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近30年,白腿小隼现身广西!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3-11-17 发布于福建

信息来源于光明网。

“会飞的大熊猫”现身广西!

近日,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在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评估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时,他们意外发现了2只身上羽毛为黑白两色的小型鸟类。值得注意的是它有明显的隼属鸟类的特征,但它的体长似乎也就18厘米左右,这么小的猛禽?

经过仔细的辨认,这只鸟类原来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腿小隼!距离它上次在广西被发现已经过了30年!虽然其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散布于华南大部分地区,但却只能在很少数的地方发现活动实体,尤其是在广西,连西科学院、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标本馆都没有相关标本的记录。

比起其他被叫成是“什么什么大熊猫”的动物,白腿小隼被称为“会飞的大熊猫”似乎更加恰当,因为其黑白的配色和毛茸茸的质感,实在是超级可爱!真是想象不到它居然真的是猛禽。

这次的发现说明该物种在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内起码有一个种群,这对白腿小隼的研究和维持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咱们就来稍微聊聊这个物种。

白腿小隼

白腿小隼是隼科隼属的一种猛禽,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和越南。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猛禽物种之一,栖息在落叶林边缘和树木繁茂的山麓空地上,它们通常栖息在树顶,这些的视野好,很符合猛禽的狩猎方式。

白腿小隼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小型猛禽,尺寸在18厘米左右,重量在55到75克之间。它的脸是白色的,脸上有两块黑色的斑点覆盖着眼睛一直延伸到耳罩;其头顶也是黑色的;它的身体上部分是全黑色的,翼条为白色;它的长尾巴上半部分是黑色的,下面是黑色的,有白色的条纹。

它们没有性别二态性,幼体与成年雄性非常相似。如果不是有一个黄色的鸟喙,这色彩搭配和分配方式还真的很像熊猫。

白腿小隼虽然是猛禽,但实际上它的大部分食物都是昆虫,当然也包括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只是很少。虽然食物比较反常规,但它们的狩猎方式却很传统猛禽!它们会在树顶寻找猎物,然后高速俯冲下来将猎物用爪子抓住或者直接用鸟喙叼走。别看它们体型娇小,但是其爆发力很强,能捕获与自身一样大或稍大的猎物。

它们的求偶方式真的很可爱,在3-5月的繁殖季节,雄性会叼着一片叶子来向雌性展示,这可以视为是雄性在向雌性表白;在此期间,雄性还会朝着雌性发出一系列高亢快速的鸣叫,然后逐渐放慢;最后雄性会频繁地上下摆动。基本上只要雄性没啥大缺陷,求偶都能顺利进行到交配阶段。

它们会在啄木鸟啄出来的树洞中筑巢,然后铺上树叶和干草,不过有记录表明巢穴中有时候会用昆虫的残骸铺底。然后雌性会产下3-4个白色的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