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南湖岛景区

 蔓萝花 2023-11-20 发布于安徽

  1、南湖岛景区

  (1)新建宫门 文昌阁城关以东在清漪园时期不设围墙,只在东堤上设有堆拨看守。光绪十七年重修颐和园时加砌院墙,同时在东墙中部新建了一座宫门。新建宫门坐西朝东,面阔3间,卷棚歇山顶。门外建有南北朝房各3间,门内建有南北值房各4座。正对着宫门的东堤上,建有一座4柱3楼冲天式牌楼,正楼上东面石额曰“舒云”,西面石额曰“延旭”。1950年因修建道路,拆除宫门外的值房和倾危的牌楼。1985年照原样重建舒云牌楼,由于新建宫门地势较东堤低近1米,矗立其上的牌楼显得高大巍峨,直冲霄汉。

  (2)廓如亭、十七孔桥 位于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俗名八方亭。廓如亭不但在颐和园40多座亭子中是最大的一座,在中国同类的园林建筑中也是最大的一座。亭坐北朝南。平面呈八方形,每面显3间,周围有廊。重檐八脊攒尖圆宝顶,亭中共有42根柱子。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共8块),上镌乾隆御制诗文。亭子的体态舒展稳重,气势雄浑,颇为壮观。

20140326_018
廓如亭

  十七孔桥横跨在东堤廓如亭和昆明湖中的南湖岛之间,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桥长150米,宽8米,有17个券洞连续而成,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青石筑成的桥体,汉白玉栏杆,桥栏的望柱上共雕有神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石狮544只,可与著名的卢沟桥石狮媲美。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极为生动。桥中心券洞南侧有石额“修蝀凌波”,楹联曰“烟景学潇湘细雨轻航暮屿,晴光缅明圣软风新柳春堤”。北侧有石额“灵鼍偃月”,楹联曰“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迴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20140326_019
十七孔桥

  (3)南湖岛建筑群 南湖岛以位于昆明湖南部得名,岛的平面近似椭圆形,东、西宽12O米,南、北长105米,面积1公顷。环岛以整齐的巨石砌成泊岸,并用青白石雕栏围护。岛上北半部以山林为主,南半部以建筑为主。乾隆年间岛上建有广润灵雨祠、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嘉庆年间将3层的望蟾阁拆除,改建为单层的涵虚堂。咸丰十年(1860年)岛上建筑严重被毁,光绪时重修。

20140326_020
颐和园南湖岛

  牌楼 位于南湖岛东端广润灵雨祠前的方形小广场上,东、西、南三面各有一座,均为4柱3楼冲天式。3座牌楼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1951年拆除倾危的东西牌楼,1986年照原样重建。东牌楼正楼东面匾额曰“凌霄”,西面曰“瑛日”,西牌楼正楼东面匾额曰“镜月”,西面曰“绮霞”。东西牌楼与十七孔桥、南湖岛院落的东垂花门形成了一条东西向的轴线。南牌楼正楼北面匾额曰“虹彩”,南面曰“澄霁”,正对着广润灵雨祠的山门,与东西牌楼一起构成了对广润灵雨祠的环拱之势。

  广润灵雨祠 位于南湖岛东南部,是岛上最重要的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乃是在明代西湖东岸龙神祠的旧址上重新修建而成,建成后赐名“广润”。广润祠建成后,原来每年夏季在黑龙潭举行的求雨祭祀活动被挪至此处。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月二十八日,乾隆帝亲临龙王庙祈雨,当晚大雨滂沱,此日,乾隆帝增赐龙神封号为“广润灵雨”。嘉庆十七年(1812年)五月七日,嘉庆帝因祈雨灵验又加龙神“广润灵雨祠沛泽广生”封号,并命令此后每年春秋两季遣官致祭。咸丰十年(1860年)广润灵雨祠被英法联军烧毁后,每年在原址上“支搭席棚”遣官致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十四年重建广润祠。

