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放歌,我是打工仔中的白领

 江平文字 2023-11-17 发布于海南
青春放歌,我是打工仔中的白领
           文:江平

    今年暑假期间,我采访了从东莞回家探亲的李木林。回忆8年打工路,李木林感慨颇多,记忆也把我们带到了8年前......

                       

    李木林原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方工具厂劳动服务公司的一名钳工,由于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1995年初,他所在车间处于半停顿状态,即使上班,也没有工资。所以过完春节后,他索性闲置家里,不上班了。

    懵懵懂懂呆了一个月,一天,木林接到前任厂长的电话,问他愿不愿到广东打工?原来劳动服务公司在东莞成立了一家东亚硬纸合金厂,正需要一批技术好的钳工,老厂长自然想到了技术好业务精的木林。

    与其坐家观天,不如出外闯荡。谁又能说哪不是另一副天地呢?于是被生活所逼的李木林撇妻别子,踏上了异乡寻梦路。多少有点悲壮,因为自己的家和爱子,今后再无机会照顾了。

    到了东莞,应该说条件还算满意,吃住不用花钱,一个月开的800元钱,除了生活一些必备品外,他基本没有花消。虽然有离乡之痛的骚扰,但为了生计,他只有挺,好在打工的,都是过去一个工厂的工友和同事,多少减轻了离乡背景的思念。但每当夜晚,他们这些异乡打工仔,给千里之外的妻儿打电话时,往往是泪满衣襟。相思的痛苦瞬间涌上心头,泪不自觉地滴滴落下。加上刚来对广东生活不习惯,木林天天上火,满嘴的大泡。有一段时间进食都困难,一闭眼,妻子、幼子就浮现眼前,一觉醒来,常常以为自己就在家里,直到看到四周的工友,才渐渐清醒,汗顺面颊滚落,他太想家了,几次,萌发不干了的想法,但冷静下来,面对生活的现实,他又几次打消了这种想法。

    但工作不到一年,由于工厂经营不景气,领导决定把工厂包给个人。新承包人虽然还是用他们这些工人,但过去一直由厂方交的劳动保险不交了,本来工资就少,再从工资中扣除劳动保险,大多数工友不干了,于是在东亚硬纸合金厂工作一年后,木林与三名工友跳槽来到广州市一家台资自行车厂。

                       

    由于工厂是私利的,再没有在东亚时的闲庭信步。一天,工作节奏是很快的。头一次,李木林体会到打工的不易,但一想到远在牡丹江的妻儿,瞬间心中就升起万丈豪情和挣钱的动力。当一个月后拿着比过去2倍以上的工资时,木林开心的笑了,工作热情更高。

    由于自行车的产品全部销往欧美市场,所以工厂的模型需年年推陈出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这样要求钳工的水平高,车出的产品好,这样木林的水平渐渐显露出来,渐渐得到老板赏识。

    工厂加工车间在二楼,这样一些材料、产品的运输就需要上楼下楼,如果买个升降机,虽然解决运输问题,但造价太高。

    正在老板为难时,木林说:“我来试试吧。”

    老板一听,眼前一亮,因为近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不但感到木林是个技术好业务精的好工人,更感到他人品的高尚和在工人中的威信,所以他信得过木林。木林由于是中学毕业,不会画图纸,但常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有一搭眼,就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的感觉,于是他给老板列出清单,开始工作,没用一个星期,一台升降机就屹立在厂房前面,试车一次成功,OK!

    老板乐得手舞足蹈,抱起木林又亲又捶:“哥们,你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

    第二天,老板就宣布由李木林担任厂务科科长,专搞产品开发生产,顿时,木林成了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蓝领中的白领,工资也长到满意水平。

    但不久,工厂的老板更换了,虽然新老板对木林依然器重,但由于年轻经验少,管理水平不高,使过去很多理顺的关系,变得不那么协条。几次,木林因生产问题与他意见相佐,看着老板专横拔扈的样子,木林什么也没说,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忍了吧。木林摇摇头,一笑了之,几次实践证明,木林是对的,老板不是事后反醒自己的拔扈,而是说他事前没提醒,木林不吱声,任由他发火,他渐渐也觉得没劲,走开了。

    没过多久的一件事促使木林离开了这个工厂。一同来的一位工友,由于思乡,晚上多喝了几杯酒,与四川打工仔发生了冲突,老板知道后二话没说,当时就开除了工友,木林知道老板说一不二,开除已无法挽回,于是仗义的他,义无反顾地说:“我们四个兄弟是一起来的,你既然开除他,我们四人都走!”

