北里一带。旧时这里有一条明沟,河水来自于工人体育场前身的窑坑。沟的南岸便是山东海阳义园会馆的坟地,上世纪50年代尚有坟冢200余座。

图片

会馆西院东南角,还有重修海阳义园石碑一座,碑是清光绪二十九年立的,碑文清晰可见,使人得以详细了解这座会馆的兴建年代、规模、性质和作用。这座会馆是我市现存的惟一一座义园会馆,它的存在对研究旧时外省商人在京经商、生活、学习、医治、死亡、安葬等提供了史料。

图片

1957年,原北京机械学校在修建篮球场时,发现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窖藏一座,出土战国铸币3876枚。此外,辖域内还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最高的建筑——京广中心,此外,还出土了乾隆御题的燕京八景“金台夕照”碑等。

图片

图片

关东店和关东烟、关东糖没什么关系!

说到呼家楼地区的著名地方,不能不提关东店。关东店是朝外有名的客栈、车马店聚集处,随时为南来北往的客人服务,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并且是很多朝阳人拥有地名记忆很深的一个地方。

图片

沿着朝外大街一直向东走,过了东大桥,就会发现朝外大街分出两支,一支拐向东南,仍称为朝阳门外大街,另一支继续向东,改称为朝阳北路。这两条路延伸到了东三环,形成了一个三角地区。朝阳人把这个地区称为“关东店”。

图片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关东店”这个名字要远远早于今天朝外的这个三角地区。早在清朝,关东店就已经是朝外的一个地名了。

图片

那么关东店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恐怕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和朝阳门运粮有关。明清时期,朝阳门作为漕粮进京的必经之门,又被称为“粮关”“粮门”。进京的运粮队伍需要在朝阳门外办理一些手续,方可进入京城,然后前往城内的各个粮仓。由于当时运粮队伍众多,加之办理入关的手续比较烦琐,导致许多运粮队伍无法及时进城。这些滞留的运粮队伍,就需要寻找住宿的地方。于是在朝阳门外就出现了许多大车店、客栈,供那些无法及时入关的运粮队伍投宿。由于这些地方处于朝阳门——“粮关”的东面,所以这些大车店、客栈所在的地方就被称为“关东店”。

图片

另外一种说法,则跟朝阳门关厢有关。关东店在朝外关厢的东边。当时朝外关厢人口密集,许多店铺没法在此经营,所以它们就集中到了关东店这个地方。根据这种说法,关东店的含义指的就是“关厢以东的店”。

图片

由朝阳门箭楼向东眺望关厢和朝外大街

第三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则与东北人有关。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又被称为关外、关东,具体是指山海关以北、以东的地区。朝阳门是当时关东地区人们往来京城的必经之路。许多东北人会来北京贩卖一些东北土特产。尤其是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入侵的重灾区,沙俄、日本先后对东北进行殖民侵略,许多东北地区的人们流亡关内,靠做些小生意来谋生。其中,关东烟和关东糖是最受北京人欢迎的两种货物。关东烟是当时人们抽的一种旱烟,现如今在东北许多农村还有老人保留着抽这种旱烟的习惯。

图片关东烟烟叶大,质地厚,色泽好,是当时许多达官显贵眼中的上品,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被当成皇家的贡品。关东糖又叫灶糖、麻糖,是一种传统糖果,一般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前出售。当时关东地区出产的这种糖的质量最好,所以很多人也把这种糖叫作“关东糖”。关东糖又酥又香,有黏性,是每年祭杞灶神的必备之物,人们希望用关东糖糊上灶王爷的嘴,等他到了天庭见到玉帝,不要说自家的坏话。

入关的东北人常年在关东店一带售卖关东烟、关东糖等货物,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许多关东人聚集的区域,人们在这里投亲靠友、贩卖商品,所以北京人就把这一区域称为“关东店”。

图片

在这些众说纷纭的说法当中,第一种相对比较符合历史真实,而第三种在民间最为流行,不过没有史料记载,可以说是因为名字所做的附会之说。不管是哪种说法,都透露出一个事实--关东店地区曾经是朝阳门外大街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商品贸易集散地。但自从北京有了火车之后,交通顺畅了,进京的路也多了起来,关东店的特殊作用和区域优势不再存在,逐渐成为了居民区。

图片

在关东店,还有一个曾经在朝阳人生活当中留下过深刻记忆的地方--关东店百货商场。

图片

1954年,关东店百货商场开始营业,这是朝阳区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周边还有许多的菜市场、副食品商场等。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关东店百货商场也被重新翻修,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顾客。

