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罗诺杆菌可使奶粉致毒?4招让宝宝远离侵害

 鹿文康金 2023-11-17 发布于广西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消息,2023年3月17日,美国FDA发布召回通报称,Perrigo Company plc正在召回某些批次的婴儿配方奶粉,因为产品可能受克罗诺杆菌污染。

01

克罗诺杆菌是什么?



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原称为阪崎肠杆菌,由于对婴幼儿造成严重威胁而成为备受关注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克罗诺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周生鞭毛、有动力、兼性厌,产黄色色素。

1980年,日本微生物学家RiichiSakazakii发现该菌为新的菌种,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2008年,Iversen将其重新划分成一个新属克罗诺杆菌属,并以希腊神话中吃掉自己孩子的克罗诺斯命名,以代表该菌针对婴幼儿的致病特性。

图片

妈妈们要勇敢地保护宝宝,不被“克罗诺斯”侵害。

02

危害、典型症状、易感人群



克罗诺杆菌的易感人群主要为1岁以下,特别是早产、出生体重偏低、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脑膜炎症状表现为发热、抽搐颤抖、卤门隆起,易引起脑梗塞、脑脓肿等并发症,死亡率高达75%,及时存活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菌血症症状较轻,通常会低热、寒战、白细胞偏低,容易并发脓毒血症,死亡率最高达36%。

克罗诺杆菌之所以对婴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是由于婴儿胃酸PH较成人高,克罗诺杆菌在婴儿肠道中可以存活,二是因为婴儿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克罗诺杆菌又可进一步轻易进入脑部引发脑膜炎。

03

配方奶粉中为何会有克罗诺杆菌?



克罗诺杆菌不耐热,72℃持续加热15秒即可杀死该菌。婴儿配方奶粉的原料奶在生产过程中是经过巴氏杀菌的,足以杀死其中的克罗诺杆菌。那么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克罗诺杆菌是从何而来的呢?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生产过程中被污染

配方奶粉中的克罗诺杆菌可能来自加工车间的地面、干燥塔外部和包装车间等环境,也可能来自巴氏杀菌后添加微量元素的过程。

运输或储存过程中被污染

奶粉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包装损毁或漏气,或是消费者打开奶粉后储存不当等情况,均会导致环境中的克罗诺杆菌进入奶粉中;克罗诺杆菌能够在干燥的奶粉中长期存活,婴儿在食用奶粉后易被感染。

冲调过程中被污染

冲调奶粉时双手或器具未洗净会使克罗诺杆菌进入奶粉中;同时,冲调好的奶粉是细菌很好的养分来源,在室温下,克罗诺杆菌的增殖速度非常快。

04

怎样预防?



01
















提倡母乳喂养宝妈们如要购买进口配方奶粉,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对于早产儿、体重低或免疫力低的婴儿,应使用商业无菌的液态婴儿配方奶。

02
















冲调奶粉前应对所有用于喂哺及冲调乳粉的器具(例如奶杯、奶瓶、奶嘴、瓶盖和调羹)及双手进行彻底地清洁和消毒。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03
















WHO建议婴儿配方奶粉应该用不低于70℃的热水冲调,并且冲调好的奶应该马上喂哺。在使用和储存奶粉过程中保持奶粉容器的盖子和勺子清洁,并尽快关闭容器;不给婴幼儿食用包装胀气或者破损的奶粉。

04
















预先冲调的奶粉要快速冷却后放在5℃以下的冰箱内保存不超过24小时,且再次喂食前须重新加热。

来源:广西疾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