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期聚焦 | 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研究——以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为例

 出版与印刷 2023-11-21 发布于上海

核心观点

  • 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即在智慧理念引领下,高等教育出版主体积极主动投入智慧出版建设,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重构出版内部要素,聚集融合效应,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通过为高等教育机构、工作者和学生等提供专门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多模态教育出版产品、服务和资源,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开展智慧教学评价,促进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以培养善于学习创造、善于协作沟通、善于研判并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型人才。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发展方向是智慧出版,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落脚点和价值追求是智慧教育。

  • 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等、大型高等教育出版机构进行了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转型。这些出版机构坚持以人为本的智慧理念,踊跃投入智慧高等教育出版产品、服务和资源研发,创建智慧学习环境、改进智慧教学方法、创新智慧教学评价,为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助力。培生通过部署完备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连接教师和学生,构筑高等教育智慧学习环境,并在情境式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诸多探索,注重在线教学评价。麦格劳-希尔的高等教育智慧学习环境围绕提高可访问性布局,持续推进个性化教学方法,不断突破课堂教学评价的限制。圣智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通过收购各大教育科技公司,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以提高智慧学习环境的广度和丰富度,注重混合式教学方法,多次开展大规模学习评价。

  • 根据在智慧出版和智慧教育的概念基础上所明确的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以及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的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案例分析,尝试构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智慧出版提供借鉴。第一,以智慧理念为引领,优化重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第二,开发智能产品服务,面向教学活动全过程搭建智慧学习环境。第三,更新传统教法学法,为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创新智慧教学方法。第四,突破已有框架限制,为多维度评价教学成果开展智慧教学评价。

  • 对我国而言,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智慧教育的发展,智慧出版将成为高等教育出版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案例的经验可知,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更替,更在于高等教育出版者以高等教育参与者、推进者、变革者的身份投入到教育和出版全过程中,以智慧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题目 | 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研究——以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为例

来源 | 《出版与印刷》2023年第5期

作者 | 张艺馨1)2)3), 杨海平1)2)3)

作者单位 |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3)国家新闻出版署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3.00.068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张艺馨, 杨海平. 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研究——以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为例[J].出版与印刷,2023(5):18-29.

摘要 |  为贯彻智慧发展理念,推动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文章从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出发,以培生、麦格劳-希尔、圣智为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探讨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路径。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发展方向是智慧出版,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落脚点和价值追求是智慧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应以智慧理念为引领,优化重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开发智能产品服务,面向教学活动全过程搭建智慧学习环境;更新传统教法学法,为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创新智慧教学方法;突破已有框架限制,为多维度评价教学成果开展智慧教学评价。

关键词 | 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出版 智慧教育

→ 查看HTML全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正向着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在技术的推动和各方教育主体的努力下,作为一种理念与模式的智慧教育开始落地,并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1]教育出版是智慧出版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具有进行智慧化转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2]近年来,培生(Pearson)、麦格劳-希尔(McGraw Hill)和圣智(Cengage)等大型教育出版机构踊跃开发智慧型高等教育出版产品和服务,进行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转型,为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助力。鉴于此,本文以其为案例,探索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提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实践路径。

一、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

“智慧化”的概念源于哲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智慧”是由于人的无知而追求的知识。柏拉图(Plato)将“智慧”作为人的四重德性之一,认为“智慧”是一种“技艺”。[3]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科学与理智的结合就是“智慧”,即“智慧”包含最尊荣的科学及其本原。[4]可以说,“智慧化”的主体是人,追求“智慧化”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人自身更好地发展;[5]运用科技的最高境界是“智慧化”,代表科技赋能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目前,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但其与智慧出版和智慧教育的理念密不可分。从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发展脉络来看,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是智慧出版体系的一部分,智慧出版是数字出版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继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数据出版、智能出版后数字出版的新发展阶段,[6]将呈现出不同于当前数字出版的面貌,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有助于探索智慧出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从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目标指向来看,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应服务于高等教育智慧化,智慧教育理念的要义和目标是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落脚点和价值追求。

