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缘巧合下,内科教授教我一张胆结石方,治好上千位胆结石患者后,我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3-11-22 发布于江西
机缘巧合下,内科教授教我一张胆结石方,治好上千位胆结石患者后,我终于明白:物欲横流的世界,杀不死医生善良的心。
 
我治了一辈子病,在医院几乎没什么朋友,原因也很简单,来找我的病人,大多百十元钱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业绩最差,再加上性格孤僻,同事、领导都觉得我是个怪人,不大愿意和我交流。
 
但是,我却有一位结拜大哥,比我年长几岁,原本是个内科教授,后来因为治病思路和主流的思路偏差太大,索性回到了乡下,有病人就治,没有病人就喝喝茶,下下棋,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其实有时候,我挺羡慕他的,不用看谁的脸色,只为自己而活,他除了我,也没有什么朋友,有时候想想,人这一辈子,能懂自己的人真没有那么多,能遇到一个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己,就已经值得庆幸了。
 
有一次,我去乡下拜访他的时候,他一反常态,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待会给你一个好东西。
 
我问他:什么东西?不要卖关子。
 
他拿出一张泛黄的纸,对我说:你看这是什么?
 
我一看,纸上写着一张方子:茯苓、黄芩、白芍、枳壳、黄连、黄芪、金钱草、桑白皮、党参、山楂。
 
我问他:这是干什么的?
 
他说:治胆结石的,是我前几年在一本古籍上发现的,试了2年,治了200多名胆结石患者,都好了。
 
后来我回到医院,过了一段时间,就在门诊遇见了一位胆结石患者。他65岁,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前来就诊。B超提示:胆囊充满泥砂样结石,有数枚约0.5cmx0.7cm大小结石,卡在胆囊颈部,胆囊壁毛糙增厚。
 
当时医生就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因为患者没有钱住院,也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便来了中医科。
 
刻诊,见患者恶寒、发热,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吐后绞痛略缓解,局部压痛明显。
 
又看他苔黄厚,脉弦数而紧。
 
根据以上诊断,辩证为热瘀气滞;治宜清热宣通,疏肝健脾。
 
于是,根据患者情况开出方子:茯苓、黄连、桑白皮、黄芩、生白芍、枳壳、黄芪、党参、金银花、黄柏、青皮、降香、山楂。
 
结果怎么样呢?
 
服药15剂后,患者热退痛止,仅有上腹痞满,胃纳渐开,在原方加入金钱草,再服用4个疗程后,B超提示胆囊及胆总管有少量泥砂样结石。守前方又服30剂后,诸症平息,结石消失。
 
来看看治疗思路:
 
胆囊炎、胆石症一般保守治疗未愈,即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十有八九会有胆总管结石复发,且在我国代谢性单个大结石者少,泥沙状混合性结石居多,极易复发。
 
治疗本病,只要立法切合病情,用药得当,疗效甚佳。治疗关键在于清热化湿和宣通气机。
 
方中以黄连、金银花、黄芩、黄柏清热解毒;以茯苓、黄芪、党参健脾化湿,则胆囊、胆管之炎症水肿或化脓均能很快得到控制。
 
以桑白皮、黄芩宣肺,佐以枳壳、青皮、降香行气降气,肺气得宣,全身气机亦即通畅,自然通则不痛,并可促使胆囊收缩、胆总管及奥狄氏括约肌扩张以利胆石排出。
 
若胆总管完全梗塞,切勿先用金钱草等利胆药,以防胆囊穿孔或胆管破裂;宜先清热通气,待炎症得到控制后,方可使用利胆药。
 
使用利胆药宜先小剂量而后逐渐加大,不宜动辄大剂量使用。
 
本病的病位虽在肝胆,但只顾疏肝利胆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病情有可能恶化。要始终不离健脾益气,脾胃健,气血生,正气旺,则可祛邪外出,病自愈矣。
 
这个世界上,有人为了钱,丢了良心,也有人宁肯放弃唾手可得的名利,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个世界虽然物欲横流,但它杀不死医生善良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