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主义与科技狠活的大和谐

 泥泥泥工 2023-11-16 发布于广东

2004年,大B哥受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创意产业周。他祭出的参展项目,是一座位于黄浦江边的酒店综合体。

该设计源自他在瑞典刚落选的一个竞赛方案。经一位中国商人提示,建筑形态妥妥的一个“人”字。

于是,大B哥将瑞典方案放大了三倍,带到了中国,并命名为

人民大厦。

随他而来的,还有一位风水大师。大师为人民大厦赋予了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概念:风水即创造五行的平衡,而人民大厦正包含了风水的五要素。建筑形式中的圆形表皮、矩形塔楼、曲线裙楼、三角形大门和方形广场,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

展览吸引了上海市市长陈良宇前往参观,人民大厦顺势登上了文汇报的头版。

陈市长对人民大厦夸赞有加。他认为,上海是世界上摩天楼最多的城市,但与传统联系的根脉也就此切断。

通过人民大厦,他看到了一种将中国古代智慧,与未来中国进行沟通的建筑。大B哥点头如捣蒜,并附和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

大B哥深知,作为北欧建筑师,他不会这样明目张胆地在建筑中运用象征。但在中国的文脉中,风水是与阳光、功能、重力同等重要的要素。

风水成为西方建筑师了解中国、进入中国的第一步。

贝聿铭就曾说,风水是我所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建筑的一部分。在香港,风水是另一种大生意。那里的风水先生好比美国的律师:

他们无处不在,你不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寸步难行。

上:人民大厦中有关风水的分析,原片源自BIG出版的《是就是多》(Yes is More: An Archicomic on Architectural Evolution, 2009);下:大B哥向陈市长介绍方案,2004年。


1

1978年,为配合汇丰银行的全球扩张战略,刚上任不久的董事会主席沈弼,决定拆除位于香港中环的老楼,重新打造一座

全世界最好的银行总部。

多年来,香港在大家眼中是“快速捞金,赚了就跑”的地方,没人想认真地做长期投资。但汇丰愿意许下承诺,看好香港的未来。尤其是十八年后,香港将回归祖国。

1979年6月,汇丰银行找到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寻求一位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建筑师,而不是一个

套路满满的大路货。

在RIBA主席戈登·格雷厄姆(Gordon Graham, 1920-1997)的推荐下,六位建筑师进入了汇丰银行的候选名单,包括美国的SOM和斯塔宾斯(Hugh Stubbins, 1912-2006),澳大利亚的塞德勒(Harry Seidler, 1923-2006)和弗里曼(Yuncken Freeman),英国的福斯特,以及香港本土的巴马丹拿。

在一众建筑老人中,福斯特显得格格不入。

SOM和弗里曼已成立40余年,建成的摩天楼不胜枚举。

斯塔宾斯完成过两栋银行总部,纽约花旗银行和波士顿美联储银行,二者皆为当地地标。贝聿铭曾在1946年-1948年为他打工。

塞德勒作为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建筑师,众多现代主义大师们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师从格罗皮乌斯和阿尔伯斯,是布罗伊尔的第一位助手,与阿尔瓦·阿尔托、奥斯卡·尼迈耶短暂共事。他与结构大师内尔维在1960年代合作完成的澳大利亚广场,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轻型混凝土建筑。

巴马丹拿又名公和洋行,汇丰拆除的老楼即出自他们之手。他们在1923年完成的汇丰上海分行,至今仍是外滩最杰出的建筑之一。他们的建筑实践更是始于

同治七年。

然而,福斯特只是个成立仅十余年的夫妻店,没有英国以外的实践经验,没设计过银行,甚至从未建造过一个

超过三层的建筑。

但格雷厄姆却将福工视为候选者中的战斗机,这得益于他刚完成的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所赢得的业界声誉。

菲利普·约翰逊曾高度评价道,在美国,没有人能做出像塞恩斯伯里中心那样的好建筑。

英格兰已经成为工程和技术领域的领头羊。 

7月11日,六家入围机构抵达香港,参加竞标规则说明会。

几天后,当其他建筑老人们趁机逛逛亚洲,并飞回家开始做方案时,福工则选择在香港多待三周,进一步了解汇丰的运作机制。

福工拜访了汇丰的一些部门领导和员工,并深入到银行柜台去调查研究。

更重要的是,虽然业主说他们会负责看风水,但福工还是重金聘请了一位风水大师作为顾问。

10月6日,六家机构提交了设计成果。风水大师提供的建议细节不得而知,但结果是福工以全票击败其他建筑老人。

福工出色的方案让汇丰深信,他正是最佳人选,成为唯一获邀向沈弼汇报的建筑师。

11月13日,福工向董事会做了最漫长的一次方案汇报,也是汇丰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董事会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沈弼代表董事会将项目的设计权授予福工。

为数不多的否定意见还是有关风水不好,比如

倒三角形的结构设计。

1981年1月,修改后的深化方案提交给董事会,并正式获批。开弓没有回头箭,它将被建造。

这座建筑不是传统摩天楼那样的核心筒结构,而是由八组四根的柱子和双层高的巨型钢桁架作为主结构,跨度38.4米,所有的楼板都悬吊在其上面。说是一座办公楼,然而更像一座桥。

