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版《马原》 | 第五章——论述题

 龙书意 2023-11-1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论述题


第一题、第二题我给大家列出了课本上要回答的条目,具体内容的多少要根据大家的分值占比和答题时间来分配,第三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题目,我给大家提供了除了课本之外的答题素材,课本上的内容大家要根据题目选择性的去用,在论述这类开放型题目的时候,要有意识的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最好和原著以及时政结合起来回答,这样会让你的考卷脱颖而出,令老师眼前一亮,分数自然也会高一些。原著和时政会等到课本题目更新完之后再给大家分享,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图片

1.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分析其原因与实质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实体经济的停滞,驱使资本家日益依赖金融市场的增长来获取和扩大货币资本,导致了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合,从而引发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第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第四,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常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企业董事所得利润等,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转变。

第五,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即难以化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一步步陷入衰退和停滞,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

第六,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此外,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变化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等开展的政治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促使资产阶级在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实质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自我调节的结果。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洞察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图片

2.资本主义的社会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个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第二,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从资本积累的过程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势必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使资本社会化占有成为可能;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对生产过程的管理社会化,相应地派生出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管理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资本家个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第四,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资本主义在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一,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第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是必然的历史走向。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

图片

3.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围绕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点分析某些观点

课本知识+分析题干:以下是补充知识

1.全球化下当代中发展的应对之策

首先,应把握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当前,我们应该看到,在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等现象后面,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向全球扩展。

不仅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正在向全球扩展,而且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向全球扩展,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同样在向全球各国的各个地区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稳住阵脚,反对西化与分化,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要始终坚持国家的主权完整与独立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不动摇。

其次,深化各项改革,发展壮大自己。第一,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确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第三,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保障机制。第四,建立廉洁、高效、公开、服务型、信息化的政府。

2.《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思想

《共产党宣言》不仅为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而且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者开创美好未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显示了强大的理论生命力,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全球化思想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是全球化的必然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市场和需求两个方面,揭示了全球化的必然性。市场、需求的全球扩张,必然推动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出,资本主义既推动了全球化,也受益于全球化。

二是全球化的丰富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的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而且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三是全球化的矛盾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形成了“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状态,从而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四是全球化的本质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全球化的揭示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分析上,而是进一步揭示这种扩张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联合创造了条件,并必然向着人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的方向发展,全球化的实质是共产主义。因此,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