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脑知识之电脑配件:CPU

 gfergfer 2023-11-1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概述

  CPU: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大脑        

   
一、引言            

CPU,即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就像大脑一样,负责处理和执行所有的计算任务,控制着计算机的所有操作。理解 CPU 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对于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非常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 CPU 的概念、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重要性能指标。           
二、CPU 的结构  

         
CPU 主要分为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三部分。

  控制单元:负责从主存储器中获取指令,解码指令,产生执行指令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           
算术逻辑单元:负责进行所有的算术和逻辑操作,比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与、或、非、异或等。           
寄存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寄存器可以用来存储计算结果,也可以用来存储需要由 CPU 处理的数据。

三、CPU 的工作原理   

         
CPU 的工作可以简化为一个持续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主存储器中获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然后重复这个过程。在每个时钟周期,CPU 从主存储器中获取一个指令,解码该指令,然后执行它。这个过程在一个高速的时钟驱动下持续进行,使得计算机可以快速地执行大量的指令。   

       
四、CPU 的重要性能指标

  频率:CPU 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指令数,是衡量 CPU 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率越高,每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指令数越多,CPU 的性能也就越好。           
缓存大小:缓存是 CPU 的一部分,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缓存越大,可以存储的数据和指令就越多,这有助于提高 CPU 的性能。           
指令集:指令集是 CPU 可以执行的指令集合。更丰富的指令集可以使 CPU 执行更复杂的任务,从而提高其性能。           
多核与多线程:现代的 CPU 通常具有多个核心和线程,这使得它们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更多的核心和线程可以提高 CPU 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在处理多任务和并行计算时。

五、CPU 的重要性          

 
CPU 在电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它,电脑无法运行。无论是复杂的图形设计、视频编辑,还是简单的文字处理和网页浏览,都需要 CPU 来处理和执行指令。CPU 的性能决定了电脑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它的速度和效率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用户体验。

六、一些有趣的 CPU 事实

  CPU 的时钟速度——CPU 每秒钟执行的时钟周期数,通常被标示在 CPU 的规格上,这是衡量 CPU 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CPU 的温度——为了保证 CPU 的正常工作,通常需要散热设备来防止过热。一些高端的 CPU 甚至可以达到近 100℃ 的温度!           
CPU 的位数——表示 CPU 一次可以处理的数据的位数,例如 32 位和 64 位。32 位处理器一次可以处理 32 位的数据,而 64 位处理器一次可以处理 64 位的数据。           
CPU 的核心数——多核心处理器具有多个处理核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例如,一个 4 核心的 CPU 可以同时处理 4 个任务。           
CPU 的缓存——越大越好。缓存是一种内存类型,用于存储临时数据,以便快速访问。较大的缓存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处理速度。

七、结论         

   
CPU 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的结构和性能对计算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理解 CPU 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是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CPU 的设计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它将持续推动计算机科学的进步。

详细介绍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CPU 自产生以来,在逻辑结构、运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发展。           

              图片

目录

1.1 发展历史

2.2 工作原理

3.3 简介

4.4 性能结构

5. 性能衡量指标

6. CPU 结构

7. CPU 总线

8.5 核心部分

9. 运算器

10. 控制器

11.6 品牌介绍

12. “龙芯”系列芯片

13. Intel

14. AMD

15. 上海兆芯

16. 上海申威

17.7 分类

18. 指令集的方式

19. 嵌入式系统 CPU

20. 大型机 CPU

21.8 控制技术形式

22.9 与 GPU 比较

23. GPU

24. 设计结构

25. 使用场景

26.10 安全问题

27.11 未来发展

发展历史

  CPU 出现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处理器架构设计的迭代更新以及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提升促使其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专用于数学计算到广泛应用于通用计算,从 4 位到 8 位、16 位、32 位处理器,最后到 64 位处理器,从各厂商互不兼容到不同指令集架构规范的出现,CPU 自诞生以来一直在飞速发展。^ [1]^

  CPU 发展已经有 50 多年的历史了。我们通常将其分成六个阶段。^ [3]^

  (1)第一阶段(1971 年-1973 年)。这是 4 位和 8 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代表产品是 Intel 4004 处理器。^ [3]^

  1971 年,Intel 生产的 4004 微处理器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标志着 CPU 的诞生;1978 年,8086 处理器的出现奠定了 X86指令集架构, 随后 8086 系列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终端、高性能服务器以及云服务器中。^ [1]^

