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新用户40828904 2023-11-17 发布于福建

在沿海诸省中,虽然不乏像广东、江苏这样的四核心城市组合,也不乏像浙江、山东、辽宁、河北这样的双核心组合,但是三核心却仅有福建这一个。而且福建的三核心关系也是最复杂的,作为省会的福州,行政级别却不及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厦门,人口又不及地级市泉州,就连GDP也是刚刚反超泉州。而身为副省级的厦门,却在人口、GDP上又完败于泉州和福州。巧合的是,这三座滨海城市还均和我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那么,在各大领域的福建第一城分别会花落谁家呢?到底谁才是福建实至名归的综合实力第一城呢?……本文,我们便通过20项核心数据来深度解答。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一、人口规模:
1、泉州888万
2、福州845万
3、厦门530万
作为全国十大经济体中,唯一没有千万级人口城市的福建,不仅人口第一城不足900万人口,而且既不是省会福州,也不是唯一副省级城市厦门,反而是地级市泉州。其中,省会福州虽然比厦门高出了300多万,但却也以40多万的微弱之差屈居地级市泉州之后。不过,人口最多的泉州,人口吸引力反而最弱,尤其是114万的人口净流入,还不及厦门的一半。无独有偶,省会福州同样是不及厦门的一半。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二、面积:
1、福州11968km²
2、泉州11015km²
3、厦门1701km²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不仅是一座城市众多人口生存的基本土壤,同时还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土壤。陆地面积越大的城市,无疑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纵深,和更多元化的土地资源开发空间。当福州和泉州均超过1.1万km²时,身为全省唯一副省级城市的厦门,却只有1700km²,甚至还不及省会福州的七分之一。地市泉州则是以8.7%之差屈居福州之后,不过也相当于6.5个厦门大小。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三、城市级别:
1、厦门,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2、福州,地级省会
3、泉州,地级市
在我国28个下辖地市的省份中,省会行政级别并非全省最高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除了本文讨论的福建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了。以至于福建成为我国拥有副省级城市中,唯一省会不是副省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省会福州在人口、GDP上长期被泉州压制,在行政级别以及知名度上,又被厦门所压制。至于地级市泉州,在面对单列市和省会的左右夹击之下,被两者后来居上一本已是大势所趋。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四、GDP总量:
1、福州12308亿
2、泉州12103亿
3、厦门7802亿
长期位居福建GDP第一城的泉州,终于在2023年退居第二,取而代之的则是福建省会福州。两座城市不仅携手突破1.2万亿,而且彼此之间的差距也是只有微不足道的1.7%,这也意味着,福州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被泉州反超。相比于福州和泉州的龙争虎斗,身为福建唯一副省级城市的厦门,反而是彻底沦为陪衬,只有泉州的64%。不仅无缘万亿级,而且距离万亿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五、GDP增速:
1、厦门11.11%
2、福州10.41%
3、泉州8.80%
虽然地小人少的厦门,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上,难以和泉州、福州相提并论。但凭借副省级优势所获得了更多发展契机,反而在GDP增速上超过了强省会模式下的省会福州。以至于即便省会增速高达10%以上,足足比泉州高出了18%,但依旧以6.8%之差屈居厦门之后。这也意味着,作为地级市的泉州,即便拥有全省最多人口,但GDP被福州乃至厦门反超已是大势所趋。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六、人均GDP:
1、厦门14.72万
2、福州14.57万
3、泉州13.63万