1.智慧出版: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发展方向

智慧出版是智慧理念演变、技术催化、业态革新、流程优化、管理创新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新型出版模式。一些学者据此对智慧出版的概念进行界定。例如,陈丹等[7]指出智慧出版是指创新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和源头,通过一系列创造性活动为出版全过程注入智慧理念,实现出版全过程智慧化,增加出版产业附加值;汪全莉等[8]将智慧出版定义为出版机构在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根本遵循下,秉持智慧发展理念,主动将出版产业链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更新出版理念、优化出版流程、创新出版内容和服务、重塑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出版产业链的智能化、出版生态的社会化和知识服务的个性化,以用户需求为靶向,以知识服务为路径,驱动出版机构逐渐回归文化服务者的本质属性;覃周亚等[9]提出智慧出版是以智慧发展理念布局出版发展方向,用战略思维统筹出版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打造全新的出版生态环境,以新兴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支撑实现智慧化生产,为人民提供优质出版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综合素质的出版模式。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作为智慧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推进和建设智慧出版的使命,从树立智慧理念、融合新兴技术、更新出版流程、致力业态升级、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变革,以实现人的智慧化。

2.智慧教育: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落脚点和价值追求

智慧教育是智慧与教育信息化意义的耦合,代表了美好的未来教育理念。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遵循精准、个性、协同、优化、创造等思维原则,帮助教师设计和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服务和良好发展体验,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性、较强行动能力、敏捷思维反应、深层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10]26具体而言,智慧教育的框架包括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教学方法、智慧教学评价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智慧型人才。[11]智慧教育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助力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开展智慧教学评价,以培养智慧型综合人才为终极目标。

智慧学习环境是由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具有连通、感知、交互、适配、记录、整合六大特征,[12]涉及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等。随着人工智能、XR(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学习环境不断进化,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提供了新思路。高等教育出版搭建智慧学习环境,首先,基于智能计算感知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适应性服务,并构建开放智联的学习场景,打通线上与线下、物理与数字的学习空间,跨场域、跨情境满足学习需求;其次,基于学习情境部署智慧学习环境,合理利用新技术配置适配恰当的教学策略、结构合理的学习资源、高效先进的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最后,借助数据驱动,不断获取学习环境中运转的各种数据,以优化学习环境的内容、结构、形态、方法,使学习环境自主协同地运行。[13]

智慧教学方法融入智慧学习环境,使教学活动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智慧教学方法渗透课堂教学,可以对其进行延伸和补充,并鼓励课外自主探索,运用新一代技术,以愉快放松、个性化、数字化为特征,结合差异教学、模拟教学、辩论教学、协作教学、案例教学等教法,采用面向班级的差异化教学、面向小组的合作研创型学习、面向个人的自主适应性学习、面向群体的互动生成性学习等学法,[14]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循证思维等高层次思维技能。[15]高等教育出版创新智慧教学方法,重构编辑、作者、教师、学生等角色,实现主体有效连接、合作和互动;开发多端支持、多媒体、可定制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重构课程结构,变革教学形式和内容,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增强各教学平台、工具、资源的协同和互通性,促进教学信息流通和服务供给,及时获取反馈,优化教学支持。

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智慧教学评价的评价对象不再局限于固定对象和浅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维度等方面,而是能实现全过程综合评价,呈现出时间维连续性、空间维全域性和价值维多元性的全息特征,[16]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智慧教学评价采用先进的教学分析技术,使得评价选项的可量化程度和范围大幅推进,评价结果以高精确度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并附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以评促改。高等教育出版改进智慧教学评价,利用教学分析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监测等创造多种形式的评价手段和模型,并研究设计评价指标,选择数据挖掘、数理统计、可视化分析、语义分析等适当的评价方法,从而实现对智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环境创设、管理过程和实施方案的全面客观评价。[17]

3.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阐释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转型,保障高校各部门顺畅运行,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教师授课研究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18]结合上述讨论,本文将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阐释为:在智慧理念引领下,高等教育出版主体积极主动投入智慧出版建设,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重构出版内部要素,聚集融合效应,[19]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通过为高等教育机构、工作者和学生等提供专门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多模态教育出版产品、服务和资源,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开展智慧教学评价,促进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以培养善于学习创造、善于协作沟通、善于研判并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型人才。[10]21