  (2)第二阶段(1974 年-1977 年)。这是 8 位中高档微处理器时代,代表产品是 Intel 8080。此时指令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了。^ [3]^

  (3)第三阶段(1978 年-1984 年)。这是 16 位微处理器的时代,代表产品是 Intel 8086。相对而言已经比较成熟了。^ [3]^

  (4)第四阶段(1985 年-1992 年)。这是 32 位微处理器时代,代表产品是 Intel 80386。已经可以胜任多任务多用户的作业。^ [3]^

  1989 年发布的 80486 处理器实现了 5 级标量流水线,标志着 CPU 的初步成熟,也标志着传统处理器发展阶段的结束。^ [1]^

  (5)第五阶段(1993 年-2005 年)。这是奔腾系列微处理器的时代。^ [3]^

  1995 年 11 月,Intel 发布了 Pentium 处理器,该处理器首次采用超标量指令流水结构,引入了指令的乱序执行分支预测技术,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性能, 因此,超标量指令流水线结构一直被后续出现的现代处理器,如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锐龙、Intel 的酷睿系列等所采用。^ [1]^

  (6)第六阶段(2005 年后)。处理器逐渐向更多核心,更高并行度发展。典型的代表有英特尔酷睿系列处理器和 AMD 的锐龙系列处理器。^ [3]^

  为了满足操作系统的上层工作需求,现代处理器进一步引入了诸如并行化、多核化、虚拟化以及远程管理系统等功能,不断推动着上层信息系统向前发展。^ [1]^

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在该体系结构下,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指令和数据需要从同一存储空间存取,经由同一总线传输,无法重叠执行。根据冯诺依曼体系,CPU 的工作分为以下 5 个阶段:取指令阶段、指令译码阶段、执行指令阶段、访存取数和结果写回。^ [1]^

  取指令(IF,instruction fetch),即将一条指令从主存储器中取到指令寄存器的过程。程序计数器中的数值,用来指示当前指令在主存中的位置。当 一条指令被取出后,程序计数器(PC)中的数值将根据指令字长度自动递增。^ [1]^

  指令译码阶段(ID,instruction decode),取出指令后,指令译码器按照预定的指令格式,对取回的指令进行拆分和解释,识别区分出不同的指令类 别以及各种获取操作数的方法。现代 CISC 处理器会将拆分已提高并行率和效率。^ [1]^

  执行指令阶段(EX,execute),具体实现指令的功能。CPU 的不同部分被连接起来,以执行所需的操作。

  访存取数阶段(MEM,memory),根据指令需要访问主存、读取操作数,CPU 得到操作数在主存中的地址,并从主存中读取该操作数用于运算。部分指令不需要访问主存,则可以跳过该阶段。^ [1]^

  结果写回阶段(WB,write back),作为最后一个阶段,结果写回阶段把执行指令阶段的运行结果数据“写回”到某种存储形式。结果数据一般会被写到 CPU 的内部寄存器中,以便被后续的指令快速地存取;许多指令还会改变程序状态字寄存器中标志位的状态,这些标志位标识着不同的操作结果,可被用来影响程序的动作。^ [1]^

  在指令执行完毕、结果数据写回之后,若无意外事件(如结果溢出等)发生,计算机就从程序计数器中取得下一条指令地址,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下一个指令周期将顺序取出下一条指令。^ [1]^  许多复杂的 CPU 可以一次提取多个指令、解码,并且同时执行。

简介

  中央处理器(CPU),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 是计算机中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其中还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的总线。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就是 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的功效主要为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 [2]^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CPU 是对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资源(如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 进行控制调配、执行通用运算的核心硬件单元。CPU 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层的操作,最终都将通过指令集映射为 CPU 的操作。^ [1]^

性能结构

性能衡量指标

  对于 CPU 而言,影响其性能的指标主要有主频、 CPU 的位数、CPU 的缓存指令集、CPU 核心数和 IPC(每周期指令数)。所谓 CPU 的主频,指的就是时钟频率,它直接的决定了 CPU 的性能,可以通过超频来提高 CPU 主频来获得更高性能。而 CPU 的位数指的就是处理器能够一次性计算的浮点数的位数,通常情况下,CPU 的位数越高,CPU 进行运算时候的速度就会变得越快。21 世纪 20 年代后个人电脑使用的 CPU 一般均为 64 位,这是因为 64 位处理器可以处理范围更大的数据并原生支持更高的内存寻址容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而 CPU 的缓存指令集是存储在 CPU 内部的,主要指的是能够对 CPU 的运算进行指导以及优化的硬程序。一般来讲,CPU 的缓存可以分为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缓存性能直接影响 CPU 处理性能。部分特殊职能的 CPU 可能会配备四级缓存。^ [4]^

