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洋史话】帝国落日——英国皇家海军的极盛与没落

 fairyfail 2023-11-16 发布于北京

————序————

图片

  英国皇家海军自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的海军舰队。1916年的日德兰大海战为英国海军带来了大规模的实战检验,而此战中英方舰队虽然打断了德国公海舰队的脊梁骨,却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也暴露出英国海军在造舰与设计上的缺陷。一战后多项限制海军军备竞赛条约的签订把英国人限制在条约的条条框框内,而当英国惊觉各国早已偷偷违约时,自己的海军建设已经落于人后。二战中英国海军有过辉煌,也有过耻辱时刻。战后,由于经济紧缩,再加上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自己也无力再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舰队。1982年的马岛战争英国海军挥出了最后一记组合拳,也耗尽了这支舰队以及这个帝国最后的力量。

———第一部分:一战前后———

1889年,英国制定了未来海军发展的基本标准,即所谓的“两强标准”。“两强标准”指出,英国海军力量必须等于世界上第二和第三海军强国力量的总和。紧随而来的是英国不断的各种大建计划。

图片

提督!大建误国啊!

  1906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无畏”号战列舰服役,使得大洋彼岸的美国精心打造的“大白舰队”一夜之间成了过气网红(此前该舰队曾进行环球航行,为美国海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欧洲大陆上的德国也开始警觉起来,恰逢德皇威廉二世也希望大建一番,因此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海军竞赛。英国人提出,德国每建造一艘主力舰,英国即追加建造两艘。至一战前,英国海军已经坐拥各式舰艇600余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头号海军强国。

图片

1911年英王乔治五世加冕的阅舰式

1906年下水服役的“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aught)。这种统一火控,统一主炮口径的新锐战舰一经服役,将世界各国的各式前无畏舰淘汰,世界海军由此也进入了无畏舰时代。

图片

曾经寄予美国人厚望的“大白舰队”(Grand White Fleet),曾于1907-1909年进行环球旅行。由于船身漆成白色故得此名。不过在无畏舰的服役的光环下,一票前无畏舰组成的大白舰队也显得相形见绌。尽管如此,此次航行仍为美国海军带来了宝贵的经验。随后的1910年,美国的第一艘无畏舰“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USS South Carolina, BB-26)终于服役。

  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使得此前海军竞赛的双方终于能够检验一下成果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队的大决战彻底击碎了德国海军翻盘的可能,但是此战中也彻底暴露出英国海军在造舰设计上的致命缺陷。战前英国大力推进的战列巡洋舰在炮战中弹药库防护薄弱的缺陷暴露无遗,直接葬送了英方舰队多艘主力舰:“无敌”号、“玛丽王后”号、“不倦”号战列巡洋舰皆因弹药库殉爆沉没,“狮”号因及时关闭弹药库防火门避免了同样的惨剧,其他幸免于难者也基本成为了大破状态,无法再战。而“弹药库殉爆”这一debuff甚至影响到了20多年后……

图片

胡德: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俾斯麦),温暖了四季(指弹药库殉爆的威力)

  1918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海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807艘各式舰艇,其中不乏4艘航空母舰这样的新式武器。

图片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HMS Argus,图中近处,该舰于1918年9月19日改装完毕服役,1944年9月27日退役。背景为一艘“复仇”级战列舰)

  虽然在大战中损兵折将,但是英国海军实力尚存,不过国力受挫已经无力维持两强标准。紧随而至的各项海军条约对英国海军的规模有所削弱,但是直到二战爆发前,其实力仍是日本海军的5倍,美国海军的2倍,德国海军的3倍。

图片

英国海军仍然是你最亲切的老大哥

——第二部分:二次大战——

  1939年随着世界上变得毫无波兰,欧洲再一次笼罩上了密布的战争阴云。1933年小胡子上台后推出的大建计划“Z计划”明显有将德国海军做大做强之势,但纵观整个二战史,德国海军的大建重点仍放在潜艇上,水面舰队的表现乏善可陈,但在战争初期德国海军进行的破交作战仍然对英国海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尤其是水下的潜艇。1939年德国潜艇U-47号潜入英军斯卡帕湾泊地内击沉了主力舰“皇家橡树”号战列舰,1940年,随着法国的光速投降,法国海军的归宿成了大问题,是跟随政府投靠德国,还是揭竿而起加入盟军?为了防止法军舰队倒向德国,1940年7月3日,英国H舰队在萨默维尔中将的率领下,向驻扎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舰队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加入英军或前往中立国美国,要么自行了断凿沉军舰。面对无理要求法军断然拒绝,于是英军舰队对港内法军大打出手,由旗舰“胡德”号打响了第一炮(殴打队友的屑老阿姨  喜提粉名会员)。

图片
“弩炮行动”中米尔斯克比尔港内的法军舰队。图中为两艘新型“敦刻尔克”级战列舰(由远到近的第1、第3艘,两舰舰名分别为“敦刻尔克”号与“斯特拉斯堡”号)与两艘老式的“布列塔尼”级战列舰(当时港内为“布列塔尼”号与“普罗旺斯”号)

图片
“弩炮”行动中的英军H舰队指挥官詹姆斯·萨默维尔(Adm.James Somerville,1882-1949)海军元帅,时为海军中将
  而地中海上,面对意大利海军对交通线的威胁,英国海军也选择了重拳出击。1940年11月11日,地中海舰队对意大利海军的母港塔兰托发动了夜袭。此战中航空母舰作为袭击主力大放异彩,很快将意大利海军主力埋葬在港内,同时也埋葬了大舰巨炮死忠的幻想。此后的马塔潘角海战中,地中海舰队凭借先进的雷达优势在夜间炮战中彻底打断了意大利海军的主心骨,暂时稳住了地中海交通线。

