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我学中医《伤寒论》之张志聪

 大汉2020 2023-11-20 发布于山东

系统研究《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后,我开始攻读六经气化学派的《伤寒论》系列注解,首先看的就是六经气化学派的创始人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

大家可能对张志聪不熟,我大致介绍一下他。张志聪是清初的江南钱塘医家,张志聪祖上九代都是名医,根据张志聪的族谱记载,张志聪是“医圣”张仲景之后。

我想正是因为张志聪是张仲景的后人,必须身担大任,继承并注释好祖先张仲景留下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后人开悟。因此相对于其他医家更加重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

张志聪的家族主张学医应该“先难其所难,而后易其所易”,因此张志聪学习古代经典“童而习之,至于耄期,未尝倦学”。对《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等古典医籍钻研极深。

张志聪早年跟伤寒大家张遂辰学习,博览群书,后又跟当时名医卢之颐以禅理参证医理,当时张志聪20岁就已经医名甚远,后来他治疗疑难杂症每获奇效,名动一时,能跟卢之颐相齐名  

张志聪后来为了传播医学,创立了“侣山堂”,广招同道,讲授医学,在当时影响很大,当时学医的,大多投奔张志聪和卢之颐两家,盛极一时。

张志聪的这种讲学方法是教育模式的一种改变。在古代以前,中医的传承一般是师徒制。这种方式对于传承非常好,但是有一个短板,那就是每次收徒人数很少,不利于人才的规模化培养。

而张志聪建的一座侣山堂,专门用来教育学生,一次可以招收几十人。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成为了当世的良医。所以这种模式开启了中医教育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志聪的所有学生中,以高世栻最为有名。

高世栻也是钱塘人,当时高世栻的医术已经很高,后来听说张志聪在讲学,就过去跟随学习,后来高世栻医术大进,竟然也跟张志聪齐名。

他们二人担心医学失传,因此发挥集体智慧,集合当时侣山堂的诸多医家和弟子的力量,研读文献,开始著书行世,比如有名的《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集注》等都是以张志聪为首发挥集体智慧合作著的。

上次谈谈我学中医《伤寒论》之《医宗金鉴》提到清代太医院的《医宗金鉴》就是清代太医院的众多御医合著的,所以价值非常高,张志聪的这些《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集注》著作也是发挥集体智慧合著的,因此价值也非常高,超出群书之上。

我最初了解张志聪是在我的《内经选读》课上,当时内经老师介绍历代内经的各家注本时,就说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和《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是以经解经派,因为是集注的,价值很高,但是著作非常难懂,一般人看不懂。

后来我再看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和《金匮要略集注》时,确实注解的价值很高,阅读难度比其他医家的注解大很多。

其他的《伤寒论》注解可以直接看就能看懂,但是学习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前非得深入研究《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不可,否则,是很难得其要义的。

也就是说学习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集注》的前提是要有五运六气基础的。

我买的是《张志聪医学全书》,中国中医出版社出的,这本书非常厚,一本书一百六十多,书中可以看到张志聪关于《伤寒论》的注解有两个,一个是《伤寒论宗印》,一个是《伤寒论集注》。

图片

《伤寒论宗印》是张志聪早年写的《伤寒论集注》是他创办“侣山堂”后集众人之力编写的,书还没写张志聪就去世了后来是他的弟子写的几卷。

我先看的《伤寒论集注》,看完后再看的《伤寒论宗印》,可以看得出,《伤寒论集注》的核心思想总体来说都是张志聪的思想为主。

张志聪看《内经》《伤寒论》这些经典的时候,先烧香拜一拜,然后把手洗干净,才开始翻开经典这些书,可见张志聪对经典的敬畏之心,用这样的敬畏、诚恳态度学习经典,怎么可能学不好呢?

