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8):最低工资

 老葛书房 2023-11-20 发布于江苏
22、最低工资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一定是好事。
谈这个问题,应当明确,我们在谈的不是单独某个人工资水平的问题,而是最低工资的制定对于社会上就业群体的影响。
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在市场中作为劳动力资源,也被赋予价格标签,即薪资水平。
按书中的观点,大量数据表明,劳动力作为市场中的一种资源供应,同样符合“为制定高价格引起过剩”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人为制定高价格会引起过剩,人为制定低价格会引起稀缺。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因此企业在非关键岗位的人员招聘上会更加谨慎,标准也会更高,进而社会上对劳动力的总体需求会下降。
需求的下降导致劳动力供应过剩,这对于那些收入低、技能不熟练或少数族裔并迫切需要找到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因为他们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满足企业新的用人标准。
在德国,虽然没有制定全国性的最低工资法,但是政府对雇主施加的管制、工作保障法以及强大的工会力量,都人为地提高了劳动成本。
2000年,51.5%的德国失业者待业时间长达一年,甚至更长。而在美国,仅有6%的失业者是长期失业。
所以,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或者提升,或者综合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反而会使得事与愿违,与政府最初所期望的目标背道而驰。
不管是政府出于好心还是仅仅作为政治家的口号,尽管听上去很振奋人心,但落到实际上,反而会害了政府本来想保护的那个群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