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板印象往事

 昵称28748055 2023-11-17 发布于上海

一、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词,叫“江浙沪独生女”,用来概括长三角区域出生长大的独生女。说是这些人家庭条件普遍较好,从小到大娇生惯养,自然择偶要求比较高。

如果从字面上分析一下这个词,很容易发现,其概括性实在太不严谨。作为一个在浙江出生长大、上海工作生活了小二十年、房子买在苏州的人,我对这个概念指涉的女生群体的接触和了解,应该超过绝大多数人。可以用生命担保,江浙沪两省一市千万级别的适龄独生女,绝对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机器人。

单在感情婚恋方面,这里面有纯爱战士,也有重度拜金女。有铁了心不结婚的人(至少认识这么多年,确实还没结),也有一时糊涂被杀猪盘骗光大半积蓄的(全都是我真实认识、有名有姓的)。有喜欢外国人、谈过好几个外国男朋友的,也有跟初恋男友走到最后的。光之前同一周,我聊过的两个女生,就完全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完全不做常规工作的旅游博主(小宇宙上有一个粉丝数还算可以的旅行播客),今年去加拿大了;另一个长期固定租住在一个地方,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三个多小时,除了生活和工作周边,基本连上海的其他地方都很少去……

这些人完全符合那个词至少是字面上的定义:在江苏、上海或者浙江出生长大,也没有兄弟姐妹。

何以如此丰富多样、千差万别的个体生命形态,就被一竿子概括成极度单一的几个特性呢?

有人可能会说,看待这样的词,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要看到它概括总结的背后的某种一致性。比如“江浙沪独生女”,可以用来指代某一类由于家境优渥、要求较高的女性,不一定要在这个区域,也不一定非要独生。只不过,这个区域总体经济水平较高,叠加独生女特质,此类女生占据的比例可能更高一些,所以就用这个词。至于个体生活的多样性,那不是废话么?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个爹妈生的都不一样。心智正常的人谁不知道?

这么说的话,当然有一定道理。我们熟悉的所有刻板印象,都不是空穴来风。甚至歧视和偏见,都有其背后的成因。一味盯着个体的独特性,那就一切地域、性别、族群、阶层的特点和共性都是扯淡了?这当然不是。但在分析具体的某个刻板印象是否准确,有多大合理性之前,不妨先看一下,这种总结,日常生活中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

二、

以地域特性为例,不难发现,在看待“别人”(学术上有个常用词叫“他者”)和远方的时候,那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更容易出来。要是身边人都是某一类人,日常各种琐事纠纷,即便有时血涌上头,会嘀咕抱怨一句“'某类人’就是这样”,但占据的比重不会特别大。实在太多具体的纠葛了。

我去郑州上学的时候,正是全国范围对河南人的刻板印象闹得最严重的时候。具体不提了,我这个年纪的人应该都清楚是怎么回事。所以说实话,刚去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发怵的。在此之前,我一个河南人都不认识——不要说河南人,除了我们县,其他地方的人我现实中都一个不认识。但到了学校之后,像我们专业,一半是河南人,我们六人间的宿舍,刚好三个河南同学。我们每天生活在一起,多数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到大家的地域身份。比如,我同宿舍一个哥们想把隔壁的一个情敌捅了,显然也跟人家的东北人身份没半毛钱关系。

那些刻板印象,好好坏坏,部分有一定道理,部分纯属扯淡。但更多在你没有跟具体人接触的时候起作用。一旦进入具体的生活领域,接触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发生各种爱恨情仇,那些东西根本兜不住。要是类似“上海人就是精明算计排外”这样的特性总结能兜住一切,那事情倒反而简单了。

越不是那个地方的人,也不认识几个当地的人,越容易去拿刻板印象去套。我后来在上海生活了那么久,平时生活中,极少时候会说到“上海人”怎样怎样。最多就是调侃下,这个人不像上海人之类。但在我回老家的时候,包括这次来深圳,不时会有家人或朋友说到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说的人认识的上海人绝对没有我多,甚至可能一个都不认识。

有件让我记忆深刻的小事。以前一个山西的同学,有次问我,典型的浙江人是什么样的?他说刚看了一篇讲蒋介石的文章,文章最后说,蒋介石自始至终是个典型的浙江人,所以想问下我这个浙江人这句话是啥意思。我当时完全懵了,因为根本一头雾水,从没想过浙江人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更遑论去判断常公凯申身上的浙江特性。

随着后续对其人的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我还是没有半点头绪。这么复杂的一个历史人物,是他的政治军事手腕反映了“浙江人”的能力,还是在前线也收听股市行情反映了“浙江人”的拜金?显然都说不大通。

在他的日记开放给学者研究之后,杨天石先生去逐篇数过,这个运输大队长写了57年日记,一天都没有中断过!如果是在战场上或其他不方便带日记本出行的地方,他会先写在纸片上,后面要么抄写回日记本,要么就直接贴上去。晚年身体不好手抖的时候,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凯申常规的字体是非常整齐“中正”有力的,跟教员的龙飞凤舞是两个极端),但依然没有漏掉一天。甭管怎样,57年,一天都没有断过!

