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的浪漫世界观

 天和图书馆21tc 2023-11-21 发布于广西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次相遇,奏响了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中国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确保了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诠释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谱写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唱响了大同世界新篇章。

图片

“世界大同

天下一家”

图片

2022年2月20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场为期16天的冬奥盛会,以一场灿烂非凡的烟火作为收尾,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这一场烟火伴随着主题歌《雪花》的温暖歌声,在欢腾的鸟巢上空绽放,“ONE WORLD”和“天下一家 ONE FAMILY”点亮夜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达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全世界的人见证北京时刻,倾听中国声音。

除了最后的烟火以外,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处处隐藏这一主题表达,开幕式上标记着各国和地区名字的一朵朵雪花汇聚构建成一朵晶莹剔透的大雪花,闭幕式上来自五湖四海的万千红绸带飞入鸟巢编织成一个巨大精致的中国结,“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其实就已经跃然眼前了。人人都说,这是中国人的浪漫。确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者的浪漫,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中国诗人的浪漫,折柳寄情是中国送行人的浪漫……“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则是所有中国人的浪漫。

图片

图源:界外

这种浪漫起源自中国文化发生之初。《礼记·礼运》中就记载着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见,古代源远流长的“大同”概念既是一种政治思想, 也是一种至高的伦理境界, 其本质特征在于人际之间的平等与社会形态高度的和谐统一。

图片

大同

(dàtóng)

Universal Harmony

儒家理想中的天下一家、人人平等、友爱互助的太平盛世(与“小康”相对)。儒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类似于西方的乌托邦。其主要特征是:权力和财富归社会公有;社会平等,安居乐业;人人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清末民初,“大同”又被用来指称西方传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主义等概念。

“天下一家”思想也起源于《礼记·礼运》:“故圣人乃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家”是中国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共同体,是基本的利益和情感共同体,是中国基本单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因此,天下为一家即意味着所有人,不分民族和国家,不分种族和肤色,都犹如一家人一样和谐共处,这是中国文明的秩序理想,也是世界和谐共处的理想图景。

作为历经千年的思想传统,“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包含着丰富而系统的观念、规范和制度的想象,它凝聚着中国人对于和平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世界观。

图片

天下一家

(tiān xià yī jiā) 

All Under Heaven Are of One Family

天下人亲如一家。“天下”既指全国所有的人,也指全世界所有的人。真正的爱,是超越血缘家族、超越国界的,与“博爱”“四海之内皆兄弟” 等相类;甚至是超越人类,普被万物的,与“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等相类。它同样昭示了中国人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和敦厚仁爱的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的理想也始终未曾离开中国人的精神和与实践生活。它不是只存在于空想或神话传说之上,它是扎根于真实的社会和全人类几千年来不懈追求的历史之中。

在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社会,世代文人学者不断在理论上丰富其内涵,从实践上追求其实现,在危急存亡的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结合西方进化论,赋予“大同”观念以新的内涵,再到现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它在每一个时代都融合了每一个时代新的思想,结合了每一个时代独特的特征,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图文整理:小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