二、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案例分析

在智慧出版和智慧教育的实践推动下,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需求迫切。一些大型高等教育出版机构如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等进行了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转型。这些出版机构坚持以人为本的智慧理念,踊跃投入智慧高等教育出版产品、服务和资源研发,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创新智慧教学方法、开展智慧教学评价,为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助力。其中,培生是高等教育出版的市场领导者,每年为约1800万名大学生提供丰富的高品质智慧教育内容。培生实施产品主导的运营模式,通过加大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教育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以Pearson+牵头整合产品,搭建智慧学习环境,为大学生创造个性化的智慧学习体验。[20]麦格劳-希尔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覆盖50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以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为核心,通过个性化、交互式的教育技术,创建值得信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工具和强大的教学平台,提供一体化高等教育智慧解决方案。[21]圣智不断加大与教育科技公司的合作,在先进的智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升高等教育的可访问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为数百万名大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实现教育和职业目标。[22]鉴于此,本文以这三者为案例,探索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模式,为高等教育出版提供参考。

1.搭建高等教育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是智慧教育的基础,主要由学习资源、智慧工具、学习社群和教学社群四大要素构成。[23]搭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智慧学习环境,应以各类教学技术为支撑,打造丰富、优质的智慧化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并提供支持资源使用、学习管理、教学评价、协作会话等功能的智慧学习工具,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协作、深度参与和知识建构。

培生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在教学技术方面实施人工智能战略,将生成式技术、沉浸式技术、交互式技术嵌入到整个产品组合中,感知学生的需求和状态,从而增强其学习体验。[24]同时,培生通过部署完备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连接教师和学生,构筑高等教育智慧学习环境。Pearson+是培生智慧学习环境的基础,其将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工具进行智慧化方向集成,使师生能经济、灵活、便捷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培生的教学资源呈多模态化,涵盖大量数字教科书、教学视频、有声读物、教学大纲、练习题目等,允许师生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标记并随时随地使用,获得互动式、个性化体验。培生的高等教育教学平台包括MyLab & Mastering和Revel,负责将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管理工具、评价工具、互动工具等进行整合,支持随时随地管理课程、访问教学资源,并利用数据驱动促进自主学习和成绩提升。培生的教学工具包括学习工具GeoGebra和StatCrunch,管理工具Respondus Monitor和MyDietAnalysis,评价工具Freehand Grader和Early Alerts,互动工具Learning Catalytics和Live Response等,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这一系列产品和服务集成的智慧学习环境,可充分适应教学情境,促成各种教学问题的解决。

麦格劳-希尔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打造MH Tech技术体系,并将其注入教学服务、教学资源、教学平台中,以此搭建能够促进各类专业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麦格劳-希尔的高等教育智慧学习环境围绕提高可访问性布局,以费用全包访问服务(inclusive access)、教学产品组合、无障碍设计等为亮点,以增强智慧学习环境的经济性、全面性和人性化。费用全包访问服务允许学生以最低的市场价格获得高质量教学资源和产品使用权限,为大学生节省学习投资。[25]教学产品组合主要由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组合而成。其中,MCGRAW HILL教学资源由习题库、课程库、教材库、课件库等构成,支持自由定制教学内容,以满足自适应学习需要。[26]教学平台包括Connect、Create、McGraw Hill GO、ReadAnywhere、Sharpen、ALEKS、SIMnet等,这些平台借助各类先进教学技术,以提高专业成绩为目标,实现自主学习、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的统一,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为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无障碍设计以《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英文缩写ADA)为依据,根据《网页内容无障碍指南2.1》(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lines 2.1,英文缩写WCAG 2.1)的AA级标准调整设计,创建所有学生都可以访问的教学环境。同时,其JavaScript编程策略结合了无障碍网页应用技术(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accessible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英文缩写WAI-ARIA),使学生更容易与屏幕阅读器交互。