图片

图片

1989年,经过翻修的关东店百货商场重新开张。商场是一座五层的大楼,其中有四层用于经营,一层用于办公,营业面积达到了3500平方米。当时的经营者树立了“立足朝阳、面向全国、开拓经营、信誉取胜、质优价廉、售后服务一条龙,与万千大众交朋友”的经营方针。经营范围无所不包,包括针纺织品、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家用电器、五金交电、照相器材、钟表眼镜、文体用品、工艺礼品、儿童用品、钢木家具、日用杂物、室内装饰、劳保用品、黄金饰品等近2万种商品。

图片

1995年4月,朝阳区商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指示精神,为合理配置资源、发展大中型企业,将原关东店百货商场和1994年成立的关东店商厦合并。当年5月4日, 关东店百货商场关门歇业。1996年3月, 关东店商厦更名为京客隆商厦。自1995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朝阳区政府、区商委先后将原朝阳区关东店百货商场、新蕾商场、朝阳区劲松百货商场和团结湖百货商场等并入京客隆集团公司。

图片

如今我们站在朝外大街上,已经寻觅不到关东店百货商场的身影了,只留下一些老旧的住宅还矗立在那里,成为见证过朝外关东店辉煌的亲历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岁月。图片

“金台夕照”碑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清朝的乾隆皇帝勘定了燕京八景,其中金台夕照一景曾经让很多人莫衷一是,不知道到底具体地点在什么地方。据《日下旧闻考》载:“燕京八景之金台夕照在朝阳门外。”并且,呼家楼东北方向还有一个地名叫金台路,难道金台夕照真的是指金台路那片地方吗?直到2002年,“金台夕照”碑出土,正确答案才尘埃落定。

图片

2002年,北京财富中心开挖地基时,施工人员挖出了金台夕照石碑,经过专家们的“抢救”,这座石碑又出现在世人面前。金台夕照碑高3.3米,宽1.5米。厚0.5米。碑座高0.95米,宽1.8米,厚0.7米。正面为乾隆行书“金台夕照”四字,落款是“乾隆辛未初秋御笔”,下有两方御印。碑顶、碑座刻有吉祥图案,纹路清晰,只是边沿四角和底座有凿痕破损。碑阴为乾隆草书七言律诗一首:“九龙妙笔写空蒙,疑似荒台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豪词赋鹜[wù ]谁过客,博辩方盂任小童。遗迹明昌重校检,辜然高望想流风。”这些字迹已经不那么清晰,可这磨损也算是石碑峥嵘岁月的见证。后来,北京地铁十号线开通,就把这一站命名为金台夕照站,为的就是纪念这个地方。

图片

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将燕京八景重新更定,把原先的道陵夕照改成了金台夕照。道陵为金章宗的陵墓,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金代定都后,历代的帝王都安葬在房山。那里群山环绕,峰峦重叠。金朝帝王陵墓依云峰山南麓而建,绵延百余里,为古都北京最早的一个规模宏大而又集中的皇陵群。但金代帝王的陵墓,在金元之际已遭破坏,到明代因年久失修,现在仅有残迹了。 

乾隆皇帝将道陵夕照改为金台夕照,这个金台指的就是黄金台。有关黄金台还有一个故事,我们在《北京史话》单元里曾经详细讲述过,并且传统戏曲、曲艺中都有这一段,我就简单给您说说。在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很多人认为燕昭王并不是真的求贤若渴。因此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十分郁闷。后来有个叫郭隗(wěi)的人向燕昭王谏言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想要千里马,当他好不容易发现一匹千里马就派人去买。谁知那匹马却死掉了。可买马的人依然花重金把马的尸骨买回来。国君怨他不该把马的尸骨买来。而那位手下人却说:“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您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人才必然就会前来效忠您的。后来,燕昭王果然采纳了他的建议,为郭隗建造宫殿,并拜郭隗为师。还修筑黄金台,以延请天下名士。这表明,在燕昭王心中,贤士的价值比黄金还要宝贵。没过多久燕国便人才济济了,而国家也更加兴盛。可见乾隆皇帝命名金台夕照可是大有学问的。

图片

在清朝,“道陵夕照”的风景早已不存在了。乾隆皇帝就按照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设立了一处景点叫“金台夕照”。他下令把石碑里在了北京城东南一处叫苗家地的地方,那里在清代是八旗军营的教场,碑就立在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上。在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还能见到石碑倒卧的照片。这个地方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关东店南边的3501工厂内,后来石碑就被埋了起来直到2002年出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