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山上这五人最幸运,个个都坏事做尽,宋江死后,他们却逍遥快活

 耳东话史 2023-11-18 发布于湖南

《水浒传》的结局是个悲剧,读过原著的人应该对此深有体会,尤其是征方腊前后的剧情甚至会给人极强的割裂感,在那之前,仿佛梁山好汉都是无敌的存在,自打进入征方腊的篇章,梁山好汉们就接二连三的死去。

用宋江自己的话说便是:“以臣卤纯薄才,肝脑涂地,亦不能报国家大恩。昔日念臣共聚义一百八人,登五台发愿,谁想今日十损其八。

(鲁智深剧照)

一百零八人,归来者却只有三十来号人,着实是惨,不过读过原著的人也应该知道,其实梁山上大部分的人都与“好汉”不沾边,就连鲁智深也自诩“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你就知道他们有多坏,最终落得凄凉结局,反倒是罪有应得了。

也正因为如此,有五位好汉的结局就不太符合常理,他们明明作恶多端,却活到了最后。

第一位:“小旋风”柴进

《水浒传》的世界中可不乏乐于接济绿林好汉的“好人”,比如后来成为梁山寨主的晁盖与宋江都是这样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在绿林中有好名声,正是因为他们乐善好施,尤其是宋江,他不过小小一押司,却愿意将自己的钱财送给那些落难之人,也难怪他“及时雨”“呼保义”的名号能传遍天下。

(宋江、柴进剧照)

不过柴进与他们不同,他不该学晁盖与宋江,严格来说,以柴进的身份,根本就不会做出接济绿林好汉的事,他是前朝皇室后裔,却四处招揽绿林好汉来自己府上做客,在皇帝看来,这不就是在招兵买马,想要起兵造反吗?

无论如何,柴进没少帮那帮绿林中人,他所行之恶自然不少,于情于理,他都应该被杀,可作者最后却让他得了善终。

第二位:“活阎罗”阮小七

阮氏三雄也算得上是梁山的元老,他们是最早一批跟晁盖混的兄弟,三兄弟能排名天罡多少也是因为这层关系,不过说来可惜,三兄弟中最不该活下来的小七却活到了最后。

阮小七可以说是梁山上的害群之马,征方腊后,他那穿龙袍的举动就差点害了兄弟们。

书中是这么写的:“却说阮小七杀入内苑深宫里面,搜出一箱,却是方腊伪造的平天冠,衮龙袍,碧玉带,白玉珪,无忧履。

(阮小七剧照)

这消息后来被王禀、赵谭传到了蔡京那儿,照理说皇帝就应该杀了阮小七,甚至因他而迁怒其他梁山好汉也不为过,可他的结局居然是回乡当了平民,算是便宜他了。

第三位:“混世魔王”樊瑞

梁山之上有不少好汉原本都是与梁山敌对的存在,不过“混世魔王”樊瑞却是其中最特殊的存在,他不仅是梁山的敌人,甚至还有心吞并梁山。

原著该角色初登场时,就有这么一段描述:“徐州沛县芒砀山中,新有一伙强人,聚集着三千人马。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手下两个副将……这三个结为兄弟,占住芒砀山,打家劫舍。三个商量了,要来吞并俺梁山泊大寨。”

(樊瑞剧照)

樊瑞不仅坏事做尽,而且野心勃勃,还懂得使用妖法,若不是公孙胜技高一筹,将他降服,且不知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而他的结局却是投奔公孙胜修道。

第四位:“小遮拦”穆春

三十六天罡之中不乏混子,比如“没遮拦”穆弘就常被视为混子,毕竟这个角色的形象过于淡薄,除了初登场时被定位为揭阳镇三霸之外,他在书中鲜有亮眼表现。

反倒是他弟弟“小遮拦”穆春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那可是唯一一个连宋江都看不惯,想要动手的对象。

(穆弘、穆春剧照)

宋江在揭阳镇接济了薛永,却被穆春带着一帮人教训了一番,书中也提到过,穆春随兄长穆弘在此地没少作恶,就是一地痞。

这家伙后来上了梁山也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但他就是那种典型的狗仗人势的小人,这种角色就算是死在乱军之中,如杂兵一般,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作者赋予他的结局却也是善终:“穆春自回揭阳镇乡中,复为良民。”

第五位:“混江龙”李俊

谈及梁山之上最可恨的人是哪一个,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智多星”吴用或者“黑旋风”李逵。

不可否认,吴用的确是贡献了最多的毒计,比如卢俊义就一定对此深有体会,他本是大名府富户,最终却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全是因吴用的毒计。

而李逵之恶就更显而易见了,这家伙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江州劫法场时,他为了救出一个宋江,且不知杀了多少无辜的百姓,就连晁天王都看不惯他的做派。

不过李逵杀的人或许达不到李俊杀的一成,光是太原一战,李俊杀的人就起码是数以千计,甚至有可能是数以万计。

(李俊剧照)

你且看原著描述:“话说太原县城池,被'混江龙’李俊,乘大雨后水势暴涨,同二张、三阮统领水军,约定时刻,分头决引智伯渠及晋水,灌浸太原城池。顷刻间,水势汹涌。但见骤然飞急水,忽地起洪波。军卒乘木筏冲来,将士驾天潢飞至。神号鬼哭,昏昏日色无光;岳撼山崩,浩浩波声若怒。城垣尽倒,窝铺皆休。旗帜随波不见,青红交杂兵戈。汨浪难排,霜雪争叉。僵尸如鱼鳖沉浮,热血与波涛并沸。须臾树木连根起,顷刻榱题贴水飞……虽是张雄等恶贯满盈,李俊这条计策,也忒惨毒了。

然而李俊最终却没有因为自己造的孽而遭到报应,反而出海创业,成为了暹罗国之主,着实不公。

且不知作者如此安排他们的命运是有何深意,至少“恶有恶报”这四个字是没能在这五位好汉身上体现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