别看厦门在GDP上与泉州和福州之间的最小差距也达到了1.55倍,看似望尘莫及。但如果论经济的发达程度,厦门则是力压省会福州,携手突破2万美元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城市。不过,由于厦门和福州之间的差距仅有所剩无几的1.1%,因此,未来谁会成为新的第一还很难定夺。而和发达城市仅有一步之遥的泉州,则是以6.9%之差紧随其后。另外,8%的首尾差,也是继GDP增速的26%之后,第二次低于30%。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七、人均收入:
1、厦门6.8万
2、泉州4.67万
3、福州4.64万
在体现一座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三座城市所呈现出来的结果竟然和人均GDP截然不同。虽然厦门依旧是脱颖而出,但人均收入达到6.8万的厦门,和不及5万的福州、泉州相比,堪比鹤立鸡群,足足领先了至少45%。反观人均GDP和厦门势均力敌的省会福州,不仅只有厦门的68%,而且还以0.6%的毫厘之差不及地级市泉州,垫底三城。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八、人均财政支出:
1、厦门2.05万
2、福州1.18万
3、泉州0.91万
在财政上享有高度自由权的计划单列市厦门,不仅在人均财政支出上完胜省会福州,而且成为福建唯一超2万的,即便是省会福州,也只有其的58%。至于地级市泉州,不仅垫底,而且成为三叉戟中唯一低于万元的,与福州之间的差距达到了30%。人均财政支出上的遥遥领先,势必会让厦门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问题上,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用于惠及于民。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九、人均社消:
1、泉州6.74万
2、福州5.54万
3、厦门5.03万
从过去一年的消费力来看,省会福州和计划单列市厦门似乎全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略显不尽如人意。其中,福州虽然以10.1%的优势力压厦门,但在面对地级市泉州的强势表现时,仍然是略显黯然失色,差距更是达到了22%。由于消费是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拥有更强消费欲望的泉州,在接下来的一定时期内,势必将收获比福州和厦门更多的发展势能。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人均存款:
1、福州10.83万
2、厦门9.82万
3、泉州6.80万
果不其然,在消费上相对更激进的泉州,在体现居民剩余财富值的人均住户存款上颇有几分坐吃山空的意味。不仅人均存款垫底,而且是三城中唯一低于9万的。反观省会福州,不仅人均存款率先突破十万大关,而且足足是泉州的1.6倍。至于人均收入曲高和寡的厦门,虽然以44%的压倒性优势完胜泉州,但却难以掩盖落后于福州10.4%的事实。看来,论藏富于民,还得看省会福州。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一、机场客运量:
1、厦门1013万人次
2、福州574万人次
3、泉州371万人次
众所周知,影响一座城市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便包含被誉为“经济大动脉”的交通。从象征一座城市国内乃至国际交通枢纽地位的机场客运量来看,人口最少的厦门,竟然意料之外地问鼎福建省。而且是全省唯一超千万人次的,要知道,省会福州也才500多万人次,近乎于只有厦门的一半多点。至于福建第一大人口泉州,更是不足400万人次,仅有厦门的37%不到,难怪很多人一直误以为厦门才是福建省会了。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二、财政收入:
1、厦门883亿
2、福州698亿
3、泉州527亿
在象征一座城市财政硬实力的财政收入上,人均财政支出鹤立鸡群的厦门,果然是财大气粗。不仅财政收入再次力压省会福州脱颖而出,而且在少300多万人口的前提下,财政收入竟然比福州高出27%。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作为全省第一大人口城市,泉州却因为只是地级市的缘故,财政收入反而垫底,不仅落后于福州32%,更是不足厦门的60%。这一反差,势必会造成泉州的财政经费显得愈加捉襟见肘。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三、规工总产值:
1、泉州19745亿
2、福州11592亿
3、厦门8520亿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一直很困惑,作为地级市的泉州,是如何做到能在GDP上同时优于副省级厦门和省会福州的。在看完三座城市工业数据后,相信这一困惑也就自然茅塞顿开。在被誉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工业上,泉州不仅规工总产值即将突破2万亿,成为福建名副其实的工业第一城,而且刚好是福州+厦门的总和。反观身为副省级的厦门,则是受限于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导致规工总产值未能突破万亿,仅有泉州的43%。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四、进出口总额:
