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黄奇帆的产业数字金融论看小微金融的进击之路

 gfergfer 2023-11-17 发布于辽宁

      最近朋友圈和各大公众号都在转载黄市长的产业数字金融文章,标题五花八门。文章内容其实是截取的,掐头没去尾,所以看的比较奇怪。

      文章原文发表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内刊,隶属于“中科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黄奇帆是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文章完整的标题是《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框架性思考》,从基础货币发行,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3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分别对应货币市场,金融市场中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最终目的实现4:3:3的资金供给比例。原文结构完整,数据详实,值得收藏细读(公众号回复黄奇帆,获得完整原文链接)。

      朋友圈和公众号截取的是文章中的第三部分,原标题是“着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个中数据和观点还是值得深思,本篇先从小微金融视角出发,讲一讲产业数字金融论下,小微金融的进击之路。(另外下一篇计划从金融科技视角出发,写下关于金融科技的迭代路径

图片

小微金融市场规模巨大

      过往人们讨论小微金融市场的视角更多从中国有多少小微企业,贡献多少GDP和税收,解决多少就业出发,鲜少从小微企业自身出发的,按照黄奇帆的数据,实体经济(主要是小微)应收应付账款和存量固定资产粗略测算超过100万亿,100万亿的资产可以用于再融资盘活,这个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而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42.7万亿,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及以下的15.3万亿,而预计市场需求总量在90万亿,未满足的市场融资需求更多靠民间拆解等方式予以解决。

小微金融与消费金融存在本质差异

      小微金融与传统的消费金融存在显著差异,消费金融的授信逻辑是基于消费者个人主体的收入,有海量的客群,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又提供了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用于反欺诈),因此,非常容易做主体信用风险的识别模型。

      小微金融市场是极度分散和碎片化的,小微企业分布于20个门类和97个大类,每个大类项下又有不计其数的细分。小微金融的授信逻辑又是基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高度专业和细分,加之小微企业本身不纯粹(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的企业),企业经营行为又多元,所以很难做主体信用风险的识别模型。因此,小微企业的授信落脚点需要从“主体信用”转为“生产交易信用”,即黄奇帆提到的,“引导社会金融服务从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的创新转变”,这也是其提出3.0产业数字金融的题中之意。

      所以,个人观点,消费金融的还款来源在于个人收入,破局点在主体信用,小微金融的还款来源在于生产经营行为,破局点在生产交易信用,也正因为如此,撇开生产交易逻辑谈小微企业主体信用的,以及撇开个人还款能力,谈消费场景风控闭环的,都是伪命题。这也是为什么主体信用逻辑项下,小微企业类贷款也能做,但总是做不大。消费金融逻辑下,吹牛逼消费场景闭环风控的,多铩羽而归。

小微金融的进击之路

      所有风控的基本逻辑都应该是赚钱还款,来源于生产经营(打工或做生意)或生产经营手段变现(卖身或资产变现),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能够符合上述逻辑的资产类别主要是:主体信用,应收应付和生产资料(含土地厂房)。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小微金融产品的逻辑和本质,都是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去展开。

主体信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小微企业主体信用风险的本质是其生产经营行为的风险量化,但由于行业的碎片化所带来的生产经营差异化,导致风险量化成本极高。所以,目前市面上可行的做法都不完美。

      最常见的做法,是企业主个人信用的放大版,基于企业主个人信用和企业本身的通识信息,如社保人数,税收,流水等,与个人主体授信的逻辑异曲同工,缺陷在于无法做大额度,好处在于数据相对标准化,好收集,风险识别成本低。消费金融出身的各大机构所宣传的小微金融产品,几乎都源于此逻辑。

      另一种做法,显得傻笨粗,但也有效,就是铺到田间地头,靠人工现场尽调,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优势在于能够个案个议,放大额度,缺陷在于风险识别成本极高,需要较高的单体额度支撑(通常单客超过1000万)。