对于许多人来说,福工大胆的方案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实现的过程必将困难重重。

汇丰的一位甲方建筑师就在方案敲定后,做了逃兵,返回英国,再也没回来。

汇丰银行新总部结构方案演变。© 纸上建筑IPA

2

1961年,福工进入耶鲁大学深造,一同赴美的同班同学还有老乡罗杰斯。

虽课业繁重,但只要一有空,他们就外出旅行、探索美国。建筑史课堂上,斯卡利教授对赖特推崇备至,受其影响,他们看遍了赖特的作品。

为追随建筑大师的脚步,他们还特地到访费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聆听路易斯·康有关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理论。

这对于他们的建筑思考和设计实践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正如我们在汇丰银行,以及罗工同期设计的劳埃德大厦中看到的。

他们将传统摩天楼居中的核心筒移到了建筑外侧,从而在室内形成一个自由的无柱空间,为办公创造极大的灵活性,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种革命性的做法,后来被班纳姆称为

技派(High Tech)。

多说一句,福工此前也参加了劳埃德大厦的竞赛,只是输给了罗杰斯,评委同为格雷厄姆。

这种将机电设施、垂直交通与结构整合的操作手法,更早可追溯至赖特在1904年完成的拉金大厦。班纳姆曾将该建筑捧上神坛,不无夸张地说道,

即使赖特此后什么都没有设计,他仍然能以这个建筑在20世纪设计先驱者中占有一个无可争辩的地位。


在他看来,人类建筑史就是一部环境调控的历史。

拉金大厦作为第一个采用全空调系统的建筑,赖特通过砖砌的空心柱,将管井、楼梯等辅助功能作为独立元素,同中心的办公空间区分开来,成就了空间、结构、形式完美融于一体的典型案例。

可惜的是,随着公司破产,拉金大厦已在1950年代惨遭拆除,福工并无机会实地参观。

将汇丰银行新总部的平面,与劳埃德大厦和拉金大厦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相似之处:

位于建筑外侧的服务空间,围绕中庭布置的开放式办公空间,暴露的结构构件和服务设施等。

这并不是说高技派没有远见,也不关心美学效果。班纳姆在他未发表的遗著中,在对以文丘里为首的后现代主义者一顿吐槽后,对高技派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高技派将先进工程技术引入建筑学,

可与贝伦斯和佩雷在二十世纪前十五年的成就相提并论。

从左至右分别为:赖特,拉金大厦,1904;福斯特,汇丰银行新总部,1985;罗杰斯,劳埃德大厦,1986。© 纸上建筑IPA

3

1981年5月18日上午6时,在风水大师的指导下,汇丰将门前的铜狮移至别处,并逐步开展拆除老楼,以及地下室施工的工作。

1983年1月,汇丰开始地上部分的钢结构施工。

由于福工创造性的设计无先例可循,因此建筑所涉及的所有系统都需要从零开始,并且必须符合他设计理念中独特的性能要求和无情的严谨性。

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都必须像制造飞机或汽车一样,经过研究、开发和测试。

并且,设计研究计划的结果无法预知,只能进行极其复杂的三边工程:

边设计、边研究、边施工。

金融起家的香港,本土并无重工业,所有的东西只能进口。从钢结构骨架到活动地板,从玻璃幕墙到整体卫浴等等,分包商遍及欧美日。

高度的预制拼装,使精度变得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几乎没有空间或时间进行调整。当组件到达现场时,必须完美匹配。

因此,一般开发商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在这里是不存在的。福工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异常严苛,对于分包商的选择,

既要对的,又要贵的。

这其中也包含来自英国官方的压力,比如政府要求必须把主要钢结构构件的单子下给英国钢铁公司,以挽救持续下坡的钢铁工业。

这使得汇丰银行新总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建筑,总花费超过50亿港币。这比旁边由贝聿铭晚两年设计的中国银行多出了四倍,虽然面积还没它大。

1985年5月18日上午6时,沈弼在风水大师的陪同下,将铜狮请回汇丰银行,安置在了现在的位置。

半年后,新总部竣工交付。乔迁新楼的员工对其却是褒贬不一。

大部分的负面评价来自一些小领导,比起从前,地方不大,毫无隐私,不在窗边,失去景观,如同降级。

据统计,新楼共3300人,人均使用面积仅为从前的70%。福工也承认,新楼的理想人数是2800人。

拥有更多窗边景观和自然光线的普通员工,则对新楼赞不绝口。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有员工自己请了风水大师来看过,并一致看好。至于为什么好,

天机不可泄露。
福斯特,汇丰银行新总部,1985。

系列「中国现代建筑往事」

国家建筑师

不是我不明白

请画一个看看

努维尔的一个P

这里应该有座山

共享空间是个筐

没人比他更懂中国

香港教父们的北京

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

还记得亮马河畔的黑川纪章吗?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