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治疗鼻炎的药,可能会中毒至死,大家切不可擅自胡用!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

 听李医生说 2023-11-19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上一回我跟大家分享了我对中医中药的看法,为什么我相信中医中药,还有一篇:中医这个方子,正在治愈我的过敏性鼻炎。很多读者留言,大多数支持中医中药的发展,也有不少人是明确反对中医中药的,无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我依然认可中医中药,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当中的精华部分。
很多读者就问我,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怎么样,以我个人经历来说,不错。但我也要督促大家,中医中药是一门技术性工种,中药肯定也是有治疗作用,同时也有毒副作用的,切不可胡来。
很多人都知道苍耳子这个中药,很多人都用它来治疗鼻炎,各种鼻炎,但大家要知道,苍耳子是有毒的。为什么要特别介绍苍耳子呢?因为我们乡下老家到处都是苍耳子这种植物,随处可摘,小时候一些调皮的大孩子还会用苍耳子来贴女生的头发,记忆历历在目,儿童也能随处可得这个植物种子,要命点恰恰就在此处。
今天我们讲两个相关病例,希望引起大家警惕。
第一个病例,发表在1984年的医学杂志上。
王XX,女,8岁。患儿1983年10月16日晚上出现头晕、头痛、嗜睡,然后腹痛、呕吐、抽搐、昏迷。次日送至县医院,2次腰穿脑脊液正常。
搞不清楚什么病因,孩子快死了都病因不明。从患儿的表现来看,肯定是大脑的问题,否则不会有头痛、嗜睡、抽搐、昏迷这么严重的表现,但有肯定不仅仅是大脑的问题,因为患儿还有腹痛、呕吐,似乎消化系统也有障碍。那时候缺医少药,即便是县医院,估计也没有太多检查设备。
直至第三天,经过同学介绍病史,同时患儿大便内也发现未消化的苍耳子仁,才诊断明确。
原来是苍耳子中毒。患儿于16日中午误服了生苍耳子约50g(估计而已),当晚就出现症状,相隔大概6个小时左右。
经过县医院对症处理,抽搐逐渐停止,意识转清,但又有剧烈呕吐,血尿,尿少、无尿,全身浮肿肾功能衰竭了),病情加重,于10月22日转入上级医院。
转入后查体,发现患儿皮肤黄染,巩膜显著黄染,肝脾肿大,病理反射没有发现,查体期间患儿突然两眼凝视,意识丧失,口唇发绀,口吐白沫(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脏突然停搏几秒钟,大脑中断了血供,所以会有上述表现),心率28-30次/分(相当低的心率,严重心律失常),节律不齐,马上做心电图,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自搏并反复短阵性心室停播,还有高钾血症。
现在这个情况,不单只肾功能衰竭,心脏也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患儿随时有死亡风险。
诊断为苍耳子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中毒性肝炎。
当即吸氧、静脉注射阿托品、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并给予结肠灌洗,用排钾合剂,利尿合剂,但病情一直无法改善,患儿于10月23日(转入上级医院第二天)凌晨3点突然口鼻出血,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上述病例,让我们见识了苍耳子的毒性。
第二个病例,发表在2021年的医学杂志上。
患儿,男,9岁,因“发热2天、腹痛、反复抽搐10余次伴意识障碍3h”入院。
患儿既往有慢性鼻炎,家长自行给患儿服用苍耳子治疗,起病前5天每天都服用自家炒的苍耳子数十克。
入院查体,发现患儿浅昏迷,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皮肤苍黄,巩膜黄染,心音未有异常,律齐,肌张力增高,插了鼻胃管,鼻胃管里可以抽出暗红色的血性胃内容物,导尿管也导出暗红色血尿。
抽血检查,发现血红蛋白低只有84g/L,胆红素高,转氨酶很高,约达3000U/L,血肌酐达202.8μmol/L,一些凝血指标也是异常的。提示肝、肾、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做了心脏彩超,基本正常。胸片提示左下肺实变。颅脑MRI提示双侧额叶、左侧顶颞叶脑回肿胀,脑内多发异常信号。
临床诊断:苍耳子中毒,多脏器功能障碍。
这个患儿病情也相当严重,大脑不好了(有抽搐、昏迷),肝功能不好了,肾功能不好了,凝血功能也不好了。但他有一个跟上面病例不一样的,就是心脏没有短阵性心室停搏,没有严重心律失常。
入院治疗,常规治疗,重点是给予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输注血浆、镇痛镇静、血液灌流(治疗中毒的一个措施,类似血液透析)。经过上述治疗,7天后患儿好转,顺利脱掉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
14天后黄疸消退,肝肾功能恢复。
21天后患儿意识恢复,体温平稳,无抽搐发作,无腹痛及呕吐,但双眼和唇仍然有不自主震颤,可自行进食。可听懂语言,但无法言语表达与人交流。可独立走平路,四肢活动无受限,四肢肌力4级(正常是5级)。
出院。
上面两个病例,第一个病例,患儿抢救无效死亡。第二个病例,患儿经过各种辅助抢救治疗后活了下来。
讨论:
苍耳子,很多人都很熟悉,当然包括虚假的熟悉,只熟悉它能治疗鼻炎,不熟悉它是有毒性的。苍耳子在治疗鼻炎时的确疗效显著,很多治疗鼻炎的方子都有这个中药成分。
我学习《中药学》时,苍耳子是位列于解表药里面的,苍耳子味辛、苦,温,并且明确提及有小毒,归肺经。主要功效是,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但苍耳子这种植物全株都有毒,尤其是果实,生苍耳子的毒性最大,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过量也会抑制呼吸。
当然,不谈剂量直接说毒性是不客观的,很多药物如果大量使用都是毒药,包括中药、西药都是如此。《中药学》提到,苍耳子推荐用量3-10g,煎服,或者入丸散。并且提醒,过量容易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证。
而这两个病例,显然都是过量食用苍耳子,第一个用了约50克,还是生的。第二个连续5天吃了200多克。据《现代中药毒理学》介绍,苍耳子中毒多因误食导致,超过10枚就可能中毒,成人服用量超过100g可导致急性中毒,多在服药后1-3天发病。儿童的中毒剂量当然会更小,所以给儿童用更加要用安全剂量,不能胡来
再提一句,祖国医学不是一早就发现苍耳子有毒的,最早记录苍耳子的书是《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约公元前100年,迄今2000多年),但当时并没有说苍耳子有毒。直至《本草品汇精要》(成书于1505年)才说它有毒。
第一个病例是误吃了生的苍耳子,所以中毒很深,病情严重,心脏受到了抑制,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二个病例是吃了炒过的苍耳子,中毒稍浅,但耐不住连续吃了几天,所以很难对比哪个病例更重。
中药使用苍耳子是有讲究的,要采用炮制方法,炮制一般要求炒后去刺,打破入药,以降低毒性。
现代研究表明苍耳子的毒性可以影响身体各个系统,损伤心、脑、肺、肾、肝、胃肠道等器官,中毒潜伏期为1-10天,早期主要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疲乏、发热、颜面部潮红等全身表现,严重者会有惊厥、昏迷、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血液灌流是抢救中毒时(清除毒物)常用方法,而且疗效可靠,第一个病例发生在1983年,40年前,当时医疗条件不发达,没有这个手段,加上患儿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第二个病例发生在近期,能用的医疗手段都上了,所以存活了下来。
最后提醒大家,祖国各地都有苍耳子这种植物,一定要警惕。药物即毒物,毒物也可作为药物,我们要对药物有基本的敬畏之心,如果要自家使用,也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切不可听说、道听途说、听了一半....就胡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