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言“最怕十月初十晴”,今日十月初十,为啥怕天晴?有什么说法?早看早知道

 三农小毛 2023-11-22 发布于湖南

老人言“最怕十月初十晴”,今日十月初十,天晴有什么说法?

现在都已经是11月份的下旬了,农历也过了十月份了。可是今年的天气却是如此的奇怪,这个时候的天气还是比较的暖和。在农村有些老人也说,今年这是多年难得一遇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所谓小阳春,可不是指春天的天气,而是在农历的十月份的时候,天气还温暖如同春季一般。而根据古人的干支历来划分,这个期间是处于孟冬,即立冬到小雪这段时间,并且它是干支历的亥月,因此传统习惯上,就把农历十月称为“小阳春”。

而且在农村的一些老人还说,“最怕十月初十晴”,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是十月初十了,这天是晴天有什么说法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十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要深入理解这句俗语的内涵,我们首先需要探究一下它背后的日子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拿出手机,翻开万年历,我们发现十月初十对应的是11月22日。

然而,这一天在公历中并没有被赋予任何特殊的节日或纪念日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中国传统24节气中的小雪。

小雪是11月份的第二个节气,在《孝经纬》中对小雪节气的记载:“(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有些人总是以为,小雪节气就是下小雪的意思,因此也期盼着小雪节气下雪。但实际上小雪节气的时候,基本上并不会下雪。因为24节气中的小雪,它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24节气中的小雪和气象学上的雨、雪是不同的概念,它是反映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因为古人认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也就是在冬季天冷的时候才有,所以把这个节气命名为小雪,是因为到了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小雪”节气天晴有什么说法吗?

那为什么在民间却有“最怕十月初十晴”呢?其实它更准确的说法,是“最怕小雪节气晴天”了。而这个也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我们不妨从古人传下来的农谚中找找答案。

小雪见青天,有雨到年边。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当天是晴天,那么预示着后面的天气以晴天为主,直到年边的时候才会下雨,或者是下雪。

换言之这个冬季的雨雪很少,可能会出现旱情。因此根据古人的经验之谈,小雪节气晴天,往往预示着后面的雨雪少,冬季偏干旱。

小雪出太阳,今冬暖洋洋。

意思也比较简单直白,说的是在小雪节气当天是出太阳的天气,也就是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冬季会比较的暖和。而这明显是农民朋友不期望看到的,因为冬季暖和的话,那么这样的季节是反常的,后面就容易出现灾害性的天气,比如在开春的时候有倒春寒,而这对农业的危害很大。

小雪不下雪,来年长工歇。

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如果没有下雪,那是不好的预兆,往往来年的雨水不多,春季会出现旱情,从而导致长工没事可做,只能是在家里休息。另外在有些地方还有“小雪见日头,来年没馒头”的说法,通过小雪节气是晴天,来预测第二年的收成不好

不过,虽然小雪节气未必会下雪,但如果当天下雪了,农民还是会非常开心的,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在民间就有“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小雪雪盖山一半,来年麦子多一担”等说法。

它们也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瑞雪兆丰年”。小雪下雪了,预示着这年的雪来得早,而雪可以缓解旱情,也能冻死地里的害虫,这样小麦长势好,病虫害少,自然更容易丰收了。所以古人也把雪称之为五谷之精,此时下雪会对农业生产有利。

如上所述,小雪节气最美好的画面无疑是雪花纷飞,而最令人担忧的则是晴空万里。这也正是那句俗语“最怕十月初十晴”的由来。

然而,就如同生活中的许多遗憾,今天我的家乡阳光明媚,而你的家乡是否正在享受雪花的盛宴呢?无论怎样,让我们一起期待着那个冬天的到来,期待着第一场雪的降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