圣智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通过收购各大教育科技公司,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以提高智慧学习环境的广度和丰富度,支持大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目标。[27]其业务主要分为Cengage Academic、Cengage Work、Cengage Select三大模块,三者共同构成了智慧学习环境。其中,Cengage Academic模块负责提供教学资源和技术,通过其收购的MindTap、OWLv2、MyELT、WebAssign、Online Practice、SAM等一系列教学平台,促进沉浸式自主学习、高效教学管理、科学教学评价和高频率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教学资源涉及数字教科书、数字图书馆、纸质版资料、课程视频等在内的160多个学科的数千份材料,供个性化定制和使用。Cengage Unlimited对这些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进行统合,购买此服务即可进行整体访问,获得智慧学习环境的学术支持。[28]Cengage Work模块负责提供灵活、经济的在线课程和项目。该业务通过ed2go开展,提供在线实时就业指导和培训服务,帮助大学生掌握就业所需的技能,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Cengage Select模块负责提供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内容和资源,通过其收购的内容服务商盖尔(Gale)、米拉蒂(Milady)、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等提供服务。以盖尔为例,其为大学图书馆提供原创和精选的学术资源以及先进的研究工具,如Gale Digital Scholar Lab(盖尔数字学者实验室),具备两种虚拟共享功能——Workspaces和Notebook,允许教师监督、支持和帮助学生的协作项目,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研能力。[29]

2.创新高等教育智慧教学方法

智慧教学方法是智慧学习环境的内在理念支撑,以学生为中心,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随教学活动进行灵活调整和生成,促成师生的人性化互动。[30]为实现教学方法的智慧化转变,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应借助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增强与赋能,打破时空限制与互动障碍,注入人性化关怀,使教法和学法得以创新,[31]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

培生的高等教育业务在情境式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其引导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要求,采取问题化学习或项目学习,设计情境化课题,利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创设仿真实践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2]以培生Revel教学平台中的The Neighborhood为例,首先,作为虚拟患者的集合,其情境化课题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培养临床决策技能,同时加深他们对患者护理的理解;其次,其以案例教学为教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与不同的虚拟患者建立联系并树立同情心,在案例中学习如何权衡医疗知识和病人数据并做出临床决策;再次,其通过仿真技术打造虚拟实验室和交互式学习工具,营造医院或诊所等实地场景,让学生更好地代入医护人员的角色,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保持继续探究体验的沉浸式学习状态;最后,其采用小组合作研创学习的方法,允许教师基于学习数据,根据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思维特质、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和任务承担等进行分组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探讨各类医学问题,协作完成临床诊断任务。[33]

麦格劳-希尔的高等教育业务持续推进个性化教学方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允许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风格、性格、习惯、动机等进行个别化学情分析,个性化精确定制课件和学习任务,并将学习目标与教学资源、教学技术、教学平台、学习小组等互相融合,以实现差异化指导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34]以麦格劳-希尔Connect教学平台中的SmartBook为例,作为一套自适应教学解决方案,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数据为驱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成功率。首先,平台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定制个性化学生作业,能参考个体学习的原理,对知识点进行间隔、分块和交错等操作,创建一次不超过五个概念的问题循环,并通过混合相关学习主题的方式减少学生的疲劳感,从而使学生保持专注。一旦学生证明他们已经理解某个概念,相关的问题将不再出现。其次,平台基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生成教师报告和学生报告,教师可以查看班级和学生的作业数据和知识认知水平,并根据班级需求定制讲座,以缩小学生之间的知识差距,学生则可以跟踪自己的学习数据,找出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并制订下一次考试前的学习计划。最后,平台支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情况创建作业问题组,在促进小组交流、解决作业难题的同时,防止学生共享答案。[35]

圣智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注重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将线上线下教学进行交互式结合,在线上允许教师基于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设计学习目标和任务清单,由学生自主安排在线上完成并提出疑难问题,在线下由教师引导,以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拓展学习等方式进行答疑解惑并进行巩固。以圣智MindTap教学平台为例,基于2017年圣智《学生信心调查分析》报告和皮尤研究中心相关报告,发现完全在线或混合课程的形式较传统的线下教学方法更有益于提升大学生成绩,并据此研究结果部署并更新混合式教学方法。MindTap以“引入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为教学路径,教师可以在线上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并提供专业见解,精心制作课程,以交互式模拟或可视化教程的形式突出教学重点和优先事项,使其更具相关性和吸引力;学生可以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沉浸于教师精心编排的教学内容中,进行自主学习,与教师和同学开展互动,从而推动课堂参与度和对内容的掌握。MindTap同时配有互动作业和测验等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关键概念,并提供分析监控功能,轻松跟踪学生的课程表现,以识别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并由教师在线下提供反馈意见。在MindTap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支持下,学习中的薄弱概念可以在视觉、语言、互动、反馈等的作用下得到强化,促进学生准确理解、高效掌握学习内容。[36]