CPU 结构

  图片

  通常来讲,CPU 的结构可以大致分为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所谓运算逻辑部件,主要能够进行相关的逻辑运算,如:可以执行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执行定点或浮点算术运算操作以及地址运算和转换等命令,是一种多功能的运算单元。而寄存器部件则是用来暂存指令、数据和地址的。控制部件则是主要用来对指令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对于中央处理器来说,可将其看作一个规模较大的集成电路,其主要任务是加工和处理各种数据。传统计算机的储存容量相对较小,其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且处理效果相对较低。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随之出现了高配置的处理器计算机,将高配置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对提高计算机 CPU 的结构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处理器中的核心部分就是控制器、运算器,其对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寄存控制、逻辑运算、信号收发等多项功能的扩散,为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奠定良好基础。^ [2]^

  集成电路在计算机内起到了调控信号的作用,根据用户操作指令执行不同的指令任务。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组成,如下图,关键操作在于对各类数据的加工和处理。^ [5]^

  图片中央处理器结构 [5]

  传统计算机存储容量较小,面对大规模数据集的操作效率偏低。新一代计算机采用高配置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CPU 在结构功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央处理器以运算器、控制器为主要装置,逐渐扩散为逻辑运算、寄存控制、程序编码、信号收发等多项功能。这些都加快了 CPU 调控性能的优化升级。^ [5]^

CPU 总线

  CPU 总线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最快的总线,同时也是芯片组与主板的核心。人们通常把和 CPU 直接相连的局部总线叫做 CPU 总线或者称之为内部总线,将那些和各种通用的扩展槽相接的局部总线叫做系统总线或者是外部总线。在内部结构比较单一的 CPU 中,往往只设置一组数据传送的总线即 CPU 内部总线,用来将 CPU 内部的寄存器和算数逻辑运算部件等连接起来,因此也可以将这一类的总线称之为 ALU 总线。而部件内的总线,通过使用一组总线将各个芯片连接到一起,因此可以将其称为部件内总线,一般会包含地址线以及数据线这两组线路。系统总线指的是将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的线路,是将系统的整体连接到一起的基础;而系统外的总线,是将计算机和其他的设备连接到一起的基础线路。^ [4]^

核心部分

运算器

  运算器是指计算机中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 其中算术逻辑单元是中央处理核心的部分。^ [2]^

  (1)算术逻辑单元(ALU)。算术逻辑单元是指能实现多组 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组合逻辑电路,其是中央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术逻辑单元的运算主要是进行二位元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在运算过程中,算术逻辑单元主要是以计算机指令集中执行算术与逻辑操作,通常来说,ALU 能够发挥直接读入读出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处理器控制器、内存及输入输出设备等方面,输入输出是建立在总线的基础上实施。输入指令包含一 个指令字,其中包括操作码、格式码等。^ [2]^

  (2)中间寄存器IR)。其长度为 128 位,其通过操作数来决定实际长度。IR 在“进栈并取数”指令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执行该指令过程中,将 ACC 的内容发送于 IR,之后将操作数取到 ACC,后将 IR 内容进栈。^ [2]^

  (3)运算累加器(ACC)。当前的寄存器一般都是单累加器,其长度为 128 位。对于 ACC 来说,可以将它看成可变长的累加器。在叙述指令过程中,ACC 长度的表示一般都是将 ACS 的值作为依据,而 ACS 长度与 ACC 长度有着直接联系,ACS 长度的加倍或减半也可以看作 ACC 长度加倍或减半。^ [2]^

  (4)描述字寄存器(DR)。其主要应用于存放与修改描述字中。DR 的长度为 64 位,为了简化数据结构处理,使用描述字发挥重要作用。^ [2]^

  (5)B 寄存器。其在指令的修改中发挥重要作用,B 寄存器长度为 32 位,在修改地址过程中能保存地址修改量,主存地址只能用描述字进行修改。指向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就是描述字, 因此,访问数组中的其它元素应当需要用修改量。对于数组成员来说,其是由大小一样的数据或者大小相同的元素组成的,且连续存储,常见的访问方式为向量描述字,因为向量描述字中的地址为字节地址,所以,在进行换算过程中,首先应当进行基本地址 的相加。对于换算工作来说,主要是由硬件自动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齐,以免越出数组界限。^ [2]^

