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王羲之到王铎,行书变得越来越『不正经』

 虚室生白夜 2023-11-16 发布于浙江

最近临习王铎的行书,老师反复给我们讲解他书法的几个代表性特征(不仅限于王铎,但他肯定是最早并做到最极致的书法家),尤其是轴线的波动、字组里的变化、一幅作品里的点块面如何处理。

两个半月下来,发现从东晋王羲之到清代王铎,行书的书写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在王铎作品里,能找到『兰亭序』的章法,但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行书的书写越来越不那么『正经』

说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最广为人知,还是从这里开始吧。

在唐太宗之前,王羲之的行书和『兰亭序』远没有其草书传播广远。但自李世民之后,『兰亭序』俨然成为王羲之重要的符号之一,并被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广泛传诵和学习。

『兰亭序』的书法属于行楷,单字很容易辨认。和很多(绝大多数)书家一样,『兰亭序』开头几行颇为端正,略显拘谨,但从第五行『湍映带左右……』开始,书写变得流畅随意起来,不止是单字和字组有了起伏变化,行气也变得活泼多姿起来,行与行之间的欹侧关系、字组与字组之间的扭动越来越随心而动,属于行书的节奏美感逐渐清晰跳跃,引人入胜。

尽管王羲之取了很多侧锋的妍美之姿,但它们并不是特别显眼,通篇或者局部观摩,会发现属于『兰亭序』的更多是一种开朗大度的中庸美学,中锋行笔的力量稳稳撑起整个篇章。变化固然有,却绝不夸张,绝不过于明显,普通人(或者初学者)看到『兰亭序』不会想到那不太显眼的起伏和变化。

再看墨色,在『兰亭序』里,基本没有枯笔的笔画,飞白倒是有些,但也不多见。通篇墨色浓郁饱满,这使得单字里的虚实变化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一定在其中找到『块面』效果,那只能将几个涂改的地方算进来。

时光流转,从东晋到明末清初,中间隔了1200余年。中国书法史经历了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多角度转变。王铎生活在明清之际,他自己赶上了朝代更迭的巨大变迁,再加上书法风格的潮流,王铎将『尚态』之风发挥到极致,因而有人说『小王』(王铎)超『大王』(王羲之)。

在王铎的行书里,我们看到了浓厚的墨点甚至墨块,他使用浓厚的墨,也使用较多的水,甚至有意在下笔之前再用笔尖蘸取适量水份,而造成单字或某个笔画洇晕的效果,如此可以出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在字组与字组的对比上,王铎也做得更为大胆,大小字之间的对比被刻意强化;笔画的虚实效果也被有意拉大;单行里的轴线起伏更大,即使是一个门外汉也能很容易看到某行字的扭动轨迹;至于单字走向的改变,在王铎笔下更是司空见惯——而在『兰亭序』里虽有欹侧改变,却是微动。

由于经历了宋代『尚意』书风,尤其是米芾那变化多端的『活泼跳宕』,『行书』来到17世纪——浓枯有致的点画、燥润相宜的墨韵、奇斜错落的字形、气韵连贯的布局、虚实浑然的章法不仅是王铎个人的成就,也成就了那个时代书法的新高度,因为在王铎之前,没有人在长幅立轴上做如此大胆的尝试,何况他成功了,并引领了一个书法的新风尚。

从东晋到明清之际,『行书』不再『正襟危坐』,而变得『不那么正经』,但却给书法艺苑带来一个崭新面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