20140326_021
南湖岛上广润祠

  岛上庭院 位于广润灵雨祠西面,有小门与祠相通。院落主要由东垂花门、鉴远堂、澹会轩、云香阁、月波楼、北垂花门组成。东垂花门坐西朝东。双卷悬山顶,后檐拄间有4扇屏门。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坐落在同一轴线上,鉴远堂坐南朝北,面阔5间。前、后有廊。硬山顶。堂南面临水,凌波而建,开窗纵目,一碧万顷。乾隆帝非常喜欢鉴远堂,当年经常在此传膳、游憩。澹会轩面阔5间,坐北朝南,与鉴远堂相对。南北有廊。硬山顶,轩东、西各有2间耳房。东垂花门、鉴远堂、澹会轩间有游廊连接成一座方整的小院。月波楼是一座两层楼房,面阔5间,坐北朝南,前后有廊,歇山顶。匾额“月波楼”下有楹联“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琪花银树三千里,云影瑶台十二层”,巧妙地道出了此地是观云赏月的佳处。北垂花门坐南朝北,面阔3间,是光绪年间重修时添建的。北门以东,与月波楼平行相对,是与广润灵雨祠同一轴线上的两层小楼云香阁,阁面阔5间,坐北朝南。前后有廊。悬山顶。

  月波楼西边又有一座朝西的垂花门,是光绪年间重修时添建的,门内是一所由4座南北向的值房组成的小院,院西墙中央设一小门,迎门建有码头。

  涵虚堂 耸立在岛上院落以北青石堆筑的假山坡顶,与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遥相辉映,互为对景。涵虚堂始建于乾隆年间,是岛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原名望蟾阁,乾隆十九年仿武昌黄鹤楼而建,巍峨3层,隐现在天光水色中,有琼楼玉宇的意境。嘉庆年间将阁拆除,改建涵虚堂,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时重修。堂坐南朝北,面阔5间,北面接抱厦3间,周围有廊。勾连搭歇山式屋顶,上有吻兽。涵虚堂南面阶下有一月台,四周围以汉白玉雕栏。沿月台两侧的石级曲折而下,可至南湖岛院落的北垂花门。北面游廊外侧围有汉白玉望柱栏杆,两侧有陡峭的石阶直通南湖岛北岸。石阶之下有一石洞,洞门额曰“岚翠间”,联曰“刊岫展屏山云凝罨画,平湖环镜栏波漾空明”。洞内有石级上下通连。

20140326_022
南湖岛上涵虚堂

  (4)凤凰墩 位于昆明湖南端,与南湖岛遥对,是一座圆形的小岛。乾隆时期岛上建有2层楼式建筑会波楼,楼顶上装有一只镀金的铜凤凰,铜凤凰长约3米,口中衔着一面凤凰式风旗,腹内中空,设有可以旋转的机关。铜凤随风力的大小而旋转,从其旋转的速度可以判断风力的大小。道光年间,会波楼被拆除。光绪年间在岛上建有小亭,后毁坏。1955年在凤凰墩岛上重建小亭。

  (5)绣漪桥 位于昆明湖南端与长河的交汇处,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东堤与西堤的分界点。绣漪桥在清漪园时是一座水门,是经长河入园的必经之地。绣漪桥的形状与西堤上的玉带桥相似,桥东、西向坐落,汉白玉单拱桥身,高约9米,有60个望柱,62块栏板,单侧有43级青石台阶,是园中最高的桥梁。绣漪桥北侧有昆仑石碑一座。绣漪桥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即已建成,桥外原有水闸,由于湖水水位高于河水,闸门开时湖水急流而入长河,故每次御舟入园都需纤夫将其牵入湖中。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其南添建石平桥,桥西添修3孔涵洞。1993年,将绣漪桥闸南移。桥西新建一座六脊攒尖圆亭。桥南有颐和园的南如意门。昆明湖南端绣漪桥

20140326_023
昆明湖南端绣漪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