    老板万没料到木林会来这一手,他知道木林对工厂的重要,但木林当场说出,他面子上也不好强留,只好说:“我开除是他,也不是你。”但老板知道木林是个汉子,说话掷地有声,他既然说出了,挽回已不可能,他们只好分手。

                       

    开除的工友感激地流下了热泪:“你们这又是何苦,工作这么难找。”

    木林说:“工作虽然难找,但我们不能让人看轻!”

    四个兄弟这一刻手握到了一起。

    由于刚把工资邮回家,四个人都没有多少钱,只好求助同来的牡丹江老乡。但老乡们生活也不宽裕,四个人只好饥一顿饱一顿的应付,有一天四个人只有两个馒头,钱已一分没有,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舍不得下口......

    正在木林山穷水尽时,东莞一个个体超硬材料厂聘用了他,但这份工作并不随心愿。正在这时,原自行车厂的前任老板和现在的老板从广州跑到东莞,请木林回去。同时新老板也检讨了自己的缺点。

    铁骨铮铮的木林,没饭吃,没掉过眼泪;没钱花,没叹过气。但面对老板这份感情,他感动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木林还是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前任老板感念木林的人品,掏出1000元钱非让木林收下,木林说:“该我拿的,一分不能少;不该我拿的,多一分也不要。”到这一刻现任老板才品味出木林的人品。但一切都不能挽回,到这时他才感到失去木林的可惜。

    临近春节,木林在超硬材料厂干了两个月,虽然没挣到钱,但回家的路费毕竟有了。于是不遂意的木林准备回家不干了,听说木林要走,牡丹江老乡来了不少,工友们也都劝他三思,但几年飘泊,木林感到累了,于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程,望着工友们泪流满面的样子,木林心情也很不好受,但他乡总不是故乡,他别无选择。

    回到家,合家团聚,木林过了一个祥和美满的春节,正在木林考虑如何养家糊口时,过去东亚厂的会计找到他家,原来她和几个人合伙办厂,希望木林参加,起初木林不想去,但架不住她三番五次地登门,木林有点过于不去。刘备请诸葛亮,不过三顾茅庐,我一个臭工人有何德何能,木林感动了,没问给多少钱,只为这一份金贵的感情。

                       

    于是1999年春节过去一个月,木林再次来到了东莞,到原东亚厂会计开的硬纸合金厂打工。由于工厂刚刚创业,资金周转困难,木林也不好意思张口要钱,当老板问他工资时,这位憨直的汉子,只一句:“你看着给。”让老板感动不已,但感动过后,却是一连两个月的拖欠工资。直到木林连生活必备品的钱都没有时,老板才给开了工资。

    这么少?!木林脑中不觉划过一个大大问号。但碍于面子,他仍没好意思开口。

    木林说:这是他惟一一次没挣到钱的打工,一年半中,他不好意思要,对方“不好意思”给,当一年半后,工厂走上正轨时,老板竟给木林工资定为1200元。这一刻重情重义的木林,再也无法忍受老板的所做所为,但考虑多年的相识,他仍然没有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以家庭有事为由,辞职回家。或许这时老板才感到自己的过分,但再多的挽留,已与事无补。木林说: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种没有信任的表现。

    由于业务往来,台资梅荣五金制品厂的老板,对他很赏识。听说木林辞职,极力挽留,木林想了想说:“以后再说吧!”看留不住木林,老板临别之际,请他到东莞有名的一家饭店共进午餐,并驱车为之送行。

    一个月后,正当木林在家休养时,梅荣老板竟出现在他家门口,惊得木林眼睛睁得好大。老板说:“我来看看你!”一句邀请他加盟梅荣的话也没有,但木林明白,人家千里迢迢来看自己,为了啥,不就是为自己有技术、有工作经验吗?还有什么比这知遇之恩更让人感动的。憨直的木林这一刻再次被感动了,于是酒杯相撞一刻,他只说了一句:“我跟你走!”

    老板闻言一惊,于是感激地握住木林的手:“兄弟,谢谢你!”手还在不停地摇。木林瞅着老板,他感到老板眼中流露出的除了真诚外,还有的是木林说不请道不明的信任。

    现在木林又回到了东莞。任梅荣厂开发部经理,是工厂中工资最高的打工仔,虽然工作一切顺心,但木林说叶落归根,总有一天,他还会回牡丹江,到那时,他也要尝尝做老板的滋味,说这话时,木林的眼中流露出的是自信的光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