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丛状神经纤维瘤的病理诊断

 Joy2023 2023-11-18 发布于浙江
一、定义
丛状神经纤维瘤几乎均发生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较少见,是神经纤维瘤的一种特殊亚型。
二、临床特征
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头颈部,引起面部畸形(面部巨大症),也可发生于胃、膀胱和其他部位,并有恶病倾向(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三、大体特征
肿物小至芝麻,大如鸡蛋,呈多个结节或葡萄状,结节直径1-2cm,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黄白色,半透明,切面黏滑,有时可见囊病变。
四、组织学特征
1、镜下可见丛状排列的粗细不一的扭曲、膨大的神经束,丛状结节周围可见神经束膜围绕,结节之间亦可见神经纤维瘤性组织伸入。
2、瘤细胞呈梭形,核呈波浪状,间质疏松,血管较丰富,可伴有明显的黏液样变性
3、可伴有脂肪成分、上皮成分或其他异源成分。
4、瘤细胞异型性轻微,偶尔可见退行性变的非典型性,但无瘤细胞密度增高和明显的核分裂,若出现上述特征,提示肿瘤可能发生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转化。
图片
低倍镜下,肿瘤由丛状排列、大小不等,扭曲而膨胀的神经纤维瘤样结节组成
图片
肿瘤细胞密度低至中等,背景黏液变性
图片
丛状结节周围可见神经束膜细胞围绕,结节之间亦可见神经纤维瘤性组织
五、免疫组化
阳性:S-100,MBP、XⅢa、CD34
其他:EMA阳性(神经束膜细胞),NF(轴突)
六、鉴别诊断:
1、神经鞘瘤
镜下典型特征是由交替分布的Antoni A区和Antoni B区交替分布组成,两区的比例因病例不同而异,两者之间可有移行,也可界限分明。
2、弥漫性神经纤维瘤:无丛状结构
3、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属中间型成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瘤细胞具有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瘤细胞呈CD34( ),S-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