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庆乌榄,《本草纲目》称之为“德庆果”,唐朝全国地理总志就有记载

 端溪文史 2023-11-17 发布于广东

不了解不知道,在工艺榄市场,来自德庆的乌榄能占上一席之地。今年8月,笔者在一位从事工艺榄行业的乡亲那里获悉,纯种德庆土生土长的乌榄树产出的榄核,价格是普通乌榄核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不等。

▲ 德庆乌榄核

德庆乌榄能在工艺榄市场称得上佳品乃历史使然,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就已经注意到德庆乌榄了,他的《本草纲目》将来自德庆的乌榄称为“德庆果”。
《本草纲目·卷三十一》载:“摩厨子生西域及南海并斯调国。子如瓜,可为茹,其汁香美,如中国用油……时珍曰:又有齐墩果、德庆果,亦其类也。今附于左。附录:齐墩果,《酉阳杂俎》云:齐墩树生波斯及拂林国,高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香。子似阳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煎饼果,如中国之用巨胜也。德庆果,《一统志》云:广之德庆州出之,其树冬荣,子大如杯,炙而食之,味如猪肉也。”《本草纲目》记载的摩厨子即橄榄,齐墩果即油橄榄,而德庆果就是与橄榄同类属的乌榄。
同时代的文学家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中将德庆乌榄称之为“肉树”,与“面树”桄榔、“酒树”椰树并称。《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六》载:“有面树,则南中桄榔也,酒树则椰也,肉树则德庆州端溪猪肉子也。其树名荣,其子号曰猪子。其肉如肪,大如杯,炙而食之,味如猪肉而美。”

▲ 德庆坊间俗语:榄角好吃过猪肉

成书于唐朝元和年间的《元和郡县志》,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全国范围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把德庆乌榄称之为“猪肉子”。《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五》载:“端溪县,本汉端溪旧县也,属苍梧郡。端山,在县北百二十五里。有树冬荣,其子号曰猪肉子,大于杯,炙而食之,味如猪肉,故名也。”译文:端溪县,为汉朝端溪县,当时属于苍梧郡。端山,在县治北边一百二十五里之地。这座山有一种冬天也不落叶的树,它的果实叫“猪肉子”,大小如同杯子。烤着吃这种果子,味道就好像猪肉那样,因而得名。能得到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的记载,证明当时德庆乌榄在全国已经一定的影响力。
比《元和郡县志》早三百年的南朝时期地理学家顾野王的《舆地志》也记载了“猪肉子”德庆乌榄。《舆地志》原书已佚,《太平寰宇记》引用了其内容。《太平寰宇记》载:“端山。《吴录》云:端溪县有端山。《舆地志》云:有树冬荣,其子号曰猪肉子,大于杯,即此也。”由此可见,德庆乌榄可查的历史就有1500多年了。
德庆乌榄历史悠久,其可食用,可榨油,可药用也可做核雕,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经济作物。在当代,虽然德庆官方对乌榄发掘宣传甚少,但在坊间已名声在外了。一些外地客商,获悉哪里还有俗称为“德庆王”的土生乌榄树,可是不辞劳苦,翻身越岭,到达现场考察研究,而一旦确认,就会毫不犹豫承包下来,这种市场行为,是对经济作物德庆乌榄最好的认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