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素材 | 雅丹地貌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1-22 发布于甘肃
最近在备课《常见的地貌类型》,想到了毕业旅行去过的西北大环线,于是想把照片汇总作为教学素材使用。
图片
01
草方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从兰州启程,首先到达青海湖和茶卡盐湖,接着向乌素特水上雅丹出发。在路上看到了很多类似的草方格。这种草方格在西北干旱地区最为常见,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国修建的由甘肃兰州到内蒙古包头的包兰铁路,需要穿越宁夏中卫的腾格里沙漠,对于这条穿越沙漠的铁路来说,防风固沙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治沙领导小组带领当时的人们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麦草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的形状,有效地固定了风沙移动,保护了铁路的顺利运行。
而在我们行驶的公路边,这种经过改良的网绳式草方格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图片
02
水上雅丹
在青海的大柴旦,我们见到了世界上十分罕见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图片
(从谷歌地球看乌素特水上雅丹)
“雅丹”一词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最早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新疆罗布泊考察时所称,此后在世界的许多干旱地区均发现了类似的景观,将其统称为雅丹(Yardang)地貌。而“乌素特”在蒙古语中意为“有水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地貌,都是分布在极端干旱的地区,柴达木的雅丹,是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由于地质运动抬高而脱离水体,期间的盐和沙凝结地壳被西风侵蚀雕塑而成,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风蚀土林群。
图片
利用谷歌地球俯瞰,可以看到乌素特水上雅丹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东台吉乃尔湖和西台吉乃尔湖,南部的那棱格勒河由于冰川融水补给,从南向北汇入曾干涸的东、西台吉乃尔湖,在湖泊的边缘形成水上雅丹。
但是从影像图上也不难发现,两个湖泊都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建造了大面积的工厂,用作采盐,因此可以看出东、西台吉乃尔湖也逐渐趋近干涸,而水滞留在了中间的鸭湖中,形成了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图片
03
路边的雅丹地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用自己拍摄的照片作教学素材,希望可以收获不错的教学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