张志聪在他的伤寒论原序中说:“开卷举笔,翻阅经义,详其句说,审其字意,知一章各有其源,六经各有其本,片言必有其归,只字必体其蕴,或数且而始得一章,或一朝而连脱数义,书之所思,夜则梦焉,夜之所得,旦则录焉,不啻笔之几脱矣。”

图片

这就是古人的治学态度,我们后辈也当学习之。

张志聪认为《伤寒论》继承了《内经》学术思想。这个也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序中提到过,序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入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所以《伤寒论》确实本于《内经》,而不是像个别医家所说的《伤寒论》和《内经》无关。

张志聪认为《伤寒论》本于《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

图片

张志聪运用五运六气理论解释《伤寒论》的六经传变规律,而且自古历来《伤寒论》中的伤寒“一日”“二三日”“五六日”这些时间的解释众多医家未能说其详由,但是自从张志聪后这些时间谜题都迎刃而解。

后来清代大家陈修园、唐容川多从其说,成为六经气化学派的代表医家。

张志聪对六经传变有详细的解释,没有对运气学说有深入研究的应该看不懂,但是我还是列出来他的学术思想,张志聪认为:“一本论太阳、阳明、少阳,三阳也,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也。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人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言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奚可哉!”

对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的时间解释,他有详细的解释,说:“一伤寒传经,并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等自古未明,今愚略陈其概。夫阴阳之理,从阴而阳,由一而三。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论六气司天,六气在泉皆始于厥阴,终于太阳。无病之人,六气循行亦从厥阴而少阴,少阴而太阴,太阴而少阳,少阳而阳明,阳明而太阳。若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则从阳而阴,由三而一。须知本论中纪日者,言正气也,传经者;言病气也。正气之行,每日相移,邪病之传;一传便止。《素问》云:传,乘之名也,乃从此乘彼之意也。本论有脉静为不传者,有不见阳明少阳证为不传者,有作再经者,有过经十余日不解者,夫病解,则其行复旧,仍从一而三……不解,则从三而一,此纪日传经之大概也。若谓风寒之那心一日太阴,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而传三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而传三阴,则非矣。嗟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平日参究未明,并为诸家所惑,妄立传经、直中之说者,愚言未必无小裨也。”

所以他在《伤寒论》的研究中对人身六气的产生和分布作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张志聪认为人身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如“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胃金”

张志聪是从三阴三阳六经化气来认识三阴三阳之病的,多是六经化气为病,并非经络本身的病变;但六经化气为病,却没有排除经络病的存在。

他认为天之六气感伤人身六气,始因气病,终传经病。伤寒六经化气为病。

张志聪对六经气化为病的条纲论述: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谓太阳乃寒水之气;阳明病胃中实,谓阳明主燥热之气;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谓少阳主相火之气;太阴病腹满而吐,谓太阴主湿土之气;少阴病脉极细,但欲寐,谓少阴有标本寒热之气化;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谓厥阴从中见少阳之火化。

比如张志聪对伤寒太阳病的认识,有通体太阳病与分部太阳病之别。通体太阳之气最居体表,而分部六气运于皮腠之间,故外邪伤人,病多先发于太阳。

这些见解,前无古人,皆由张志聪所发明,陈修园、唐容川多从其说。

张氏不仅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见解独到,而且对《灵枢》《素问》亦体味颇深。我后来把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和《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也逐行逐句看完了,真的很赞叹他的才华。

他注解的系列著作不是人云亦云,重复前人的论述,而是研究有得,述以己见。这个以后在“谈谈我学习中医《黄帝内经》”系列文章里面还会谈到张志聪。

张志聪是第一个对《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整本每句都注解的医家,能对《素问》《灵枢》全部注解的医家历史上也就三四个,其中有一个是张景岳的《类经》,但也并非每句都注解。

另外他还用五运六气理论探讨药物的性能和功用,他认为天生药物也具五行五气、五气五味之理,从而可以研究药物的性能和功用。也成为古今第一个对《神农本草经》全本每味药物都注解的医家。

张志聪的《医学要诀》把《神农本草经》360味药物的每一味药物都编了一个四句七言歌诀,当时为了把《神农本草经》背下来,我就是通过把张志聪的歌诀打印出来,然后不断改动,尽量押韵好背,每天晚上睡前花一个小时背,大约花了两个月左右就完全背下了。

后面继续详细分享我以前学习《伤寒论》的过程,谢谢关注!


注:这个会按照时间顺序写成一个本人学习《伤寒论》过程的系列,对《伤寒论》学习也是由最开始的懵懂到逐渐深入的过程,文中思想仅为当时的学习思想,经过多年不断自我革新,思想更加中庸,不偏不倚,无门无派,学各家之长,不抨击任何医家,以效为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