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年鉴》40载回眸(三)| 紧扣时代脉动 书写城市发展

 黄之中 2023-11-20 发布于上海

《苏州年鉴》

40载回眸

Image
Image
Image

(三)

Image
Image
Image

紧扣时代脉动

书写城市发展

1982年2月,苏州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也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苏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出无数个奇迹。《苏州年鉴》通过一年一卷,记载了40年来苏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回眸那辉煌历程,时代的特征,城市的底蕴都氤氲弥漫在《苏州年鉴》的字里行间。

198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苏州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市管县的新体制打破了过去城乡分割的局面,促进了苏州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作为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首卷《苏州年鉴(1983)》,理应承担起记载历史的重任。

首先在“特载”中,选登《国务院关于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的批复》《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苏州、无锡、镇江等10个省辖市按新体制行使职权问题的通知》《苏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时任苏州市委书记、市长在地市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稿等,从宏观上反映历史改革的原因。为具体反映这一改革过程,设置“顺利完成地市机构合并”“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等条目。

Image
Image
Image

市委书记讲话

Image

市长作报告

其次,选择体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特色的内容。如在“经济发展概况”分目下设置“苏州的经济地位和特点”“市区经济发展历史回顾”“三中全会以来的主要经济活动”等条目。苏南的乡镇工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如火如荼。在《苏州年鉴(1983)》中,“乡镇工业”与“轻工业”“丝绸工业”“纺织工业”“工艺美术工业”等苏州传统工业一样,被设置为分目内容,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特色内容加以延续记述。

另外,“进一步落实私房政策”“城乡个体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全市档案工作恢复整顿任务基本完成”等条目内容也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其三,注重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多元化文化发展。不仅追溯记载历史上苏州园林的形成、发展和衰落,也着重记载了解放后苏州园林的曲折发展,以及“苏州园林”这朵艺术之花,在国际上日益引人注目的现状。对民间文学、戏剧、美术、书法、舞蹈、曲艺等都给予一定篇幅记载。把“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也纳入年鉴记载。崇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鲜明特征,一个富有底蕴的城市不仅可以为后代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还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情。当人们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氛围的城市中,不仅会感受到过去的辉煌和智慧,也会激发出自己对文化传承的愿望和热爱。这也正是志书和年鉴所蕴含的“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与作用的体现,能够促使人们主动参与文化传承活动,推动文化的持续发展。

在之后诸卷《苏州年鉴》中,反映苏州改革开放进程、经济建设成就、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时代特征的内容是全书的主旋律,而这主旋律依托的不仅是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而且是现代苏州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底蕴。凝聚着苏州人文修养、艺术智慧、科学技术的古典园林、昆剧、苏绣、书画、评弹、丝绸工艺等文化遗产内容继续被重点记载,新建的独墅湖高教区和国际教育园的内容则体现了现代苏州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Image

19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座园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9月19日,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在苏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对苏州园林“申遗”20年来在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为此,《苏州年鉴(2018)》特设“纪念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专栏。

Image
Image

悠悠岁月,千年流淌的运河,哺育滋养了两岸多少生命!自《苏州年鉴(2020)》起,列入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内容,努力体现把苏州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的历史。“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冠疫情防控”等内容相继在近几年的《苏州年鉴》中得到反映,这也是编者力求客观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体现新时代发展特征,与时俱进的努力。

关注民生是各级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和大众热门话题。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地方综合年鉴,客观、真实反映年度内容是历史责任。如在《苏州年鉴(2012)》特载篇中增设“民生热点关注”分目,对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工程等三大民生关注热点内容予以客观记载,并在《苏州年鉴(2013)》“民生热点关注”分目中对此内容继续进行跟踪记载。《苏州年鉴》对于“专文专记”类目中“领导访谈”分目,从2012卷起,改为“媒体专访”分目,入编的内容是媒体专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社保、食品安全的问题,设“《对话苏州》栏目开办”;2013卷选编的内容是媒体专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农民收入等问题,设“'寒山闻钟’论坛建立”等条目内容,记载政府与民众之间直接沟通、交流情况,以推动苏州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有,把正确处置获评“2018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正当防卫权’的指导性案例”的“8·27昆山反杀案”,以及“市民卡余额低于最高票价被拒载案”这些法务事件载入《苏州年鉴(2019)》之中。

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年度亮点与城市底蕴一直是《苏州年鉴》所记录的要点、重点,这也是年鉴价值和生命力所在。《苏州年鉴(2019)》《苏州年鉴(2020)》《苏州年鉴(2022)》均持续把城市年度荣誉、十大新闻、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苏州市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十大民心工程等作为聚焦苏州栏目设置在卷首。

《苏州年鉴》紧跟时代步伐走过了40个春秋,不仅忠实记录了苏州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全体编撰者的努力,多次获得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特等奖,已然成为记载“苏州历史”,发出“苏州声音”,讲好“苏州故事”的重要载体。

拟稿: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处

审核:市地方志办年鉴工作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