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央行女掌门纳比乌琳娜:“穿裙子的将军”

 wps0321 2023-11-17 发布于河南

2023-11-17 10:46:5410034

分享到:

   

   参考消息网11月17日报道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近日发表题为《俄罗斯央行女掌门纳比乌琳娜:数字化、阴谋论与胸针》的文章,作者是纳塔利娅·特鲁申娜。全文摘编如下:

10月29日,俄罗斯中央银行行长埃尔薇拉·纳比乌琳娜迎来自己的60周岁生日。她是俄罗斯政坛的常青树:仅是担任央行行长一职便已超过10年,而仕途的起点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与此同时,她也是受批评最多的政府部长之一:无论是性别还是年龄,都没能降低她受臧否的热度。本文撷取了她职业履历中的高光时刻、亮眼成就以及失败经历,来串起她的一生。

平步青云

纳比乌琳娜1963年出生在乌法。父亲是司机,母亲在仪表厂工作。她从小就是优等生,同学们对她的博闻强识、毅力恒心、兴趣广泛印象深刻。她还拿到了音乐学校的钢琴毕业证书。少年时代,她沉醉于安娜·阿赫马托娃以及白银时代著名诗人萨沙·乔尔内的诗歌。据同学们回忆,她甚至学过哑剧表演。

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后,这位来自小城的年轻女子决定前去征服首都。她以全优成绩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毕业,而后攻读了研究生。在刻苦求学的同时,她并未耽误人生大事。她与莫斯科大学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史教研室的年轻讲师库兹明诺夫喜结连理,后者日后创办了俄罗斯最前沿且最顶尖的经济研究机构之一高等经济学院,出任校长。1988年,他们的儿子瓦西里出生了。

1991年,她开始担任苏联科学工业联盟(即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的前身)负责经济改革问题的首席专家。1994年进入俄罗斯经济部,从主管国家经济调控的经济改革司副司长做起,1997年晋升为副部长。1999年至2000年,她出任普京团队中最主要改革派人物格列夫领导的“战略研究中心”基金会副总裁,2000年至2003年担任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第一副部长。而后,她一直担任“战略研究中心”基金会总裁至2005年。2007年,她被任命为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她将该部改组成经济发展部。她还担任过一年多的总统助理,自2013年6月24日起执掌俄罗斯央行。2017年和2022年,俄杜马(议会下院)依据总统提议,两度延长了她的任期。

力挽狂澜

然而,执掌有着“银行部”之称的央行,她一路走来,绝非顺风顺水。这个职位所面临挑战、所解决问题的难度都达到极点。纳比乌琳娜刚履新,危机便突然袭来。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后,莫斯科首次遭遇制裁,国际油价正好下跌。纳比乌琳娜的团队走了当时令所有人都觉得匪夷所思的一步棋:将基准利率提高到17%。汇率和经济运行因此才大体稳定下来。

同时,俄罗斯支付市场的软肋也显现出来。3月,威士信用卡公司和万事达信用卡国际公司突然中止向股东遭受美国制裁的4家俄罗斯大型银行提供信用卡服务。上述两大境外系统事实上垄断了俄罗斯当时的支付市场。纳比乌琳娜率团队开始打造本国的支付系统,并支持启动了名为“米尔”的国内信用卡发行,这个词在俄语中是“和平”或“世界”的意思。俄内部的所有威士和万事达卡结算都转入本国支付系统。多亏这一操作,2022年3月西方启动如同“核打击”般的金融制裁后,境外支付系统没能让俄境内的银行卡使用陷入瘫痪。2015年,《欧洲货币》月刊将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长的殊荣授予纳比乌琳娜,褒奖她对俄“宏观经济风暴”的应对。

