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赵中华:秋凉桂花浓

 中州作家文刊 2023-11-17 发布于河南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1092】


 

秋凉桂花浓

河南    赵中华

大抵,女人都是喜欢花的。我写过桃花、樱花、菊花、梅花,唯独不曾写桂花。直至近日读完文友的那篇《风会记得桂花香》后,我仿佛饮了一坛“桂花酒”,迷醉得不知归处。恍惚中,鸥鹭惊起,桂香暗袭。
桂花树,似乎太过寻常,以至于我难辨其异。但李清照却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道出了对桂花的偏爱,杨万里则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写出了桂花的飘飘仙气。而我觉得,桂花名为“桂”,实则不“贵”,它既无百花之艳,又不逢春而开;既无绚丽之姿,又无媚人之态,但它就是以密密匝匝、团团簇簇或黄或红的小花,在仲秋时节,盛大而恣意地绽放在街头巷尾;以披肝沥胆之力和无孔不入之势开启了天地间的草木之香。

邂逅第一缕桂香是在“白露”过后。当百花凋零、蒹葭开始苍苍,我依旧喜欢夜行湛河堤岸。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和蝉鸣的聒噪,当夜风中夹杂着微微的凉意拂过我的脸庞和发梢,我的身心如蝉翼一般。望天,一轮明月悬苍穹;望水,水月相映光潋滟。独自穿行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极少能遇见早已相识或似曾相识的人,哪怕惊鸿一暼都是一种奢求。思忖中,幽幽的桂香袅袅而来,不经意间包裹了我。我竭力地呼吸,欲将花香荡涤我的五脏六腑。可桂花树在哪儿?是在天上宫阙还是在月下堤岸?夜太黑,我寻不到它的踪影。

嗅着满衣的花香,漫步在连每一个沟坎都熟知的堤岸,我想到了摇着轮椅常去地坛的史铁生。他将自己在地坛的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包括对母亲的怀念,以富含哲思的文字提炼出了对生与死的感悟、对绝望中希望的渴望。如果地坛是史铁生灵魂的栖息地,那么,湛河的堤岸就是我的“地坛”。从姹紫嫣红的春到乱花迷人眼的夏至清香益远的秋,生命的脉络如“爬山虎”的藤,盘根交错而又拼力向上。有谁知道它经历了怎样的风霜雨雪,又有谁知道它怎样的匍匐于地、攀墙而生,于深秋时节为苍黄的大地涂抹上浩荡的嫣红。

循香而行,不觉间,我已置身桂花树下。“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待月高”。此时,月亮的清辉流泻在繁星点点的桂花上,翠绿的叶子泛着轻柔的光。遥想月宫的嫦娥,此时是不是正怀抱玉兔坐在桂花树下含笑闻香?虽然高处不胜寒,但在皎洁、纯净的月宫起舞弄清影,又何羡人间?人间的山山水水,无论清流还是浊浪,无论清醒还是混沌,走过,路过,错过,品尝过。生死间,也无风雨也无晴。此时,星星点点的桂花翩落于我的发间,就着月色啜饮一杯酒,即使对影成三人,我心亦翩跹。

夜阑珊,草的湿意蔓延而来,我的思绪仍若宣纸上的一滴墨……依旧记得桂花香满城的桂林,依旧记得折桂(花)插鬓的成都街头,依旧记得多年前故友同食桂花糕的嬉闹……可如今,桂花似旧人非昨。
起身,该回家了。我知道,自己依旧贪恋人间的桂花香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