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紫5551光8189GE 2023-11-17 发布于山东

本节概述: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矛盾的运动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从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取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以往剥削阶级国家的建立不同,它必须在否定旧的国家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本节就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具体途径等问题作了阐述。

知识点1: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进而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产物。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

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了,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从封建社会小生产的个人操作,转化为许多人的共同操作,因而具有了社会属性,生产资料的这种社会化转变,使得它日益要求摆脱个人所有的属性,而获得其社会的属性;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是单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是许多人的共同协作生产活动,是全部生产者和全社会的行为;

第三,生产产品的社会化。任何一件产品,都经过了许多人对共同劳动和创造,是共同劳动和创造的成果。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属于资本家个人;资本家利用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从事生产,支配着生产过程;同时还占有劳动者创造的产品。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后果:

首先,从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来看,其生产是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经济理性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总是向着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而进行的。而从全社会的生产来看,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致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导致了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发展势必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进而产生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其次,由于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总是倾向于无限扩大生产,同时尽量降低劳动力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无产者和劳动人民却越来越处于绝对贫困化或者相对贫困化的境地。这两个因素的积累和发展造成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再次,在社会政治领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就了掘墓人。

(3)资本进入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大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竞争愈加激烈。竞争导致资本日益集中,形成了各种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和垄断寡头。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同时,资本的私人占有属性也更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外部矛盾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在资本主义国家内外形成了三大矛盾。

首先,垄断资本的压榨和贫富分化,进一步加深了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其次,资本在本国有效需求不足时,通过资本输出和政治控制等手段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和奴役,以保证其作为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供应和商品倾销地的从属地位,这势必加深垄断资产阶级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

最后,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斗争,使得各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4)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无产阶级革命能够首先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的运动超出了一国的范围,这就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斗争;同时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就会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口,从而取得革命的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知识点2:社会主义国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

(1)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首先体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的历史性否定,这表现在:

第一,就其性质而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和按劳分配关系。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以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凭借着这种占有关系,资本实现了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压迫。

第二,就其确立过程而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资本主义在没有否定私有制的前提下,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了封建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代替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而它的发生和孕育能够在封建社会私有制的框架内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否定,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只能在建立自己的政权以后,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去创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

(2)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也体现为无产阶级统治对于资产阶级统治的否定。无产阶级在这一过程中根本改变了被统治阶级充当统治阶级殉葬品的历史命运,使自己成为旧的阶级统治的掘墓人,新的阶级统治的建立者。

(3)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还体现为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否定。这种否定集中地表现在无产阶级革命一般是以暴力方式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本规定性上。

知识点3: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具体方式和途径

(1)从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否定的具体方式来看,暴力革命是首选方式,但同时也不排除当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占绝对优势时,无产阶级以和平过渡的方式掌握国家机器的可能性。同时,对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中的不同部分,无产阶级也应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典型的阶级压迫和阶级统治机器,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摧毁;对于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机构,应该加以改造利用,使之转变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职能机构。

(2)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由于时代条件、具体国情的不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道路会有所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