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小时候有多聪明?恩师通过一件事断定:他日后必是栋梁之材

 君临天下100 2023-11-21 发布于湖北

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小时候就展现天赋,被老师称为天才。

小时候的毛主席有多聪明?通过恩师毛宇居的回忆,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那是1906年的一个秋天,13岁的毛主席来到井里湾私塾读书,拜师毛宇居。

毛宇居接受传统教育长大,教毛主席读四书五经,领略儒家文化。

毛主席小时候就把这些书背得滚瓜烂熟,因此很不感兴趣。有一天上课,毛主席偷偷溜出教室,一个人跑到后山玩耍。

毛宇居知道这事后非常生气,带着学生来到后山,将毛主席抓了个正着。

“三伢子(毛主席小名),跟我回去打板子!”

“老师,是王守仁让我逃学的,你要打就打王守仁。”

“你说什么胡话?王守仁是明代大师,都死几百年了。难不成他变成鬼带你来这儿?”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我来后山就是要做到这四个字。”

毛主席虽然“嘴硬”,但反驳得有理有据,毛宇居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毛宇居在心里感叹:这个三伢子博古通今,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材。《三字经》里说:“教不严,师之惰。”如果三伢子将来没有成材,一定是自己这个老师不负责任。

因此,毛宇居特意出了一道难题考毛主席,既当作惩罚,又锻炼毛主席才华。

“三伢子,你以这口井为题,写首五言诗。要是写出来,我就不打板子。要是写不出来,你回去给我等着!”

“老师别急,我七步之内一定能吟出诗来!”

都这个时候了,毛主席还拿曹植开玩笑,不愧是乐观主义者。

毛主席围着井走了几圈,才思如井水般涌动,不一会儿便作出诗来: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这首诗看似说井,实际上说人。天井就是学校,小鱼就是学生。这首诗的意思是:待在学校里念死书,只会固步自封,永远不能成长。

毛宇居听出毛主席诗中的意思,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学生更加佩服,坚信他日后一定成材。

“三伢子,这诗作得不错,今天的板子就不打了。不过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小鱼不喝水,就会渴死!”

毛宇居以小鱼作比喻,告诉毛主席不读书就会荒废人生。

“老师,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

毛主席跟着毛宇居回到教室,一边念四书五经,一边偷偷看《三国演义》《水浒》。

一年后,毛主席私塾毕业,父亲毛贻昌想让他继承家业,反对他继续读书。

毛宇居知道这事后,亲自登门拜访,劝毛贻昌改变想法,让毛主席去外面闯荡。

在毛宇居和表哥文运昌支持下,毛主席离开家乡,踏上漫漫求学路。小鱼从此离开天井,游向大海。

多年后,韶山少了一个富商,中国多了一个救世主。

从踏上革命道路那天开始,毛主席知行合一、不忘初心,做到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