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完《野性养育》,我决定再也不和孩子“对着干”了

 富书 2023-11-21 发布于北京



进化妈说:爱孩子或许是父母的本能,但是理解孩子却是父母的教养,为人父母也需要不断地精进和修行。


作者:凯茜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曾看过微博上有人问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父母不理解孩子。

何谓理解?

韩国作家金爱烂说过一段关于“理解”的话语,她说“理解”并不是站在他人身体之外,而是以一种谦逊的姿态,承认自身的不完善,积极感受差异,然后渐渐深入了解,将“外部”渐渐融入“内心”。

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针尖对麦芒的关系,就是因为父母一直在孩子的外面,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
 
作为一本由两位爸爸撰写的儿童教养方面的书籍,《野性养育》一书中指出要培养孩子独特的心灵,活出心灵的深度与广度。爱他,就要学会“看见”他。

也就是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孩子,倾听他们内心发出的真实声音,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找到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方法。


你的不理解,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演员王子文曾在一段视频中分享了她小时候的经历,回忆了妈妈对自己的不理解。

那时候,她想十分买一条心仪的裙子,但是妈妈就是不同意,母女俩的争吵纠结了很久,后来她赌气说那就不要了,结果妈妈真的就没有给她买。

尽管这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她一直记在心里,因为妈妈的不理解,让她成年之后回忆小时候的事情时,充满了对妈妈的埋怨,母女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法治剧《底线》里,靳东扮演的庭长方远,面对女儿说脏话的情况,没有立刻斥责她,而是选择站在女儿的角度,试图理解她。

女儿说她觉得说脏话很酷,方远也积极肯定了女儿的观点。与此同时,他与女儿分享了一个重要观念:

"酷不在于做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而在于做那些一般人不能轻易做到的事情,比如非常有礼貌、有修养,那才是真正的酷。"


女儿也认同爸爸的观点,父女俩心平气和地对话,这样和谐的画面让人十分动容。

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但是更不能忘了,孩子是和我们一样独立的人,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理解孩子。

作家王瑞君说懂得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深处,才能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为孩子创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的理解

龙应台说:“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要想亲子关系和谐,父母不仅要知道孩子的痛处,当然也要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

父母如果能多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那么亲子关系中许多矛盾都将不复存在。    

一位妈妈写信给心理咨询师,分享了她和女儿的故事。

女儿热爱超级女声比赛,特别喜欢周笔畅。妈妈一开始不理解女儿的狂热,但并没有立刻制止,而是决定观察一段时间。

妈妈试着与女儿一起看比赛,逐渐开始了解周笔畅。

原来,周笔畅不仅歌唱出色,还精通钢琴、架子鼓、小提琴,高考成绩出色,是全面发展的才女。

女儿以周笔畅为榜样,变得更加用心学习,甚至自觉练习书法,渴望像周笔畅一样写得一手好字。

妈妈终于理解了女儿的喜好,现在每次比赛都陪女儿观看,成了周笔畅的粉丝。这个转变改善了母女关系,女儿变得乐意和妈妈分享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憧憬。

周国平说:“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可是这个最高境界却实在是太难达到了。

电视剧《你好,旧时光》中,学霸班长凌翔茜学习特别努力,却始终得不到妈妈的表扬。    

刚学完的单词,放学回家就要被妈妈听写,错了就会被说学习态度不好。

学习成绩下降了,妈妈就去翻女儿的抽屉,把所有她认为会影响学习的东西都扔掉,根本不在意女儿的内心想法。

一次,在考试前一晚,因为父母吵架影响了睡眠,翔茜在考数学时睡着了。

考砸了的她回到家,妈妈没有问她为什么,更没有安慰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和责怪,母女俩激烈地争吵起来。


得不到妈妈的理解,翔茜又不想让妈妈失望,在接下来的一次关系到保送资格的考试中,凌翔茜试图作弊却被老师发现,妈妈抓着她的头要她向老师求情,希望能保住保送资格。

长期被压抑的翔茜终于忍不住了,冲着妈妈和在场的老师喊你们都不要逼我了

凌翔茜的妈妈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妈妈对孩子学习的过分要求已经干涉到了孩子的自主性,甚至违背和扭曲了孩子的意愿。

父母给孩子的爱需要理解和尊重地滋养。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通过理解与尊重,父母才能真正获得孩子的爱与信任。

当孩子最需要理解与依赖的人,却对他们的内心视而不见时,带给孩子的是深深的绝望。


爱他,就学会“看见”他

《野性养育》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父母要学会“看见”孩子。

初中三年级的男孩托比的故事能让我们明白什么叫“看见”孩子。

托比曾经完成了一份需要观察一种动物36小时的作业。除了睡觉,他必须时刻记录小动物的每个活动。    

他选择的观察对象是家里的金毛犬霍斯。他认真地记录下霍斯所有的行动:吃了什么、喝了几次水、咬了多久网球,什么时候吠以及对谁吠、排泄时间以及对人类接触的回应。

托比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信息,是因为他“看见”了霍斯。

如果让父母像托比一样观察他们的孩子,那么父母该怎么观察孩子呢?

父母要倾听孩子说了什么、保留了什么;拿出时间来与孩子相处,观察他们并听取他们的想法,哪怕他们不会表达太多。

为了真正“看见”孩子,结合书里提到的“看”孩子本质上包含的三个要素,我们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并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回答,记住他们的答案。

以下问题可供参考,当然还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

1、对“他是谁”的好奇心

他喜欢做什么事?

他害怕什么东西?

他喜欢和谁一起玩?他觉得谁很讨厌?

动画人物中,他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2、对“他是谁”的欣赏

你不在他身边时他是什么样的?

他在教练和老师面前表现如何?

他最好的三个朋友是谁?

什么会让他大发脾气?

          
3、对“他将成为谁”的愿景

他有共情的能力吗?

他的信仰是什么?

当他失望沮丧时,他会怎么办?

他胜利时会如何庆祝?如果他失败了,他会祝贺获胜的人吗?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总之,就是让父母全方位地关注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真正的“看见”孩子才能理解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父母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当父母像孩子的同学朋友一样了解他们时,父母才是真正“看见”了孩子。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当孩子自己成为父母后,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艰辛。

这句话多少有些无奈之意,为何非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才能理解父母呢?

说到底,还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爱孩子或许是父母的本能,但是理解孩子却是父母的教养,为人父母也需要不断地精进和修行。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看见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