俄罗斯银行在她领导下推进的数字化进程,其规模绝对可用历史性来形容。快速支付系统启动便利了汇款,电子钱包市场欣欣向荣,出现了在“不设分行”基础上构建商业模式的大型银行。在新冠疫情期间,上述所有变革的好处无一例外凸显出来,当时,半个国家都处于自我隔离状态。接下来的考验是2022年2月,俄罗斯遭受了数量史无前例的制裁,但俄央行的应对很有章法。去年2月底时,央行将利率提升至创纪录的20%,并实施了严格的外币管控措施,此后,随着局势日益稳定,再逐步降低基准利率,放宽外币管控。这成功避免了银行挤兑,美元汇率也从3月的1美元兑120卢布,降至2022年盛夏时的1美元兑60卢布。

备受争议

尽管取得了上述所有成就,但央行依旧是受批评指责最多的政府部门,对其工作的不满往往带有近乎阴谋论的色彩。2014年11月,央行决定放开对卢布的汇率管控,让其自由浮动,引发大规模不满情绪。在那次危机期间,卢布对美元的汇率曾达到了1美元兑80卢布,欧元更飙升到1欧元兑100卢布。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这是“蓄意为之的政策”,企图令国家境况变得更糟。然而,当卢布币值稳定下来之后,这些站不住脚的指责便偃旗息鼓了。经济学家们众口一词,开始向民众科普:在那个阶段,无论央行怎么做,金融危机都是不可避免的。

下一波不满的导火索是国际社会对纳比乌琳娜专业素养的认可,即《欧洲货币》月刊将她评为全球最佳央行行长。有恶意揣测者说,西方在与俄关系显著降温的背景下,竟还褒奖某人,这“可不那么简单”。此外,纳比乌琳娜在俄对乌军事行动之后许久都未被俄罗斯的“不友好国家”纳入制裁名单,更助长了流言蜚语。不过,2022年9月,她“终于”受到制裁。

尽管制裁带来了诸多困难,但俄罗斯的金融行业仍在继续发展。俄央行并未放弃发行数字卢布的计划,对数字货币推出了使用试点。

“胸针游戏”

因为做事雷厉风行,纳比乌琳娜又被称为“穿裙子的将军”,或是“乏味部长”,影射她是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技术官僚。但这些怀疑论者可谓大错特错,正是她引领了女性官员佩戴胸针的潮流,整个市场都试图从她出席有关基准利率的记者会时所搭配的胸针,来判断她对金融政策的考量。

以央行的直接声明作为金融从业者判断的依据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总希望从各种“字里行间”捕捉到所有暗示。因此,纳比乌琳娜的声明可谓正中下怀,她在经济平顺的年代曾表示,自己为服装搭配胸针时并非漫不经心,而是视“形势与心情”来选择。甚至在疫情期间,她也一直在跟记者和观察家们玩这种猜猜猜的游戏。很多时候大家都能读懂她的想法。例如,在2022年4月,她的胸针是一栋小房子,提醒人们要“居家”,很是应景。但也有连经验丰富的观察家绞尽脑汁也猜不出来的时候。2020年10月23日,央行宣布基准利率保持4.25%不变。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她,佩戴的是一枚波浪胸针。一些人说这象征着俄经济复苏过程如同波浪般起伏,另一些人则解读为这跟秋季新冠病毒蔓延进入高潮相关。

也不乏有趣的片段。央行2021年12月17日举行了当年的最后一次会议,将利率定为8.5%,她胸前的胡桃夹子胸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分析人士一致认为,这是在提醒大家通胀如同一枚“硬核桃”,但是监管者有工具能够“破解”它。但在俄罗斯开始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后,这些“游戏”与“暗示”都销声匿迹了:纳比乌琳娜不戴胸针了。唯一的例外是在2023年10月17日,她上装的大翻领上没有出现久违的胸针,但有一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参会徽章。总统摄影师将这张照片发到网上,这一细节马上成为社会及媒体热议的话题。

60岁在俄罗斯已是该退休的年龄了,但纳比乌琳娜显然并不打算退休,她还会给官员、商人和普通公民制造更多批评她、仰慕她的机会。(编译/胡丽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