3.开展高等教育智慧教学评价

智慧教学评估是智慧学习环境科学合理运行的保障,在价值取向、数据资源、方法手段、评价模式、评价结果等方面较传统量表测验阶段呈现出新的特征。[37]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应依托高效“互联网+”、海量数据库、强大云计算、便捷移动式学习等技术和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进评价资源联通共享,人机协同合作进行精准评价,全面呈现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生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注重在线教学评价,借助智能感知技术采集教学数据,以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学生的情感态度、预测学生的学习风险。[38]如培生教学平台MyLab & Mastering中的Freehand Grader评价工具,能让教师快速对所有类型的手写作业进行评分,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能识别教师的评分标准,据此逐个针对各个问题构建新的评分标准,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同时,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分析他们的具体思维过程,以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反馈。另外,Early Alerts基于Freehand Grader中的作业分析进行大数据预测,能突破作业分数评价的蒙蔽性,快速识别存在学习困难或漏洞的学生,并生成可视化多维度评价报告。Early Alerts还支持教师自定义设置风险级别以匹配班级情况、汇总多次课程的风险级别、单独或按组向学生发送反馈,以教导、启发和激励学生。[39]

麦格劳-希尔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不断突破课堂教学评价的限制,通过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智能识别技术和智能评价工具,多主体、多方式、多途径收集反馈,并允许在每次评价中聚焦单一具体的教学方面,使反馈更有针对性、更为详细,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深入反思、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与成就感。[40]以教学平台ALEKS为例,基于知识空间理论,该平台以数十亿匿名学生学习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确立学生成功学习的标准,借助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准确高效地评估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并能够应用某个学习主题。其Knowledge Checks功能结合检索工具、人工智能专家等,帮助学生在反复的知识检索中巩固知识,打造连续的学习和评估周期,从而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同时,ALEKS能自动生成强大、实时、详细的报告,为教师和家长提供详细的最新信息,以观察学生的进步情况。比如,ALEKS Insights功能可以及时提醒教师注意有风险的学生,反映有关没有进步、停止进步、过度拖延或学习“异常过快”的学生情况,这些形成性的评价能使教师及时采取行动,帮助最需要的学生。[41]

圣智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多次开展大规模学习评价,通过对特定数量学生群体的整体成就水平和教育相关性因素进行价值判断,来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且更注重对不同师生群体的能力评价。[42]如2022年发布的《2022年教师面貌报告》采访了美国581所院校的1024名教职员工,根据他们分享的关于当前工作职责的评价和工作满意度及其与往年情况相比的真实反馈,圣智能够更好地研究如何为教职工提供更充分的评价支持,助力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43]圣智MindTap教学平台依据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重新想象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Reimag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的战略思想,开展学习效果调查,在2016年秋季至2021年春季期间,从120所院校、超过12 200名学生和61项独立研究中收集了定量和定性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课程成绩、考试成绩和作业分数,以及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从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研究还从非MindTap用户处收集了数据,用于分析MindTap的使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44],以便改进高等教育服务。

三、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构建及路径探索

根据在智慧出版和智慧教育的概念基础上所明确的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内涵,以及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的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案例分析,本研究尝试构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见图1)为我国高等教育智慧出版提供借鉴。

图 1  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

1.以智慧理念为引领,优化重构高等教育出版业务

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理念受到智慧出版和智慧教育的启发,遵循经济化、系统化、人性化、全面化的原则,并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5G等新技术,推进高等教育优化重构。首先,将高等教育出版业务智慧化发展提到战略高度,通过出台规划、加大投资、开展科研等方式鼓励出版智慧化发展实践的落实。其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出版业务范围,除了关注大学生学术科研成绩外,还应重视大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最后,促进高等教育出版流程变革,着力发展自动编校、绿色印刷、个性化定制、知识服务等新型高等教育出版形式,提升出版效率和质量,切实满足师生需求,并降低出版碳排放,保护环境。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智能、全面、系统、优惠的产品和服务,减轻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负担,以将他们培养成智慧型人才为奋斗目标。