这是个什么概念?寻欢宗师西门庆,从入欢场到死亡,也有两天没过性生活:一次是李瓶儿死后,太过伤心,停了一天;另一次是去京都,住在太师家里,不便索求。所以,凯申写日记的频率,居然超过了大官人求欢。

那么不管是“正经人谁写日记”的“地图开疆、日记治国”作派,还是持之以恒的这种自律,好的坏的,跟“浙江人”的什么特性有什么联系吗?我完全看不出来。——注意,既然要说“浙江人”的特性,那就需要是别的地方没有,或者远没有浙江人突出的,不然,这个说法就毫无意义。

所以,我很想跟写那篇文章的人请教下:蒋介石到底在哪些地方怎么体现了浙江人独有的哪些典型特性?

如果不能作出让我信服的分析,那么我就认定你在瞎扯。这个联系总结,还不如民间流行的“你们那儿都是做生意当老板的”更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我每次听别人这么说其实都有点不舒服,碍于情面,也不好当面告知:可能小老板的比例相较某些省份确实略高一点,但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我们浙江也有老师、医生、公务员、打工社畜、艺术生、作家、小偷、流氓、赌徒、诈骗杀人犯,并不是每个人都做老板很有钱呢。

三、

对一个族群的特性概括,本来是认知的某种深化。但现实中,尤其对“他者”,看不到具体鲜活的面目,只有单一模糊的脸谱模式,就很容易走到类似“浙江人有钱当老板”这样一个极度简化加标签化的极端。这实质上隶属于一种普遍的“泛政治化”。

土耳其小说家Elif Shafak非常精准地论述过小说的政治:“政治让人分开,小说让人联结;政治大而化之,小说关注细节。”广义上的政治,核心要义就是区隔。教员的话更加经典,说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再“少少”的敌人,也要有,非“他者”不足以确认自身。

因此可以把一切更强调区分、单族群共性的议题都划入“泛政治”领域,不一定非得是狭义上的那些政治新闻和事件。最宏大的两个政治叙事议题,一个是国家/民族,另一个是阶级。而当下国内网络生态中最普遍的,也许是性别,这个谁都逃不掉,没有人不感兴趣,引发对立的操作难度最低。

在这个领域,每个人,都有各种维度的身份,但在同一维度,只能有一种。你政治国籍和民族是中国汉族,就不可能是非裔美国人。你是男的,就不是女的。好吧,如果按照西方现在的政治正确,更准确的表述是,你今天是心理第26个性别,就不是第59个。

而人的注意力和集中斗争方向很有限,不可能所有维度四处开战。于是在泛政治领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种维度的对立矛盾可以被另一种维度掩盖和转化。如魏斐德的著名广州地方史研究著作《大门口的陌生人》中说到一个事情:晚清广州社会“团练”运动的发展,让不同村庄宗族之间有了接触。原先以本宗族身份为基本认同的人,部分开始有了阶级意识。

我是这个村的长工,本来最大的“他者”是隔壁村的人。现在接触到了隔壁村的长工,发现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似度超过我跟村里士绅之间的相似度。随后新的政治维度就产生了,这个趋向内含的机理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秘密结社,民间起义,进一步的阶级叙事的滥觞,都与之脱不了干系。

明白这个原理,就会清楚,网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争论议题,有一些表面看上去是完全不相干的领域,但内里绝对不是全无联系。而像目前西方社会各种标签化的政治正确和对立,又是否在掩盖什么方面更深的矛盾?