控制器

  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 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与反向的主令装置。控制器由程序状态寄存器 PSR,系统状态寄存器 SSR, 程序计数器 PC,指令寄存器等组成,其作为“决策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发布命令,发挥着整个计算机系统操作的协调与指挥作用。控制的分类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组合逻辑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两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其中组合逻辑控制器结构相对较复杂,但优点是速度较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的结构简单,但在修改一条机器指令功能中,需对微程序的全部重编。^ [2]^

品牌介绍

“龙芯”系列芯片

  “龙芯”系列芯片是由中国科学院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研制的,采用 MIPS 体系结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现包括龙芯 1 号小 CPU、龙芯 2 号中 CPU 和龙芯 3 号大 CPU 三个系列,此外还包括龙芯 7A1000 桥片。龙芯 1 号系列 32/64 位处理器专为嵌入式领域设计,主要应用于云终端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手持终端网络安全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度及高性价比等特点。其中龙芯 lA 32 位处理器和龙芯 1C 64 位处理器稳定工作在 266~300 MHz龙芯 1B 处理器是一款轻量级 32 位芯片。龙芯 1D 处理器是超声波热表、水表和气表的专用芯片。2015 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搭载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龙芯 1E 和 1F 芯片,这两颗芯片主要用于完成星间链路的数据处理任务一。^ [6]^

  龙芯 2 号系列是面向桌面和高端嵌入式应用的 64 位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龙芯 2 号产品包括龙芯 2E、2F、2H 和 2K1000 等芯片。龙芯 2E 首次实现对外生产和销售授权。龙芯 2F 平均性能比龙芯 2E 高 20% 以上,可用于个人计算机、行业终端、工业控制、数据采集、网络安全等领域。龙芯 2H 于 2012 年推出正式产品,适用计算机、云终端网络设备、消费类电子等领域需求,同时可作为 HT 或者 PCI-e 接口的全功能套片使用。2018 年,龙芯推出龙芯 2K1000 处理器,它主要是面向网络安全领域及移动智能领域的双核处理芯片,主频可达 1 GHz,可满足工业物联网快速发展、自主可控工业安全体系的需求。^ [6]^

  龙芯 3 号系列是面向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和高端桌面应用的多核处理器,具有高带宽,高性能,低功耗的特征。龙芯 3A3000/3B3000 处理器采用自主微结构设计,主频可达到 1.5 GHz 以上;计划 2019 年面向市场的龙芯 3A4000 为龙芯第三代产品的首款四核芯片,该芯片基于 28nm 工艺,采用新研发的 GS464V 64 位高性能处理器核架构,并实现 256 位向量指令,同时优化片内互连和访存通路, 集成 64 位 DDR3/4 内存控制器,集成片内安全机 制,主频和性能将再次得到大幅提升。^ [6]^

  龙芯 7A1000 桥片是龙芯的第一款专用桥片组产品,目标是替代 AMD RS780 SB710 桥片组,为龙芯处理器提供南北桥功能。它于 2018 年 2 月份发布,目前搭配龙芯 3A3000 以及紫光 4G DDR3 内存应用在一款高性能网络平台上。该方案整体性能相较于 3A3000 780e 平台有较大提升,具有高国产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 [6]^

Intel

  根据 Intel 产品线规划,截止 2021 年 Intel 十一代消费级酷睿有六类产品:i9/i7/i5/i3/奔腾/赛扬。此外还有面向服务器的至强铂金/金牌/银牌/铜牌和面向 HEDT 平台的至强 W 系列。

AMD

  根据 AMD 产品线规划,截止 2021 年 AMD 锐龙 5000 系列处理器有 ryzen9/ryzen7/ryzen5/ryzen3 四个消费级产品线。此外还有面向服务器市场的第三代霄龙 EPYC 处理器和面向 HEDT 平台的线程撕裂者系列。^ [7]^

