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正的汉人是单眼皮?汉人后代双眼皮来源于哪里?炎黄子孙要明白

 遥望人间 2023-11-21 发布于河南


现代人观念里,双眼皮才是美的象征,但古人审美并非如此,他们觉着单眼皮才是世间最美,为何这么说?看看古代的仕女图就知道了。

我国古代仕女图中的美女,全部都是单眼皮的,就算有时女子的姿态不一样,但是单眼皮却是一成不变的。

也就是说,在古代人眼中,单眼皮是主流审美。现代人不禁会想:难道血统最纯正的汉人,全都是单眼皮?

单眼皮的汉族人

秦汉时期的汉族人主要是单眼皮眼睛,这一点可以从多方面得到佐证,秦朝陵墓出土的兵马俑面容各异,但都呈现单眼皮眼型。这可能是当时单眼皮美学审美的反映,也可能是制作者参考当时人的面部特征刻画的。

不仅男性兵马俑是单眼皮,现存的汉朝女性画像如《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也多是单眼皮眼。汉代一些记载中的美女如西施、王昭君、貂蝉也都是单眼皮。汉朝名将关羽的描述中直接提到他有“丹凤眼”。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汉族人无论男女都以单眼皮居多。

那么,为何当时的汉族人大多数都是单眼皮眼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秦汉时期中原政权较强大,能够抵御外来民族的入侵,保持汉族血统的纯正。秦朝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打下了汉族发展的基础。

汉朝继续巩固和发展了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帝国,抵御匈奴等外敌入侵,使汉族得以在中原地区稳定发展。正因如此,在秦汉时期,尽管汉族已经开始同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如从西域引入桌椅等生活用品,但整体上汉族的血统仍较为纯正,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杂交。

所以,汉族保留了古汉人的特征,秦汉画像和描述中的人物大多是单眼皮。这一眼睛特征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如三国时期出现的人物画像仍多为单眼皮。

双眼皮是怎么来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权兴衰,决定了不同民族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在古代,统一的强大王朝往往鼓励不同民族通婚,促进多民族的融合。而分裂的时期,各民族又趋于隔离,秦朝结束战国,实现多民族的首次统一。

为增进感情,秦朝开明君主提倡不同民族通婚,秦王会从边地选择美貌女子,嫁给官员及勇士。一些双眼皮的少数民族美女,通过联姻进入内陆,和单眼皮的汉人结合,生出部分双眼皮后代。但全国统一时间过短,这种现象还比较少见。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大量汉人去当兵打仗,死亡枕藉不计其数。北方部分少数民族乘机南下定居中原地区,与汉人杂处一地,为缓解敌意,东汉政权也鼓励通婚。少数民族双眼皮显性基因进入汉族群体,更多双眼皮汉人出现。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再次统一多民族的中国,为安抚汉人,皇帝选美汉女为宫女。蒙古官员与汉人女子通婚后,生下双眼皮子女。元朝亦高度尊重汉族文化,允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历史上较为包容开明的朝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长期动荡分裂,北方民族南下,南方汉人北迁,两族在中原长期杂居,频繁通婚,民族特质日益模糊。终于,统一的唐朝出现,据唐代壁画,当时双眼皮人已较多见,但主要限于汉化程度较深的北方地区。

宋代以后,中原重心南移,东南少数族群融入汉人,胡人亦汉化,民族界限进一步模糊。到元明时期,南北汉人基因结构基本一致,今天大多数汉人都具有明显的双眼皮特征。中华民族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的结果,今天56个民族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古代民族融合的印记。

我们都是一样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约占总人口的92%。汉族是不同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其基因组成十分复杂。当我们审视中国人的外表特征时,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强大的包容力量。

就拿最引人瞩目的眼皮来说,单眼皮和双眼皮在汉族群体中都有出现。根据遗传学研究,双眼皮是显性基因,而单眼皮是隐性基因。当父母双方都带有双眼皮基因时,后代出现单眼皮的概率较高。可以看到,眼皮的单双与个体基因有关,并不关乎民族血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区和时期对眼皮审美的偏好不一。比如唐代的壁画和绘画以单眼皮为美,宋代则将双眼皮描绘成动人的特征。这种审美演变反映了中原地区早期可能以单眼皮居多,后来不同民族大规模迁入,基因结构发生变化。

明清时期,双眼皮又成为主流审美,这一时期蒙古族和满族加入中原文化圈,对汉人遗传结构产生影响。可以看出,中国民族的基因在长期融合中呈现出多样性。

关于中国人外表特征的变迁,考古学研究也提供了证据。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出土的40000年前晚期旧石器时代广河人化石,表现出强烈的蒙古人种特征,鼻根低,双眼皮比较多。东亚蒙古人种后来北移,汉人成为中原地区主体。

汉代以前,中原地区居民则更接近南方土著,肤色较黑,面部特征较为强烈。秦汉时期,不同地区移民大规模迁入中原,中国人的长相才开始多样化。

所以我们不能用眼皮的单双来简单判断一个人的民族或血统,在长期融合中,中华民族呈现出包容和多样的特质。中国人看重的是文化认同,眼皮的形状或肤色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中国人身份,这种文化认同凝聚力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

基因决定眼皮单双

从遗传学角度看,双眼皮是一种显性特征,更容易遗传给后代。单眼皮为隐性特征,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单眼皮,则子女多为单眼皮。我国古代奉行父系继承制度,父系血统较稳定,决定子女面貌的主要是母系血统。

历史上,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满族等民族,双眼皮较为常见。这些民族南下建立政权后,北方汉人与其女性通婚增加了双眼皮基因输入。生活在南方山区的苗族、侗族等,单眼皮较多,也通过通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汉人面貌特征。

此外,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及生产生活方式也影响着面部特征分布。北方以畜牧业为主,南方以农业为主。古代南方农民大量从事户外劳动,单眼皮有利于防风防沙,获得一定生存优势,因此单眼皮在江南等地较为多见。

而北方生活方式较为室内化,双眼皮不会对生活带来劣势,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明清时期,不同地区汉族群体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内陆地区到沿海的迁徙增加了人口流动性。此外,海外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基因交流,汉族血统不断丰富,面貌特征呈现多样化。

因此,现今双眼皮与单眼皮在汉族群体中都较为普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遗传谱系。我们应该认识到,面貌特征的多样性反映了包容共生的力量。不应将眼皮的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美丑。历史已经证明,外在面貌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贡献无关。

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民族团结自强的精神,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交流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奋斗。

在长期发展中,中国民族间存在差异与交融并存的状态,我们要珍视每一种面貌特征,以积极态度看待多元审美,彼此尊重。中国各民族要继续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共同开拓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