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版《马原》 | 第四章——简答题

 龙书意 2023-11-17 发布于广东
今天上午发了马原第四章(2)的名词解释,发送的时候忘记打开通知用户了,所以今天发两篇,把第四章的简答题也提前发出来,大家可以看到吗?不能我明天就再发一次,能看到的话就点一个在看吧☺️
Image

简答题

Image

1.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1)商品的二要素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Image

2.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重性的关系

(1)劳动二重性

①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商品的二要素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③商品二要素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一方面,具体劳动创造出了能被人们所利用的具体形态,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抽象劳动又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成了商品具有价值的原因。

Image

3.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归根到底来自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商品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即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劳动二重性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和商品二因素的矛盾。

(2)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3)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个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Image

4.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及其对货币的认识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形式日益多样化。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这是商品交换处于萌芽阶段的价值表现形式。商品交换最初是在原始公社之间发生的。原始部落都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偶尔会发生互相交换余缺产品的行为。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有了发展的条件下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在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以后,尽管畜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基本上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给以后可以用来交换的产品已较前增多。交换成为比较经常的事情,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一种产品已经不是只能偶然地同另一种产品相交换,而是可以同多种产品相交换了。因此,商品的价值表现扩大了它的范围。

(3)一般价值形式。这一阶段商品交换的特点,就是出现了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便是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为着克服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它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标志着商品交换的巨大发展。

(4)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的地域性和不稳定性,限制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要突破一般价值形式的这种局限性。在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逐渐固定在贵金属金、银身上。这种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便是货币。自从出现了货币,一切商品首先同货币相交换,用货币表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就出现了价值的货币形式。它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

Image

5. 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可以作以下理解:

(1)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指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2)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资本是增殖价值的价值,它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在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但是,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采取了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物质形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于是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一种错觉,似乎这些物天然就是资本,资本变成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似乎劳动的一切社会生产力并非劳动本身所有,而为资本所有,资本本身就具有一种能使价值增殖的魔力,这就是资本拜物教。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分析指出,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劳动本身并不是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创造了剩余价值,使货币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阐明了资本的实质,揭露了资本拜物教产生的秘密,为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Image

6.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造成某些部门发展过快,浪费社会资源,或某些部门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就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多,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总之,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归结为一点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通过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的。

Image

7. 价值规律的弊端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时,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其二,阻碍技术的进步。在市场竞争中,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三,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可能使一部分具有有利生产条件的生产者积累大量财富,而使另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蒙受损失甚至破产。

Image

8. 如何理解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相交换。在这里,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如果商品卖不出去,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再生产就难以进行。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Image

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包括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价值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论,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起源的理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下: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①在马克思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已经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甚至已经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区分劳动的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不是通过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来解释价值,而是通过该商品所换来的另一种商品包含的劳动量来解释该商品的价值;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结果,在价值的形式、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量的决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混乱和错误。

②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对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揭露和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观念,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对我们科学认识商品经济的本质,正确理解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清除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私有制商品经济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撇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所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

②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Image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角度对生产性劳动进行了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也需要做出新的认识和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3)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Image

1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其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美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家支配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关系。

Image

12. 劳动力商品有哪些特点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Image

13.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为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Image

14. 不变资本和可交资本的区分依据及其意义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含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意义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不应拿剩余价值同全部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Image

15. 如何正确认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这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由机器大工业阶段发展到自动化阶段。

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导致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资本主义自动化生产的这些表现就断言:技术和科学已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

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根源在于:第一,没有认清技术和科学的实质,或者说技术和科学与人的抽象劳动的内在的、根源性的关联;第二,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技术和科学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中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具体而言,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是创造新价值,更不是创造剩余价值。自动化生产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使其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自动化生产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Image

16.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家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为了在工作日长度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Image

17. 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及其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资本积累的实质

①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②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资本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2)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①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②资本积累也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3)资本不断积累的后果

①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②资本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③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两个必然)

④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Image

18.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内涵、区别及其价值

(1)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内涵

①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

②资本的周转是资本在运动中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关键的因素有资本周转的时间和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③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指产业资本的运动,二者都是资本流通运动的形式,都包含着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2)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①考察二者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描述资本运动,而资本周转则主要是从价值的角度来描述资本运动。

②考察二者的目的不同。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的一次循环运动,着重考察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生产出来,并揭示资本正常循环所需具备的条件;而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着重考察资本运动的速度,揭示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

(3)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价值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有重要指导意义。

①指导认识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照再生产客观要求的一定比例,将产业资本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保持它们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这一理论撇开它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只有认识和运用这一原理,保持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循环运动的连续性,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②指导认识加速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周转的意义。资本周转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能节约预付资本量、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意义重大。这一理论撇开它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周转也是适用的。它对指导社会主义企业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Image

19. 产业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存在,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20.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称为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

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以下影响:

(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Image

2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2)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3)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上述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Image

22.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划时代的功绩。马克思“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规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

Image

23.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1)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2)表现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3)爆发的原因

①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爆发的特点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Image

24.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社会活动中,要经常调整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2)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不自由、不民主、不平等、不尊重人权的本质。

其实,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①

Image

25.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

资本主义的诸项政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维护自身利益和巩固自己政治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在:

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②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

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推动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

①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②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③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④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尖锐化。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Image

26.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主要是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观念和个人主义价值观。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最初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确立起来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正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点来实现其“牧师”职能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是因为,一方面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与统治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统治的指导思想,为这个社会制度进行理论辩护。

(3)辩证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精神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被保存下来的。在这些成果中,包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文明进步成分,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参考和借鉴。但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具有极大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分析、批判和摒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