上海兆芯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 2013 年的国资控股公司,其生产的处理器采用 x86 架构,产品主要有开先 ZX-A、ZX-c/ZX-C 、 ZX-D、开先 KX 一 5000 和 KX 一 6000;开胜 ZX—C 、ZX—D、KH 一 20000 等。其中开先 KX 一 5000 系列处理器采用 28 nm 工艺,提供 4 核或 8 核两种版本,整体性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高达 140%,达到国际主流通用处理器性能水准,能够全面满足党政桌面办公应用,以及包括 4K超高清视频观影等多种娱乐应用需求。开胜 KH-20000 系列处理器是兆芯面向服务器等设备推出的 CPU 产品。开先 KX-6000 系列处理器主频高达 3.0 GHz,兼容全系列 Windows 操作系统及中科方德、中标麒麟、普华等国产自主可控操作系统,性能与 Intel 第七代的酷睿 i5 相当。^ [6]^

上海申威

  申威处理器简称“Sw 处理器”,出自于 DEC 的 Alpha 21164,采用 Alpha 架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产品有单核 Sw-1、双核 Sw-2、四核 Sw-410、十六核 SW-1600/SW-1610 等。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使用了 8704 片 SW 一 1600,搭载神威睿思操作系统,实现了软件和硬件全部国产化。而基于 Sw-26010 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自 2016 年 6 月发布以来,已连续四次占据世界超级计算机 TOP 500 榜单第一,“神威·太湖之光”上的两项千万 核心整机应用包揽了 2016、2017 年度世界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6]^

分类

指令集的方式

  CPU 的分类还可以按照指令集的方式将其分为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和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RISC 指令长度和执行时间恒定,CISC 指令长度和执行时间不一定。RISC 指令的并行的执行程度更好,并且编译器的效率也较高。CISC 指令则对不同的任务有着更好的优化,代价是电路复杂且较难提高并行度。典型的 CISC 指令集x86微架构,典型的 RISC 指令集ARM 微架构。但在现代处理器架构中 RISC 和 CISC 指令均会在译码环节进行转换,拆分成 CPU 内部的类 RISC 指令 ^ [4]^

嵌入式系统 CPU

  传统的嵌入式领域所指范畴非常广泛,是处理器除了服务器和 PC 领域之外的主要应用领域。所谓“嵌入式”是指在很多芯片中,其所包含的处理器就像嵌入在里面不为人知一样。^ [8]^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嵌入式领域本身也被发展成了几个不同的子领域而产生了分化。^ [8]^

  首先是随着智能手机(Mobile Smart Phone)和手持设备(Mobile Device)的发展,移动(Mobile)领域逐渐发展成了规模匹敌甚至超过 PC 领域的一个独立领域。由于 Mobile 领域的处理器需要加载 Linux 操作系统,同时涉及复杂的软件生态,因此,其具有和 PC 领域一样对软件生态的严重依赖。^ [8]^

  其次是实时(Real Time)嵌入式领域。该领域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严重的软件依赖性,因此没有形成绝对的垄断,但是由于 ARM 处理器 IP 商业推广的成功,目前仍然以 ARM 的处理器架构占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处理器架构譬如 Synopsys ARC 等也有不错的市场成绩。^ [8]^

  最后是深嵌入式领域。该领域更像前面所指的传统嵌入式领域。该领域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往往注重低功耗、低成本和高能效比,无须加载像 Linux 这样的大型应用操作系统,软件大多是需要定制的裸机程序或者简单的实时操作系统,因此对软件生态的依赖性相对比较低。^ [8]^

大型机 CPU

  大型机,或者称大型主机。大型机使用专用的处理器指令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大型机一词,最初是指装在非常大的带框铁盒子里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以用来同小一些的小型机微型机有所区别。^ [9]^

  减少大型机 CPU 消耗是个重要工作。节约每个 CPU 周期,不仅可以延缓硬件升级,还可以降低基于使用规模的软件授权费。

  大型机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高度虚拟化,系统资源全部共享。大型机可以整合大量的负载于一体,并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异步 I/O 操作。即当执行 I/O 操作时 CPU 将 I/O 指令交给 I/O 子系统来完成,CPU 自己被释放执行其它指令。因此主机在执行繁重的 I/O 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同时执行其它工作。^ [9]^

控制技术形式

  中央处理器强大的数据处理功有效提升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在数据加工操作时,并不仅仅只是一项简单的操作,中央处理器的操作是建立在计算机使用人员下达的指令任务基础上,在执行指令任务过程中,实现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与 CPU 的相对应。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工作 以及企业办公自动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作为一种主控设备,为促进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使 CPU 控制性能的升级进程得到很大提高。指令控制、实际控制、操作控制等就是计算机 CPU 技术应用作用表现。^ [2]^