图片
意大利塔兰托港航拍图,拍摄时间不详

图片
塔兰托的头号功臣——“光辉”号航空母舰


图片
时任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官(1939-1942)安德鲁·布朗·坎宁安海军元帅(Adm.Andrew Browne Cunningham,1883-1963)

图片
地中海舰队旗舰“厌战”号战列舰(HMS Warspite),1940年纳尔维克战役中作为英军舰队旗舰突入海峡暴揍德军各路小学生,也曾创造出战列舰动对动目标射击的最远记录(受害者为意大利海军“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厌战”号在24公里外一发炮弹直接命中锅炉室迫使后者退出战斗)

图片
游戏《碧蓝航线》中厌战的技能“神射手”便是来源于这次超远距离的炮击 然而游戏中命中率十分感人
  
  地中海一路赢麻,北海对德国海军的破交作战却进行的十分不顺。1940年,两艘航母“光荣”号、“勇敢”号被德军“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战列舰击沉,1941年在追击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途中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被一发入魂殉爆弹药库,“威尔士亲王”号重创。此后英国海军精锐尽出才算彻底葬送了德国海军这艘最新锐的战舰。同年稍后时间围剿“俾斯麦”号的大英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又被德军U-81号潜艇击沉,然后又是在马耳他大灾大难的“基座”行动……整个1940-42年都是英国海军的至暗时刻。

图片
有“皇家海军的骄傲”之称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HMS Hood),在追击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时,“胡德”号被“俾斯麦”号命中弹药库殉爆(幸运E),仅仅2分钟即沉没。据目击者称当时的“胡德”号是“每一寸甲板都在剧烈爆炸”,包括舰队指挥官霍兰德中将在内的1421名官兵中仅有3人幸存,指挥官霍兰德中将阵亡。

  而在远东,英国海军作战可谓磕磕绊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维护在远东的利益,英国组建了Z舰队前往远东应对日本海陆军的攻势,其中不乏旗舰“威尔士亲王”号这类新式战舰。结果Z舰队师出不利,1941年12月10日,Z舰队遭遇日军围歼与空袭,结果“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均被空袭击沉,Z舰队全军覆没。次年年初,马来亚全境沦陷。
图片
描绘Z舰队覆灭的画作,近景为“威尔士亲王”号,远处为“反击”号战列巡洋舰(HMS Repulse)。要说此战中亮眼的表现便是“反击”号凭借高航速与舰长高超的操舰技术接连规避了日军的多枚鱼雷。

图片
1942年亭可马里战役中,遭到日军舰载机围攻沉没的英军“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太平洋战争后期,英国海军多数与美军舰队行动。此时英国海军中的一些心得造舰设计理念的优势便淋漓精致地体现了出来。(因为太怕痛就全点防御力了)

图片
图片
冲绳战役期间遭到日军“神风”自杀袭击的“可畏”号航空母舰(HMS Formidable)。由于自身装甲航母的特性,飞行甲板的厚重装甲抵挡住了撞击的冲击力,仅仅只是在飞行甲板上留下一个坑,损伤很小。损管人员只需在飞行甲板上糊一层水泥即可修补。但是这样优秀的装甲防护是以牺牲载机量为代价的。

图片
《碧蓝航线》中的可畏立绘。神风的自杀式撞击在她身上留下的不过只是擦伤(肥恐龙岂是浪得虚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时期遭到“神风”撞击的美军新型“埃塞克斯”级航母“邦克山”号(USS Bunker Hill, CV-17,图一)与“富兰克林”号(USS Franklin, CV-13, 图二、三)。虽然美军航母载机量明显优于英军装甲航母,但是飞行甲板缺乏装甲防护,抗打击能力更差,遭到攻击后往往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图片
美军功勋战舰“企业”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CV-6)更是多次遭到打击,1942年南太平洋海战中甚至几乎丧失飞机起降能力。1945年冲绳战役期间,“企业”号多次遭到神风撞击,最后一次的冲击波直接将舰艏一号升降机炸飞(如图),迫使其返回美国本土大修,错过了9月3日东京湾的受降仪式。


——第三部分:二战后及现状——
  二战后由于战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战后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失去了殖民地的英国一不需要再维护殖民地之间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二来也失去了殖民地经济上的输血,自然也无力维持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随着工党政府的上台(工党误国!还我老婆!)以及恢复经济成了重中之重,海军的军费预算就顺理成章地被削减,大量的战舰被拆解出售或是卖给周边国家或英联邦成员国,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海军规模大幅度缩水。1982年阿根廷首先挑起马岛战争,作为回应,英国迅速组建了一支舰队前去迎战。战争中英军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马岛战争中英军损失两艘新型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与“考文垂”号,但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图片
被阿根廷空军导弹命中起火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图片
回国后受到英雄般待遇的“无敌”号航空母舰(HMS Invincible),但最终也难逃兔死狗烹被拆解出售的命运。

马岛战争后,英国海军勉强取胜,却也伤了元气。再加上撒切尔内阁后期经济下滑,海军再一次挨了一砍刀。马岛战争中的功勋舰“无敌”号航空母舰于2005年退役,2011年作为废铁拆解;另一艘“竞技神”号于1986年出售给印度,直到2017年才从印度海军中退役。

图片
不同年代英国海军四次阅舰式,战后财政紧缩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

——尾声——
  现如今英国海军很难再恢复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的服役,也伴随着诸多磕磕绊绊不顺意,曾经的海军第一如今也不得不承认一句:
  

大人,时代变了。


图片
(昭和正统在____)


—————End—————
如对本文内容有兴趣与自己的观点意见,欢迎在评区中分享。
文案编辑:_Emil_
校       对:_Emil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