2.开发智能产品服务,面向教学活动全过程搭建智慧学习环境

产品开发是搭建智慧学习环境的基础,通过提供智慧工具和多模态教学资源,将学习社群和教学社群连接起来,加深二者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教学服务是智慧学习环境的架构方式,以费用全包访问、合理的产品服务组合、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缩写LMS)集成产品和服务、无障碍设计的方式来提升智慧学习环境的可访问性,普惠更多大学生。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开发智能产品和服务,应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技术为出版产品和服务注入类人智慧,做到支持海量传感器接入网络,通过数据采集与汇聚,进行学习情境感知计算、学习需求分析预测、学习意图识别应答、学习服务生成与推送,实现自适应学习和沉浸式学习。[45]形成以数字教科书为中心、以数字教育资源库为支撑、多个数字平台协作补充、教育工具嵌套其中的产品体系,以在线辅导、订阅套餐、专业团队保障的方式分别面向教师、学生、教育机构等开展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进行融合,在自主学习、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师生互动的教学全过程中打造智慧学习环境,以适配多种教学情况。

3.更新传统教法学法,为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创新智慧教学方法

智慧教学方法受到智慧学习环境的影响,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在促进教法和学法变革上的作用,应建构文化共享的学习社群和教学社群,充分利用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和实践机会。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需更新传统教法与学法,应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教学、创新自主学习、培养综合能力作为导向,立足智慧学习环境,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重构课堂教学组织和生态,开展并融合情境式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方法和混合式教学方法,提供精准指导的教学解决方案与流程。首先,通过设立教学单元、教学案例和研究问题等,帮助教师确立学习主题和教学目标,为自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其次,配置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学情分析功能,帮助教师分析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学习能力,差异化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再次,借助仿真技术搭建虚拟教学空间,为师生提供沉浸式教学体验,并打通虚拟和实体教学空间,便于师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教学。最后,完善线上线下沟通渠道,为教学社群和学习社群搭建互动桥梁,促进知识在互动中传播、生成、更新,增强自主学习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4.突破已有框架限制,为多维度评价教学成果开展智慧教学评价

智慧教学评价较以往的评价方式更加重视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与发展性,不仅应加快评价速度,还应多维度评价教学成果,为促进大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高等教育智慧出版突破已有评价框架限制,推进在线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大规模教学评价,利用智能技术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测,通过学习分析与数据挖掘对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成果进行多维度、可视化呈现,并提供实时反馈。首先,加强关于教学评价理论研究,并开展大规模实地调研工作,制定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为教学工作开展智慧教学评价奠定学理和现实基础。其次,配置智能生物识别和监测功能,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行为动机进行剖析,帮助教师从根源上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和认知障碍,以对症下药。再次,设置智能教学预测功能,以数据为驱动,精准计算学生的未来学习路径,方便教师对学生发展道路进行引导。最后,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全方位、多模态、多主体的教学评价报告,便于教师和学生从各个角度查漏补缺,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性智慧能力。

四、结论

培生、麦格劳-希尔、圣智在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方面进行的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出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但是,目前这三家出版机构的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程度仍相对有限,并未完全解决高等教育成本过高、用户信息泄露、教育不公平、资源选择性有限等问题,智慧出版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对我国而言,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智慧教育的发展,智慧出版将成为高等教育出版的发展方向。从三个案例的经验可知,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更替,更在于高等教育出版者以高等教育参与者、推进者、变革者的身份投入教育和出版全过程中,以智慧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余胜泉,刘恩睿. 智慧教育转型与变革[J]. 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16-23,62.

[2]庄晓明. 智慧教育对传统教育出版的重构与对策探究−以上海教育出版社智慧教育出版为例[J]. 编辑学刊,2022,205(5):21-26.

[3]林志猛. 柏拉图智慧论中的辩证意涵[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5):148-155.

[4]李涛. 从感觉、经验到技艺、科学与智慧−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知识论的阐释[J]. 哲学研究,2020(6):86-94.

[5]杨志辉.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到智慧出版的变革[J]. 编辑之友,2019,269(1):36-41.

[6]余人,萧荣璇. 技术融合助推出版高质量发展:从智能出版到智慧出版[J]. 编辑学刊,2023(4):6-12.

[7]陈丹,郑泽钒,付正兴. 智慧出版:内涵特征、生成逻辑及实现路径[J]. 中国传媒科技,2022(10):12-14.

[8]汪全莉,陈瑞祥,韩育恒,等. 智慧出版:内涵阐释、生成背景及应用路径[J]. 传播与版权,2020(12):81-84,109.