四、

与“泛政治”相对的,更强调联系和互相理解,以及个体独特细微感受的,就是“泛生活”领域。——我其实很想用“泛文学”来代替,因为“生活”可以涵盖一切,包括政治生活的和其他各种。但考虑到那样说很容易引起误解,觉得是什么必须跟文学作品相关的东西,于是还是决定用笼统的生活概念。但这样使用又容易有种把“泛政治”排在“生活”之外、不在生活之中的错误导向,只能提前明确。没办法,人使用语言说明就是麻烦

这其实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交织在复杂的生活中。任何一个层面,过度介入另一个层面,都会造成各种混乱,甚至灾难。下篇推文会梳理“泛生活/日常/文学”逻辑过度介入“泛政治生活”引发的错乱,这里只强调另一种情况:给一切日常生活都打上政治化标签,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再拥护体制和曾经历史正当性的爱国者,也没法否认,特殊年代给一切都打上革命/反革命、姓资/姓社的标签,不论最终从大历史的角度怎么看,至少对很多人的个人生活,造成了不合理的影响。这种不合理最实质的东西,就是一切生活的“泛政治化”,而不是具体方向性的左或者右。

反复说过,昆德拉一生最痛恨的,就是给他的作品贴上“反共”的标签。因为他的作品探讨的是泛生活/文学/小说的主题,在这个层面,用泛政治角度去解读,方法论上就是一个愚蠢的极权,得出的结论自然离题万里。

昆德拉曾经悲观地判断,这个世界将变得越来越“爸爸化”,所以小说的微妙个体精神最终将荡然无存。他说的“爸爸化”,就是“泛政治化”。看看今天的网络公共生活,即便是一条今天天气很好的发文,也可能引发骂战。比如,天气很好=拥护体制/天气不好=反体制就是一条可行的引战逻辑线。更不要说有男女、小孩,或者狗狗的发布。那么什么样的生活发布,可能没有男女呢?

本来,男女是互补又可能互相理解的一个仅仅是性别的天然属性。但在泛政治领域,男女首先是有自己各自特点的(政治的要义:区隔),这其实没错。但随后一步,就是极简粗暴的扩大化和标签化,随之而来就是必然的对立。在日常生活中,你跟一个人熟悉、相处,对方有一万个细枝末节的好处,也有一万个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方。这其中,一大半甚至跟性别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在高度简化、对立的泛性别政治中,男人可以简化为蝈蝻,女性简化为拳师,一个个丰富、鲜活、可能爱之深切也可能恨之入骨的生命不见了,只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两个标签集团在像以色列和哈马斯一样互射火箭炮。

从这个背景回到开头的“江浙沪独生女”概念,就不难发现,其出现在哪个领域,又能实现哪些社会功用了。反正绝对不会属于颂扬生活多样性和互相包容理解的领域,也无助于深化你对社会的认知。它甚至都不区分一下苏南和苏北!你他妈哪怕说“沪苏杭独生女”也更合理一些。“江浙沪”,你把我们温州按摩小妹又放哪儿了(呃,这可能也是个刻板印象)?当然,这词可能因为太过无厘头,没怎么大流行起来。但这样的标签,确实是太适合当下的网络公共生活了。

也因此,天知道我有多痛恨西方的那套政治正确。它貌似尊重捍卫少数群体的权益,但本质就是给人贴各种高度简化的标签,除了制造对立,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借着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在各种或明或暗、有意无意的力量的推波助澜下,那种趋向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完全不受影响。

这里面有一个乍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方。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在移动互联网成为生活日常之后,那种趋向愈发严重了。按理说,标签化刻板印象更多作用于“他者”和远方。以前信息不那么通畅的时代,没有渠道了解外面的世界,不时出现那种情况很正常。何以在信息无穷无尽的移动网络时代,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样貌都近在眼前,人们却没有因此加深理解,反而更加身处茧房和对立困境呢?

我的一个判断是,作为工具本身,移动互联网是中立的。两个趋向的力量都在广泛使用。从总体数据量上看,泛生活/日常的内容,也未必输给泛政治内容。甚至可能还占上风。但其中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关键点:十句美好的话留不下太持久的印象,一句骂街却会刺痛你好久。

这里涉及两个领域的特点。泛生活领域,是日常温润,静水深流的;而泛政治领域,却是猛烈出击,简单粗暴的。你划过朋友圈,八条晒吃的,九条晒日出日落,只有一条就某个争议话题发表了激烈的跟你不同的观点。最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恰恰就是那一条。

个人事务和公共事件混杂在一起、又随时互相转化的网络生活中,那两个领域的内容也互相交织。而即便前者在数据量上压过了后者,后者也会像几滴墨汁滴入清水一样,让整盆水都变黑。无法避免。只能坚信,日常温润的力量和感动,某个维度下分属不同族群互相理解的可能,永远都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