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原著:周蓉的自私中,藏着一个女人的认知觉醒

 洋妈的桃花源 2023-11-16 发布于山西

文|向阳而生

电视剧《人世间》热播那会儿,大家难免会被剧情带节奏,觉得老三周秉昆才是生来报恩的宝贝儿疙瘩。

大哥周秉义和二姐周蓉,尤其是二姐周蓉,简直就是前世用来讨债的。

世人都说,周家三个孩子中,最自私的就是二姐周蓉了。

一声不吭,留下一封信就走了,奔赴了自己所谓的爱情。

又一声不吭,把孩子留在老家,让弟弟和弟媳帮着照看,自己却不管不顾。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收获诗人冯化成的喜爱、子弟蔡晓光的追逐,并且成为父亲周志刚的最爱呢?

不如我们一同走进原著,看看这个女子,究竟是怎样传奇的一个人。

01

为爱痴狂,甘愿喝下生活的苦酒

从父母的角度讲,周蓉没有好好和他们告别,就只身前往贵州,奔赴自己的爱情,着实是太过自私了。

可是,对周蓉而言,那个漂亮、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的青春少女,为了心中所爱,抛开一切,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洒脱呢?

如果想不通,我们不妨换一个时代、换一下性别,心中可能就有不一样的答案了。

假如一个男人,为了心爱的女人,抛开一切荣华富贵,甘愿与女子在贫瘠的山洞里相濡以沫,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他痴情吧。

牛郎织女的故事,本是一段佳话,为什么落到人间的周蓉,就成了自私自利的代名词呢?

织女在天宫的生活不华贵吗?在人间还要相夫教子、还要辛勤劳作,可是,架不住人家喜欢啊。

王母娘娘最终也成全了两人的爱情,准许每年七夕之日,让两人在鹊桥相会。

可见,远古时代,人们对纯粹浪漫爱情的向往,就已经深入骨髓了。

到了周蓉这里,不过是人类的本能罢了。

她知道,自己所爱的诗人,正在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她去受苦的。

所以,干脆不辞而别。

在贵州那个大山区,周蓉心甘情愿陪着冯化成,并且还开辟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生活的酒虽苦,但是被她喝得甘甜。

当父亲周志刚第一次去看望周蓉的时候,被大山里的穷苦震惊了,人们饿得甚至要吃狗肉。

可是女儿依然能够苦中作乐,而且女婿冯化成对女儿确实不错,父亲周志刚到底还是放下了芥蒂,留下了祝福。

在这个充满了现实残酷的世界里,周蓉敢于真爱,敢于为之奋斗。

她愿意为了心中的人,去品味生活中的苦酒,不畏困难的考验,这又怎能用一句“自私”作结呢?

02

明明可以靠美貌,偏偏要靠才华

周蓉的美貌在书中多次提及,可是,周蓉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美貌当回事儿。

她始终投身文学、教育、自由,为心中的梦想而战。

去大山之前,成绩优异;去往大山后,当起了山区老师,把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大山深处;恢复高考后,周蓉又不负众望地考取了北大这个理想学府。

可见,周蓉从来没有放弃过丰富充实自己的大脑。她从来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

正是知道读书的可贵,周蓉才成为了一个有思想、独立和勇敢的女性。

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自信,谋求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她后来能成为教授,能写作出书,无疑都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

一个人,如果仅凭姿色就想混出点儿名堂,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容颜易老。

懂得读书的道理,拥有智慧的头脑,在哪里,都能绽放出人类之光。

03

放下过去,即使错付也不再纠缠

周蓉在冯化成最卑微、最低落的时候,坚定地选择和他站在一起,陪伴冯化成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他们之间爱过、彼此依赖过,那份纯粹的爱情,始终是他们心底最柔软的光。

只是后来,冯化成变了。他想要追逐功名利禄,开始为五斗米折腰。

这玷污了他们之间最神圣的诗词歌赋,冯化成甚至在失意中把身体和灵魂一并出走。

周蓉面对这样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默默放下,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这段如今令她不堪的关系。

那么多的患难都过来了,却在生活即将走向美好之际,戛然而止。

周蓉没有为自己哀叹,也没有为过往惋惜。而是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

付出过,不后悔。未来,不再纠缠,各自走好。

这不正是现代女性对感情该有的理性吗?

多少人,哪怕生活在现代,情感中但凡有点儿事情,就期期艾艾,觉得天塌了。

从这点上来看,周蓉真是我们女性的典范。

爱的时候,用力爱,不管对方如何;

不爱了,坚决放手,绝不拖泥带水。

总不能一边嘴巴上说着不接受不妥协,一边又在行动上一再将就着纵容着,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一个怨妇。

不值得。

04

放下一切,同爱女一起打拼新天地

周蓉的女儿因为情伤,只身前往法国投奔父亲冯化成去了,这让周蓉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于是,周蓉放下国内的一切,包括教授的头衔,包括唾手可得的轻松,包括爱慕已久终于成婚的蔡晓光,直接跟随去到了法国。

在法国,周蓉一边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一边寻找爱女。

终于团聚后,周蓉就陪着女儿在法国一下子过了十二年的苦日子,直到女儿彻底走出情伤,放下过去,这才回国。

那十二年间,周蓉吃尽了苦头,但也不乏活得充实潇洒。

在找到合适的养家糊口的工作之前,周蓉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为的,就是能和女儿在一起。

所以,你能说周蓉自私到不管不顾自己的女儿吗?当初把女儿寄养在老家,也是生活所迫啊。

世人何苦为难女人。

当了母亲后,才会知道,那疙瘩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究竟会让自己爱得有多深沉。

05

写在最后

说周蓉自私,不过就是因为她自己只身去了贵州大山,不过就是因为她生活拮据没办法了把孩子寄送在了娘家。

这难道全是周蓉的错吗?

就算大家都夸赞的老疙瘩周秉昆,不也一样吗?

因着父亲给各家拜年之际,夸赞哥哥姐姐出息,没提到自己,然后心里就憋着一股子气,多年来也不和父亲通信,让在外打拼的周父情何以堪?

还有大哥周禀义,多年来也不曾着家,怎么就没人说他自私自利呢?

难道只是因为他是男子,所以就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在外面闯天涯?

每个人,不过是活在自己的认知里。

我们都是世间的凡夫俗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苦楚。

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阿蒂克斯所说的那样,除非你穿上一个人的鞋子,像他一样走来走去,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

其实,说周蓉自私,不过是世人对女子的偏见罢了。

周蓉认认真真地做了自己,并且倾尽一生为自己的选择埋单。

这样的人生,和世俗虽不相容,却热烈而灿烂。

在自私里,她活出了女性的认知觉醒。我们做不到,但至少可以慢慢尝试着去理解。

点亮“在看”,我们下期再会。

The end






相逢不易,点完“关注”点“星标”,
未来找我不迷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