  (1)选择控制。集中处理模式的操作,是建立在具体程序指令的基础上实施,以此满足计算机使用者的需求,CPU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用户的数据流程需求。指令控制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拟定运算方式,使数据指令动作的有序制定得到良好维持。CPU 在执行当中,程序各指令的实施是按照顺利完成,只有使其遵循一定顺序,才能保证计算机使用效果。CPU 主要是展开数据集自动化处理,其 是实现集中控制的关键,其核心就是指令控制操作。^ [2]^

  (2)插入控制。CPU 对于操作控制信号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指令的功能来实现的,通过将指令发给相应部件,达到控制这些部件的目的。实现一条指令功能,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中的部件执行一序列的操作来完成。较多的小控制元件是构建集中处理模式的关键,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 CPU 数据处理操作。^ [2]^

  (3)时间控制。将时间定时应用于各种操作中,就是所谓的时间控制。在执行某一指令时,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CPU 的指令是从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器中取出,之后再进行指令译码操作,主要是在指令寄存器中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控制程序时间。^ [2]^

与 GPU 比较

GPU

  GPU图像处理器,CPU 和 GPU 的工作流程物理结构大致是类似的,相比于 CPU 而言,GPU 的工作更为单一。在大多数的个人计算机中,GPU 仅仅是用来绘制图像的。如果 CPU 想画一个二维图形,只需要发个指令给 GPU,GPU 就可以迅速计算出该图形的所有像素,并且在显示器上指定位置画出相应的图形。由于 GPU 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通常显卡上都会有独立的散热装置。^ [3]^

设计结构

  CPU 有强大的算术运算单元,可以在很少的时钟周期内完成算术计算。同时,有很大的缓存可以保存很多数据在里面。此外,还有复杂的逻辑控制单元,当程序有多个分支的时候, 通过提供分支预测的能力来降低延时。GPU 是基于大的吞吐量设计,有很多的算术运算单元和很少的缓存。同时 GPU 支持大量的线程同时运行,如果他们需要访问同一个数据,缓存会合并这些访问,自然会带来延时的问题。尽管有延时,但是因为其算术运算单元的数量庞大,因此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大的吞吐量的效果。[3]

使用场景

  显然,因为 CPU 有大量的缓存和复杂的逻辑控制单元,因此它非常擅长逻辑控制、串行的运算。相比较而言,GPU 因为有大量的算术运算单元,因此可以同时执行大量的计算工作,它所擅长的是大规模的并发计算, 计算量大但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要重复很多次。这样一说,我们利用 GPU 来提高程序运算速度的方法就显而易见了。使用 CPU 来做复杂的逻辑控制,用 GPU 来做简单但是量大的算术运算,就能够大大地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3]^

安全问题

  CPU 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问题。1994 年出现在 Pentium 处理器上的 FDIV bug(奔腾浮点除错误)会导致浮点数除法出现错误;1997 年 Pentium 处理器上的 F00F 异常指令可导致 CPU 死机;2011 年 Intel 处理器可信执行技术(TXT,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存在缓冲区溢出问题,可被攻击者用于权限提升;2017 年 Intel 管理引擎(ME,management engine)组件中的漏洞可导致远程非授权的任意代码执行;2018 年,Meltdown 和 Spectre 两个 CPU 漏洞几乎影响到过去 20 年制造的每一种计算设备,使得存储在数十亿设备上的隐私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风险。这些安全问题严重危害国家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及重要行业的信息安全,已经或者将要造成巨大损失。^ [1]^

未来发展

  通用中央处理器(CPU)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础部件,也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器件。我国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PU 技术和产业,不仅造成信息 产业受制于人,而且国家安全也难以得到全面保障。“十五”期间,国家“863 计划”开始支持自主研发 CPU。“十一五”期间,“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核高基”)重大专项将“863 计 划”中的 CPU 成果引入产业。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在多个领域进行自主研发 CPU 的应用和试点,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自主技术和产业体系,可满足武器装备、信息化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但国外 CPU 垄断已久,我国自主研发 CPU 产品和市场的成熟还需要一定时间。^ [10]^

详细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A4%AE%E5%A4%84%E7%90%86%E5%99%A8/284033?fr=ge_al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