      上述局面出现的本质原因还是在于黄奇帆提到的,产业数字化程度低,而产业数字化程度低的原因也在于行业的碎片化和分散。所以,关于主体信用之路的总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主体信用的进击之路是“围绕垂直行业展开数字化,做行业风控模型”,撇开生产经营行为(行业)差异做主体信用模型的,都有天生缺陷。目前,已有部分机构,开始围绕上述逻辑,展开相关布局,在纺织品,大宗物流等领域。

      但有的时候想一想,主体信用融资本身就是伪命题,尤其是小微企业,其本身就是高风险主体,资产负债表里面也不存在所谓商誉的选项,违约成本低。基于垂直行业的风控模型,确实可以提高好企业筛选的效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额度,但终究不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路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国外多的是股权融资,回到企业真正有价值的生产交易环节,而非虚无缥缈的信用环节去寻找答案。

供应链信用:去做难但正确的事情

      供应链的逻辑在于应收应付的数字化与风险控制,底层技术是区块链。伴随票交所的成立及各种大动作,属于正当时。不管是某融、某链、某汇,还是票交所自身,无论叫什么名字,本质都在做应收(尤其还是核心企业)账款的标准化和数字化。

      但目前这类产品的逻辑多数还是围绕核心企业展开,姑且称之为“核心企业链”,会存在天生的缺陷,因其本质还是主体信用逻辑的一种衍生(所以该类授信往往都会占用核心企业额度),而非生产交易信用,且伴随标准化,可流通之后,核心及链条企业的使用意愿也将下降,原因在于核心及链条企业违约成本会急剧增加,资金占用的成本也会显性化。这也是黄奇帆提到的“逐步引导金融服务从过去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看中企业主体担保、抵押,核心企业确权、增信的模式,向只关注交易信用,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融资环境改变”。

      供应链信用之路的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产业交易链”,即出现垂直类产业交易平台,将交易各环节的信息流(基本信息),物流(确保真实性)和资金流(资金闭环)三流合一,从而为更广泛的持有非核心主体应收(大小B和C)的小微企业,实现资金的融通。

      供应链信用的进击之路在于交易环节,深耕垂直细分行业,努力构建三流合一的闭环。去中心化的结果是自己成为中心节点,屠龙者最终成为恶龙。参考消费交易链条里的某宝和某东。

生产资料信用:尚未开启的一片蓝海

      生产资料的逻辑在于生产经营的数字化与风险控制,底层技术是电气化和物联网。如果说供应链信用之路着眼于的是贸易流通企业,那生产资料信用之路则是给生产制造企业量身定做。

      生产资料的主要构成包括设备,原材料,厂房和土地,和应收账款的逻辑类似,如果物的标准化和流通环节建立之后,是否意味着这些生产资料就是硬通货,就具备脱离小微企业主体信用之外存在的基础。

      同样,受制于设备类型和原材料品类的碎片化,土地,厂房的流通环节受阻,基于物的信用体系建设也迟迟未建立起来。毕竟,还有那么多设备没有开启电气化进程,更谈不上智能化,随之而来的数据上网,万物互联,也是更后期的事情。所以,生产资料的信用之路,目前看,还是一片尚未开启的蓝海。当然,也不是没有先知先觉者,比如,某保险巨头,就已经发了三颗卫星了。

      生产资料信用的进击之路在于生产环节,聚焦生产资料,围绕生产工艺,实现生产环节的数字化监控,生产资料的数字化流转,在这片蓝海之中,必将大有可为

最后的总结:开启小微金融的4:3:3

      黄奇帆在文章最后,希望通过三个环节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形成40%银行贷款,30%债券还有30%股权的局面。

      那我们聚焦到小微金融,是不是也可以期待一下。小微金融目前市场现状应该是90%主体(和主体衍生)信用融资,10%生产交易信用(以供应链和优质土地厂房为主),通过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40%主体信用融资,30%供应链信用融资和30%生产资料信用融资,从而彻底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融资贵其实一直都不是核心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很大机会的,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金融机会,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来说,也不失为一条正确的突围和进击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