1、厦门9225亿
2、福州3657亿
3、泉州2712亿
虽然三座城市均为滨海城市,而且彼此相互紧邻。但在象征国际经济地位的外贸上,成绩却是大同小异。就算没有一座城市突破万亿,但首尾差依旧高达3.4倍。尤其是泉州,进出口竟然只有2700亿,反观弹丸之地厦门,则是全省唯一即将突破万亿大关的,不仅以2.5倍的压倒性优势完胜福州,更是邻居泉州的3.4倍。以至于福州+泉州的进出口总额,仍不及厦门的70%。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五、建筑业总产值:
1、福州6270亿
2、厦门3513亿
3、泉州2344亿
在城市基建硬实力上,拥有强省会优势的福州,不仅在规工总产值上成功脱颖而出,而且超6000亿的成绩,甚至比厦门+泉州的总和好高。以至于作为福建唯一副省级城市重点打造的厦门,也只有福州的56%,略显望尘莫及。即便是如此,厦门在面对地级市泉州时,仍然以1.5倍的绝对优势胜出。足以可见,泉州在城建上有多拉跨了,所以泉州至今没有地铁也是情有可原的。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六、文旅收入:
1、厦门855亿
2、福州596亿
3、泉州593亿
别看三座城市在优质文旅资源5A景区的数量上,均只有一个。但彼此呈现出来的文旅创收水平,却截然不同。虽然没有一座超千亿的城市,但身为福建文旅第一城的厦门,还是凭借850亿的成绩脱颖而出,而且足足比另外两座城市高出了44%,可谓是一枝独秀。相比于厦门的一骑绝尘,福泉两州之间则是仅有0.5%的毫厘之差。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七、三甲医院:
1、福州26家
2、厦门12家
3、泉州7家
在救死扶伤的医疗上,身为福建第一大人口中心城市的泉州,不仅在优质医疗机构数量上仅仅收获了个位数,甚至还不及人口只有自己60%的厦门60%,这一反差堪比本末倒置。而和泉州一样均为800多万人口的福州,只因为是省会,不仅以3.7倍的绝对优势完胜泉州,同时也是副省级厦门的2倍有余。而医疗上的反差,也是充分反映出了我国强省会模式下重点资源分配的最大特点。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八、大学数量:
1、福州35所
2、泉州18所
3、厦门16所
继医疗资源之后,在科教资源方面,同样是难逃强省会模式所导致的科教资源的严重失衡。当省会福州大学数量达到35所时,身为副省级城市的厦门却只有16所,甚至还不及地级省会福州的一半。即便是在面对地级市泉州时,同样是以2所之差屈居其后。不过,好在大学数量不多的厦门,却拥有整个福建省唯一一所985院校厦门大学,至少为副省级的厦门守住了科教资源的质量优势。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十九、在校研究生:
1、福州4.56万
2、厦门2.6万
3、泉州0.77万
果不其然,拥有绝对科教资源质量优势的厦门,即便是大学数量最少,人口更是远落后于泉州和福州。但在象征大学人才产出质量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上,厦门反而是以3.4倍的压倒性优势完胜缺乏顶尖科教资源的泉州。不过,和同样拥有1所双一流院校的省会福州相比,差距依旧是十分明显,甚至还没有福州的60%。这也反映出厦门单凭厦门大学的优异表现,依旧是略显独木难支。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二十、新增人均专利:
1、厦门72件/万人
2、泉州45件/万人
3、福州34件/万人
作为福建省第一大人口吸引力城市,外来净流入人口足足是泉州+福州总和的厦门,即便是在缺少科教、人才两大基础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依旧是凭借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在科技创新能力上拔得头筹。不仅每万人新增专利数量达到了72件,而且是唯一超过50件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拥有科教、人才优势的福州,反而只有34件,甚至还不及泉州,直接垫底。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总结:随着福建“三叉戟”在20项核心数据上所取得成绩的尽收眼底,本文开头相关问题的答案,势必也已迎刃而解。那么,关于这三座城市综合实力上的孰强孰弱又是否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呢?最后,便让我们一起揭晓悬念:
1、福州综合得分738,共计7项第一,11项第二,2项垫底;
2、厦门综合得分700,共计10项第一,4项第二,6项垫底;
3、泉州综合得分562,共计3项第一,5项第二,12项垫底;

2023福建三强:少300余万的厦门反超福州,泉州彻底掉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