[9]覃周亚,杨海平. 智慧出版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 中国出版,2023,553(8):7-12.

[10]顾小清,杜华,彭红超,等. 智慧教育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发展脉络及未来图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8):20-32.

[11]祝智庭,胡姣. 智慧教育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J]. 中国基础教育,2023(1):29-32.

[12]ZHU Z,YU M,RIEZEBOS P.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smart education[J].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6(1):1-17.

[13]周伟,杜静,汪燕,等. 面向智慧教育的学习环境计算框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5):91-100.

[14]彭红超,祝智庭. 面向智慧学习的精准教学活动生成性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16(8):53-62.

[15]ZHANG A H,FENG X Q. The concept analysis of smart teaching[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22(112):105329.

[16]朱德全,吴虑. 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专业化何以可能:第四范式视角[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6):14-21.

[17]刘革平,刘选. 跨学科比较视域下智慧教育的概念模型[J].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3):5-11.

[18]肖广德,王者鹤.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内容结构及实践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22(11):45-52.

[19]郑志亮,连叶煖. 技术赋能:数字教育出版新路径探索[J]. 中国编辑,2022,155(11):68-71,85.

[20]Pearson. Introduction to Pearson[EB/OL]. [2023-09-30]. https://plc./sites/pearson-corp/files/2023-05/introduction-to-pearson-fy2022.pdf.

[21]McGraw Hill. McGraw Hill Reports Fiscal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Fiscal 2023 Financial Results[EB/OL]. (2023-05-25)[2023-07-28]. https://www./news-insights/press-releases/mcgraw-hill-reports-fiscal-fourth-quarter-and-full-year-fiscal-2023-financial-results.html.

[22]Cengage. The Future of Edutech[EB/OL]. (2022-01-26) [2023-09-30]. https://www./news/perspectives/2022/a-look-ahead-at-edutech-and-extended-learning-in-2022/.

[23]黄荣怀. 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24]Pearson. Pearson Interim Results for the six months to 30th June 2023 (Unaudited)  [EB/OL]. (2023-07-31) [2023-09-25]. https://plc./sites/pearson-corp/files/2023-07/hyr-2023/2023-interim-results-press-release_31_july_2023.pdf.

[25]McGraw Hill. McGraw Hill Inclusive Access[EB/OL]. [2023-07-28]. https://www./highered/inclusive-access.html.

[26]McGraw Hill. McGraw Hill's Custom Courseware Solution[EB/OL]. [2023-07-28]. https://www./highered/learning-solutions/custom-courseware-solutions.html.

[27]Cengage. What We Do[EB/OL]. [2023-07-28]. https://www./about/what-we-do/#section-3.

[28]Cengage. Cengage Unlimited for Instructors[EB/OL]. [2023-07-28]. https://www./unlimited/instructor/.

[29]LUCARIELLO K. Gale Adds Collaboration Feature for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s[EB/OL]. (2023-02-15) [2023-07-28]. https:///articles/2023/02/15/gale-adds-collaboration-feature-for-digital-humanities-projects.aspx?m=1.

[30]杨鑫,解月光. 智慧教学能力: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能力向度[J]. 教育研究,2019,40(8):150-159.

[31]杨兴波. “互联网+”智慧课堂的教学方案与实施[J]. 教学与管理,2019(10):34-36.

[32]蔡宝来.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教学:理念、特质及模式[J]. 中国教育学刊,2019(11):56-61.

[33]Pearson. The Neighborhood 3.0 — A Virtual Patient Community[EB/OL]. [2023-07-28]. https://www./en-us/higher-education/products-services/.

[34]蔡宝来.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革命:实质与理念[J]. 教育发展研究,2019,39(2):8-14.

[35]McGraw Hill. Connect[EB/OL]. [2023-07-28]. https://www./highered/connect.html.

[36]Cengage. MindTap[EB/OL]. [2023-07-28]. https://www./mindtap/.

[37]张辉蓉,朱山,谢小蓉. 教育智慧评价:意蕴、特征与挑战[J]. 中国考试,2021(9):1-7.

[38]黄涛,赵媛,耿晶,等. 数据驱动的精准化学习评价机制与方法[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1):3-12.

[39]Pearson. Freehand Grader[EB/OL]. [2023-07-28]. https://mlm./northamerica/educators/features/freehand-grader/index.html.

[40]高巍,周海妍. 如何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反思−美国大学STEM课堂评价工具REFLECT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2,45(2):91-97.

[41]McGraw Hill. About ALEKS[EB/OL]. [2023-09-27]. https://www./about_aleks.

[42]郭元祥,刘晓庆. 大规模学业评价的发展历程、新趋势及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27-32.

[43]Cengage. Faces of Faculty[EB/OL]. [2023-09-28]. https://cengage./view/pdf/oysevzpgvp/faces-of-faculty-whitepaper-2172330.pdf?t.download=true&u=rhkluf.

[44]Cengage. The MindTap Effect[EB/OL]. [2023-07-28]. https://www./customer-stories/mindtap-effect/#methodology.

[45]

王涵,江静怡,叶阳. 数字教育出版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研究[J]. 出版广角,2022,418(16):71-75.

Title : A Study of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 Taking Pearson, McGraw Hill and Cengage as the Cases

Author : ZHANG Yixin 1) 2) 3), YANG Haiping 1) 2) 3)

Author Affiliation :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2) Institute of Publishing, Nanjing University; 3) Key Laboratory of Smart Publishing and Knowledge Service, National 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smart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takes Pearson, McGraw Hill and Cengage as the cases, analyzes the modes of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and explores the path of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is smart publishing, and the landing point and value pursuit of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is smart education. Achieving the smar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should be led by the smart concept to optimize and reconstruct the busi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develop the smart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build a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updat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innovate the sma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daptive to the need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framework and carry out the smart teaching evaluation for the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 :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ing; smart publishing; smart education

本期聚焦专题:智慧出版

专题主编:杨海平

杨海平: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新闻出版署“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专业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出版经济与管理、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在Internet Research、《中国出版》、《科技与出版》等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202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应用,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出版业作为文化与传媒行业,在技术的催化下,需要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化改革创新,更好抢占数字时代出版发展制高点。在智慧化时代下,数字出版从智能出版的进阶,到智慧出版的飞跃,无一不体现出新兴技术在出版融合发展中的催化作用;相较于智能出版,智慧出版聚焦其知识文化活动的本质,融合智慧发展与人的自主性理念,以智慧理念扶植出版业知识生产与知识服务的进化,全方位、全视角地考量在智慧出版形态下出版业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人文属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本专题从出版学研究入手,以出版业实践为观照,思考在未来智慧出版的实践进程中,如何把握其发展动态及其在不同出版领域的发展模式。

本期专题,我们组织了4篇研究论文,探讨了智慧出版在教育领域、数字教材开发以及出版知识服务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构想。《基于关键词共现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国内智慧出版研究热点分析》一文,综合运用共词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全面梳理我国“智慧出版”相关研究热点,为高效了解智慧出版研究现状提供数据支持。《智慧社会背景下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一文探索了在智慧社会创新性、包容性、开放性的核心特性下,探索具备公共服务普惠化、数据要素价值化、平台设施泛在化、建设主体协同化属性的智慧出版知识服务平台,推动智慧社会的知识服务能力提升。《我国高职教材智慧出版转型发展现状及思考》一文从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入手,聚焦高等职业教材数字出版、智能出版、智慧出版的发展过程,把握好高等职业教育育人的现实需求,依靠高职院校、企业机构、行业专家的多方合作,推进高职教材智慧出版发展。《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研究——以培生、麦格劳-希尔和圣智为例》一文则是从高等教育的智慧学习环境、智慧教学方法和智慧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剖析国外大型高等教育出版机构的实践案例,构建高等教育出版智慧化发展模式。4篇研究论文切入视角不同,力图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等不同层面为推动智慧出版发展贡献一些思考。

编辑:许彤彤

审核:靳琼 熊喆萍

期刊简介

《出版与印刷》于1990年创刊,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经国家出版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专注现代出版与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出版与印刷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出版与印刷领域的产教研深度融合。读者对象主要为出版与印刷领域教育、科研及从业人员。主要栏目设有本期聚焦、研究与观察、出版实务、期刊研究、印刷与包装、出版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出版史话等,内容注重学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出版与印刷》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扩展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引文数据库、龙源期刊网、钛学术文献服务平台等。2021年入选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期刊网站:

‍https://cbyys.

投审稿系统:

http://www./cbyy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